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4 d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与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20 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疗程15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30 d 随访,分别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Barthel 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ESS 评分、Barthel 指数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病人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治疗后15 d、30 d 随访,ESS 评分、Barthel 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入选的脑梗死患者98例用盐酸丁咯地尔静脉滴注10 d,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应用川芎嗪治疗已获得了比较肯定的疗效。笔者于1999年总结了不同剂量川芎嗪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1998年1月~2001年10月间,用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238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男146例,女92例,年龄47~78岁,平均(62.5±4.8)岁。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合精制脑组织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川芎嗪注射液和精制脑组织液静滴,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静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精制脑组织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82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20mg入液体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AC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天;对照组(30例)用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40%(P<0.05);S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M0.01或P<0.01或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ACL,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剂量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大剂量川芎嗪组(治疗组)80例、一般剂量川芎嗪组(对照组)58例分别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96.5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61.25%,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39.66%,两组比较基本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汤美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19-2419
川芎嗪为中药伞形科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单体,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疗效。笔者将本院近半年来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组)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44例,进步30例,无变化8例,恶化0例,死亡0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6例,无变化12例,恶化2例,死亡0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脑栓塞患者7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川芎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丁咯地尔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栓塞,能够取得较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LSV)、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S-100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100B、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加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软胶囊,可更加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7%、66%,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梗死后出血等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盐酸丁咯地尔是血管活性剂,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胞二磷胆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微泵维持10 h,每天1次,连用7 d,然后改尼莫地平片剂3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其他常规用药2组相同。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治疗组:男35例,女1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案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日。14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丁咯地尔优于对照组(54%),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培宁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9):1251-1252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川芎嗪100ml静脉点滴qdx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血脂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近期疗效达86.7%,胆固醇,甘油三脂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结论:川芎嗪有改善血液流变,改善微环境,降低血脂的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吴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7):625-625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笔者于1995年3月-1999年12月应用川芎嗪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丁咯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96例,分别用丁咯地尔(治疗组,4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8例)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枢性眩晕即脑性眩晕 ,为脑组织供血不足所致。 2 0 0 0年 5月— 2 0 0 4年 5月 ,笔者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 (商品名赛莱乐 ,南京医药集团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 )治疗中枢性眩晕患者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以中枢性眩晕为主要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