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翌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40-41
"2+1"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改革的产物。现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成效等方面对"2+1"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以期探讨和优化"2+1"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技能。我们调查分析"3+2"培养模式下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的认识情况。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医学生对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4年级学生在多数方面明显差于5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3+2"培养模式使学生更早、更多时间接触临床,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教方针,深化"依托行业、依据岗位、两段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明确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完善准入标准、培养规划、管理制度,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支学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稳定性强的兼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唐强  刘蜀宝  刘建锋 《当代医学》2010,16(15):159-161
目的探讨在高职高专药学教育中调整传统课程设置。方法将传统的药学专业课程设置调整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药学专业课+临床医学基础+医药融合课+药学实习和临床见习"。结果培养实用型药师。结论调整高职高专药学教育课程设置,为各层次医疗机构培养实用型药师,促进药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临床见习"5+5"模式进行认知调查,评价临床见习"5+5"模式的认知度。方法: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实验组48名老师和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临床见习"5+5"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带教老师对临床见习"5+5"模式的评价普遍较好,学生的评价普遍一般。结论:临床见习"5+5"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或一般。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医院与学校联合承办护理专科教育,零距离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探索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专科护理人才的教育新模式。方法:校院双方签定专科护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由医院和学校共同参与管理,按照行业标准,对学生开展适合岗位需求的"护理专业培养+专科护理技能(手术室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ICU护理技术)"培训。结果:160名学生中,学校和医院综合评价优秀率为99.6%,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99.4%,就业率为100%,其中留院率40%;并且学生毕业后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结论:校企联合零距离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毕业生不但自身专科技术提高,还能零距离上岗,实现了医院、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赢局面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护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本文着重从教师素质培养、学校实训基地培训、校企合作等3个方面,就"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娜  蔡定彬  吴进军  苏汝好 《当代医学》2010,16(28):157-159
目的通过对两组学生的职业素质的评价,分析两种临床见习模式实施效果的差别及其原因,对临床见习"5+5"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湛江校区临床及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见习传统模式;以东莞校区临床及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实施临床见习"5+5"模式。结果医生认为两组学生的职业素质均较好且无差别,带教老师普遍认为实验组学生的职业素质一般或较好,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职业素质评价较好。讨论临床见习"5+5"模式可以保证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是一种可行的临床见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实践临床见习"5+5"模式,试图解决扩招和多校区办学等给临床见习带来的一些问题,为临床见习提供新的模式和经验。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和实践临床见习"5+5"模式。结果结合医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东莞校区成功构建实施了临床见习"5+5"模式。结论临床见习"5+5"模式是适合临床教学实际的一种可行、有效的临床见习新模式。该模式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思考并形成了在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的"三四三"工作模式:第一个"三"就是做到三个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中间的"四"就是坚持四个抓,即抓好荐优、抓好考察、抓好发展、抓好教育;后面一个"三"就是搭建三个平台,即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会、预备党员培训会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会为平台.  相似文献   

11.
舒放  郭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45-146,148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严重落后于社会需求,出现了诸多弊端,局限性日趋显现,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迫切和必然。通过分析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了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基地拓展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了当前中医医疗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发展困境,认为卓越中医师培养是医学模式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文化传承及强校的需要。明确卓越中医师的概念,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两个主体、重在三个层面、做到四个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及特色课程,着重解决中医信念、中医悟性、中医思维、中医应诊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职护理教育如何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人才,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人文与技能融和"的培养人才理念,构建并实践了"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项建设"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吴芹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3-14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商品化、诊疗手段物化、医患关系经济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卫生高职教育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等方面渗透对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德华  侯永生 《中外医疗》2009,28(35):97-98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拓展这类专业建设的思路,本文提出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行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初始的"传承型"人才培养理念正在转向"创新型"的培养理念,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1],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科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都医科大学非常重视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率先成立了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为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对首都医大自成立以来第一届独立招生的全科医学“5+3”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展开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该校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所属的7个全科医学临床学系,访谈了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工作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详细了解目前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现状,收集了大量信息,并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相应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具有首医特色的新型全科医学‘5+3’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彭华 《中外医疗》2011,30(8):121-121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知识技能学习并重已成为当下医学教育的共识,我们在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加大了医学人文的渗透,促进了五年制"3+2"高职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了高职护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行业调研情况,通过对"制药设备"高职人才职业岗位工作分析,阐述"项目引领、做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我更新、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给出了"制药设备"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构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进我院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我院通过构建"1+1+1"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医院紧密联系,借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专业建设,培养面向临床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