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目前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疗效满意,但也有不少并发症,其中术后排尿困难就是其中之一.我院近4 a来,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412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38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58~87岁.中叶增生20例,两侧叶增生18例.合并糖尿病5例,陈旧性脑出血3例.因腺体残留引起排尿不畅23例,膀胱颈水肿3例,膀胱颈后唇过高、输尿管间嵴肥厚及膀胱颈瘢痕性挛缩4例,尿道外口狭窄4例,血块堵塞3例,神经原性膀胱1例.  相似文献   

2.
1997年 1 2月~ 2 0 0 0年 1 1月我科行前列腺增生手术 97例 ,其中经膀胱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87例 ,术后发生排尿困难 6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1 1例 ,术后发生排尿困难 5例 ,总发生率约1 1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例 ,年龄 5 8~ 86岁 ,平均 70 3岁。两侧叶明显增生者 8例 ,中叶明显增生者 3例。合并心脏病 4例 ,高血压病 2例 ,脑动脉硬化 1例 ,膀胱结石 1例。 6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患者中 ,膀胱颈梗阻 4例 ,其中膀胱颈口水肿 3例 ,肪胱颈口斑痕性孪缩 1例 ,尿道外口狭窄和后尿道炎性粘连狭窄各 1例。 5例经尿道前列腺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36例中 ,2 0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加膀胱颈Y V成形后唇楔形切除术 ,16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术。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与最大尿流率 (Qmax)。结果两组和Qmax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耻骨上前列腺摘除加膀胱颈Y V成形后唇楔形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术都是治疗小前列腺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开放性手术后可能发生膀优颈部挛缩而出现排尿困难,作者收治9例,现就其处理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年龄52~70岁,平均58岁。发病时间21d~2年,平均6个月。本组9例均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其中6例术前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尿道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口环行狭窄6例,颈口完全闭锁2例,颈口狭窄伴后唇瓣状梗阻1例。尿流率检查7例均为梗阻曲线。发生原因:颈口12点处纵形缝缩5例,前列腺腺窝边缘“荷包线”缝合止血3例,膀胱颈后唇未作楔形切除1例。治疗方法:尿道扩张2例,电切5例,开放手术2例。9例随访1~5年,排尿通畅…  相似文献   

5.
谭锐  代庆德 《华西医学》1999,14(4):482-483
1994~1998年我科收治23例女性膀胱颈机械性梗阻,经尿道电切膀胱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年龄34~68岁,平均584岁。病程1~18年,平均52年。病员均呈进行性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延迟、费力、尿线细、终末滴沥及尿频、尿急,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12 特殊检查:除2例急性尿潴留外,其余最大尿流率4~14ml/S。排尿时间23~158秒,平均502秒。残余尿70~1400ml。5例B超检查双肾积水,12例BUN、Cr高于正常。膀胱镜检查,21例膀胱颈后唇隆起、堤坎状,僵硬。12例膀胱内小梁形成。2例膀胱颈呈环形缩窄改变。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6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各一例,前尿道狭窄一例。结论: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腺体残留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颈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颈梗阻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自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5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加膀胱颈内切开术 (TURP TUIBN)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颈梗阻 32例。结果 TURP TUIBN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IPSS评分由术前 (2 4 .3± 6 .7)降到术后 (6 .6± 1.9) ,QOU评分由术前 (3.9± 0 .9)降到术后 (1.5± 0 .4 ) ,Qmax由术前 (8.9± 5 .3)ml/s升到术后 (19.1± 3.2 )ml/s。结论 TURP TUIBN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颈出口梗阻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建谋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0):883-883
我院自 1997年 6月~ 1999年 6月按Dixon法[1] 为 2 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了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完整性前列腺摘除术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年龄 5 6~80岁。其中 2 0例以急性尿潴留入院 ,4例因排尿困难 ,残余尿多于 2 0 0ml入院。全部患者入院前均经肛检及B超等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病理确诊。其中有双肾积水 ,肾功能减退者5例 ,术前心电图异常 6例 ,肾功能减退者经停留尿管引流 1周 ,肌酐接近正常才行手术。1 2 手术方法 连续硬外麻醉 ,下腹正中切口显露膀胱颈前列腺包膜 ,距膀胱颈…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入院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但术后因某些并发症需再次住院治疗。我院1983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入院者18冽,现对再入院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前列腺增生症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再入院老18例(本院在此期间经此术式共474例)。其中尿道狭窄8例(后尿道狭窄4例,膀胱颈挛缩2例,后后过高伴输尿管间嵴肥大2例),出血4例,附鼻炎3例(其中1例术中作两侧输精管结扎),尿路感染2例,复发1例。1.2治疗与结果①手术治疗7例。其中4例尿道狭窄者作后唇加输尿管间嵴…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480例中术后再入院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48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24例。占4.6%。其中术后血尿导致屎潴留12例,均在膀胱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前尿道狭窄4例。定期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并发膀胱结石3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膀胱颈挛缩2例。再次行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并发晚期前列腺癌1例,给予去势手术+氟他胺+局部放疗治疗。