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情志与疾病     
情志,是中医学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归纳的一个概念。中医学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尚若七情过激过盛,超过了正常的限度,或是刺激过久,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生种种病变。  相似文献   

3.
蔡梦冬 《吉林医学》2009,30(24):3196-3197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症。  相似文献   

4.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有时甚至对人体的气机起调节作用。而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一切疾病都会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那些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或主要受其影响的躯体疾病,中医称之为情志疾病。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有关对情志疾病的认识。1 中医在病因上重视情志作用中医是以天人相应的思想和七情六淫之说来论述人体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发生了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由于七情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长久就会七情失调,从而引起阴阳错乱、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疾病。由于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形式不同,因而七情…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一直将情志列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情志活动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情志活动是以脏腑化生的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常的情志活动有利于促进人体健康,情志异常则有损脏腑的生理活动,导致疾病产生。《内经》云:“百病皆于气也“。由此可见,七情致病是先伤于气,致人体气机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病变。中医十分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致病直接影响内脏而发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不同情志的变化对五脏有不同的影响,精神情志刺激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也常表现出不同的情志改变,尤其表现在心、肝诸证等与情志密切相关的疾病中。不良刺激使情志超度可使人体气血失诃,气机失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加重疾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情志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皆可损伤人体正气,引起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气血失调,阴阳平衡破坏而产生血浊。血浊一旦形成,浊邪内阻,又扰乱脏腑气机,导致五脏功能受损,百病丛生。  相似文献   

9.
七情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从七情与脏腑的关系及其致病原因以及对治疗的影响论述了七情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情志致病理论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在骤然、剧烈或长久的刺激下超越了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范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影响疾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等。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相应脏腑,首伤心神;七情常数情交织,致气机逆乱;七情亦可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而情志失常常可诱发或加重该病。该病患者病程长,且长期受皮肤剧烈瘙痒难耐之苦,故心烦躁动、恐慌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油然而生,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刺激又可再次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皮肤瘙痒之症,日久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情志失常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基础治疗上适当予以调畅情志之品,可明显改善病者皮肤瘙痒等症候及调节其身心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称为七情,七情是人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正常情况下,这七情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属生理范围。如情志活动出现失调,则会表现为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失衡等,从而导致外邪侵袭,易发生疾病或致病情加重。因此,防止情志失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历来强调精神摄生养性,重视情志对健康和寿命影响。心理活动不但受社会因素的制约,还能影响脏腑的功能。情志太过或不及将会伤及脏腑气机,在护理工作中能正确地通过周密观察,针对病因,病症及情志表现,正确地掌握病人心理活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谈谈本人对心理护理的肤浅体会。 “有诸于内,必行于外”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病人的形态,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尤为重要,一个人的欣喜,痛苦,不安恐惧,悲哀,皆能从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中医称为“七情致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本病房一患者侯某:因椎间盘突出入院。患者表情痛苦,郁郁寡欢,有时纳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癌症康复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癌症的发病机理、治疗经过以及治疗后的机体内外环境和脏腑功能状态,中医将其分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情志不畅、经脉瘀阻五种类型。因此在康复治疗中应给予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调畅情志、活血祛瘀五种治法。现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精神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故情志内伤致病多与精神刺激有关,且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精神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故情志内伤致病,  相似文献   

15.
庞连晶 《中医学报》2016,(10):1500-1502
情志因素变化可引起五腑功能活动的异常,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然而根据五行的归类及生克制化乘侮关系,情志异常对五脏的影响最终均会导致脾胃相关疾病的产生。因此,治疗与情志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理脾胃功能变化,以促进五脏病变的恢复,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论妇女情志致病与脏腑关系及中医治疗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七情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结合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阐述妇女情志致病与脏腑之关系,说明情志因素主要导致心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引起经带胎产诸病的发生。在治疗上通过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交通心肾,以情胜情等方法调畅情志,恢复脏腑功能,是中医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医情志护理,即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中医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康复护理模式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七情伤人多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心神,临床以心肝脾证居多。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失常,脏腑失调。七情致病,常以精神症状为主,并且随着情志的波动,发生病情变化,影响疾病的治疗、护理及转归。  相似文献   

19.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的精神状态.正常情况下的触事而发所表现的情志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七情和合是人体脏腑,气血正常活动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 ,而传统的祖国医学素来强调“整体恒动”、“形神合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1] 。笔者经多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 ,认为 :心理治疗与中医的脏腑辩证论治二者有机结合 ,既是心理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一大优势 ,也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谈及中医心理治疗 ,人们很容易首先联想到“七情学说”。所谓“七情学说”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 ,不循常度 ,形成突然、强烈 ,持久的情志刺激直接伤及脏腑而致发病。一方面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