结论:术后继发性出血,前尿道狭窄,继发性膀胱结石,膀胱颈挛缩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相应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UVP)是近年用以治疗BPH的新技术 ,具有出血少 ,彻底去除增生组织 ,有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 ,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短 ,恢复快等优点。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院共行TU VP 12 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BPH 12 0例 ,5 6~ 88岁 ,平均 72岁。有尿潴留史 6 2例 ,膀胱造瘘 6例 ,合并高血压 5 2例 ,糖尿病2 4例 ,冠心病 2 6例 ,慢性支气管炎 7例 ,BPH梗阻致肾功能损害 13例。IPSS评分 2 1~ 32分 ,平均 2 5 7分 ,QOL 4~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病人对局麻下经尿道手术的耐受性。方法 从2000年1月~2002年12月,30例经选择的病例接受了局麻下的经尿道手术。其中20例为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4例)和膀胱颈梗阻(6例)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病人,均合并尿潴留且为对其他麻醉禁忌的高危患者;另10例为浅表性膀胱癌病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VP);膀胱颈梗阻(BNO)和膀胱癌行经尿道电切术(TUR)。局麻采用经尿道和经会阴途径。疼痛以直观模拟量表(VAS)评定。结果 所有病人在手术中均获得满意的疼痛控制,平均VAS(S^-x)评分为2.4(1.1)。无1例需改用其他麻醉方式;无与局麻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麻下经尿道手术是一种简单、可靠和安全的方式,对高危病人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电汽化术的主要优点在于汽化和电凝作用同时存在 ,可大大降低了手术危险性 [1 ]。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我们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汽化术治疗膀胱颈梗阻 3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 43~ 75岁 ,平均5 6 .7岁。临床表现 :排尿困难 ,尿线变细 ,严重时手按下腹部协助排尿 ,并有尿潴留、血尿以及氮质血症。其中合并膀胱结石4例。术前排除神经系统和糖尿病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术前测定最大尿流率均≤ 15 ml/s,残余尿 >5 0 ml者有 5例。膀胱镜检查 :膀胱颈后唇堤坝状抬高 2 0例 ,…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2~2006年共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480例,术后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22例,发生率4·6%。现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年龄60~75岁。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18例,前列腺癌4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发生膀胱造瘘口不愈合时间为术后1~2个月20例,2~4个月2例。1·2治疗及结果本组经造瘘口行瘘管切除加尿道引流术6例,经膀胱再建颈口冷刀切开、经尿道扩张加瘘管引流术各2例,均治愈;另12例多次行尿道扩张术,漏尿情况好转。2讨论2·1膀胱造瘘口不愈合原因2·1·1手术操作因素:①切除的前列腺过…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 991~ 2 0 0 0年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 481例 ,其中术后出血 9例 ,膀胱颈梗阻 1 9例。现将出血及膀胱颈梗阻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开展TVP术分 2个阶段 :1 991~ 1 996年采用经典术式 2 1 3例 ,1 996~ 2 0 0 0年后采用改进的TVP(前列腺窝周圈缝合法 ) 2 6 8例 ,即在前列腺窝缘处作一圈交锁深“8”字缝合 ,缝针穿过肌层及前列腺包膜 ,并将膀胱粘膜翻入前列腺窝内 ,使前列腺窝口创缘出血得到控制。术后出血 :经典术式 6例 ,改进的TVP 3例。出血部位 :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联合去势治疗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2008-12吉林油田总医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双侧睾丸切除术及内分泌治疗18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时间30~110(平均70)min,切除前列腺重量20~65(平均30)g,出血量40~180(平均90)ml,均未输血;随访2~5 a,2 a内死亡1例,5 a内死亡3例,8例生存至今,失访6例。结论对于全身情况较差、伴有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去势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膀胱颈挛缩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5例膀胱颈挛缩合并急、慢性尿潴留的男性患者,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或加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另7例分别合并膀胱憩室、结石和肿瘤,行开放性手术。结果15例手术后均排尿通畅,1例有轻度尿失禁,提肛训练5d后好转。10例随诊6—24个月残余尿均〈50ml,1例术后1个月出现排尿不畅,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对男性膀胱颈挛缩合并尿潴留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TURBn或加TURP为最佳选择,对有膀胱憩室、结石、肿瘤等合并症者,可行开放手术治疗,但需彻底切除膀胱颈后唇增生的疤痕,获得足够大的膀胱颈出口,防止再缩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提高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1995年7月至2000年7月我院对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改良Madigan术 ,对中叶增生突入膀胱≥3cm者采用联合膀胱颈“ +”切开 ,以切除过多的膀胱颈后唇粘膜。结果 158例手术一次成功 ,术后恢复快 ,出院时测得最大尿流率14~32ml/s(平均16.4ml/s) ,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6.8±2.3)分 ,生活质量(QOL)评分(1.5±0.8)分。随访6个月~5年 ,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 ,疗效满意。结论 该术式既保留了完整的尿道粘膜及膀胱颈 ,又可以通过联合膀胱颈“ +”切开 ,切除重度增生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中叶 ,取得较好的疗效 ,是较为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的开放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球部尿道膀胱颈吻合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5例,行球部尿道膀胱颈吻合术。结果4例患者术后能完全控制尿,无排尿困难;1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膀胱颈部电切后排尿通畅。结论球部尿道膀胱颈吻合术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前列腺增生可以引起下尿道狭窄 ,使尿道阻力增加 ,膀胱失去代偿能力 ,出现残余尿。通过B超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可以了解下尿道狭窄、梗阻情况。本文重点探讨B超测量残余尿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以期为临床正确判定下尿道梗阻提供可靠的辅诊依据。资料与方法1 资料 :前列腺增生组 60例 ,年龄 50~ 75岁 ;正常对照组60例 ,年龄 30~ 50岁。2 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膀胱过度充盈和膀胱非过度充盈下行膀胱B超检查 ,排尿后测量残余尿量。测量公式 :残余尿量=4/3π×R1 ×R2 ×R3,其中R1~ 3分别代表排尿后B超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