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群英  张育君 《新医学》1996,27(6):293-295
本文将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单盲分组对照试验。治疗组益压利42例,对照组怡那林41例。益压利组5~20mg/次,每日1次。6周后坐位BP由23.2±2.0/13.1±0.8降至19.8±1.2/11.6±0.7kPa,立位BP由23.0±1.9/13.0±0.8降至19.4±1.0/ll.5±0.7kPa,其降压临床显效率47.6%,总有效率90.5%。怡那林组5~20mg/次,每日1次,6周后坐位BP由23.3±2.0/13.1±0,8降至20.8±1.2/12.3±0.7kPa,立位BP由23.0±2.0/13.1±0.8降至20.6±1.0/12.2±0.7kPa,其显效率34.1%,总有效率82.9%。结果表明两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但两组间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24小时ABP谷:峰(T/P)比值显示,益压利组SBP为81.7%,DBP为76.0%,优于怡那林组的50.8%及44.1%。  相似文献   

2.
曾群英  麦炜颐  何清  陈国伟  高修仁 《新医学》2000,31(12):716-718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缬沙坦组(59例,80mg/d及160mg/d)和氯沙坦组(对照组,58例,50mg/d至100mg/d)均边续服药半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降压幅度、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5%和74%、3.5kPa/2.0kPa和3.4kPa/2.1kPa、0.82和0.81、0.78和0.79,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贤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均升高(P〈0.05~0.01);醛固酮、内皮素均降低(均为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也明显下降(均为P〈0.05),基础值越高,降幅越大,且氯沙坦组更显著(P〈0.05)。随访半年,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9例,思密达观察组的平均止呕、体温恢复正常和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1.95±0.45)天、(2.86±0.51)天和(3.85±0.54)天,对照组则分别为(2.46±0.49)天、(3.74±0.56)天和(4.98±0.60)天,各对应值相比P<0.01。结果显示,思密达组无论在止呕、退热和止泻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本文还讨论了思密达的抗腹泻机理,认为该药是儿科目前值得推荐的抗腹泻药物。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临床疗效。方法:IPF38例,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20例(静滴川芎嗪800mg/d)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8例(强的松1mg.kg^-1.d^-1)疗程2月。采用临床,X线,生理综合观察法判定疗效,结果,川芎嗪可明显改善IPF患者的呼吸困难(P〈0.01),X线表现(P〈0.05),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0.01)和VC,FVC(P〈0.05,0.01)且优  相似文献   

5.
Aronow  HD  王建国 《新医学》2001,32(10):626-626
作者综合分析两项试验资料,其中365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在出院时开始服用调脂药物,17156例未服用。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早期接受调脂治疗的病人,其30日病死率(0.5%,17例)显著低于未治疗组(1.0%,179例),危险比(HR)0.44犤95%可信限(CI)0.27至0.73,P=0.001犦。6个月病死率(1.7%,63例)亦明显低于未治疗组(3.5%,605例),HR0.48(95%CI0.37至0.63,P<0.0001)。经校正处方药物选择偏倚后,在…  相似文献   

6.
合用中西药治疗婴幼儿湿热型秋季腹泻14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用中西药治疗婴幼儿湿热型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0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合用中西药治疗组1400例,病毒唑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200例。结果: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痊愈时间(1.79±0.05)日,其余3组各组分别为75.0%,(3.80±0.08)日;69.0%,(3.51±0.08)日;84.5%,(2.56±0.04)日。中西药合用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其它各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合用中西药疗法对湿热型婴幼儿秋季腹泻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能促进肠粘膜正常分泌和吸收功能的恢复,克服肠道菌群失调,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对清醒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观察了纳酮对清醒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实验显示:纳洛酮0.1mg/kg与氢化可的公10mg/kg对血压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去甲肾上腺素0.025mg/kg仅对血压有一过性升高。纳洛酮1.0及2.0mg/kg可使血压升高3.5-3.7kpa,持续30-60分钟,动物存活率平均提高75%,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果表明,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低血压治疗有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缓解肾绞痛的理想方法。方法:以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点穴、肌注杜冷丁加氯丙嗪注射液、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静注安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150例。结果:0.5小时内完全止痛52例(34.7%),0.5~1.0小时完全止痛52例(34.7%),>1.0~2.0小时完全止痛42例(28.0%),2.0小时内完全止痛148例(98.7%);24小时内无绞痛再次发作142例(94.7%)。结论: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缓解肾绞痛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64例原发性高脂血病患者口服诺衡4周,血清总胆固醇下降0.896mmol/L,甘油三酯下降1.8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下降0.6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106mmol/L,未见明显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药是一种有效的血脂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
将1976~1995年间搜集的423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按前后10年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表现为典型和轻型者明显增多(P〈0.01),而表现为急腹症型,腹块型以及长期发热型乾明显减少(P〈0.05~0.01),出现脓肿穿破者亦明显减少(P〈0.01),在治疗方面,单纯依靠药物治愈的病列增多(P〈0.01),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减少(P〈0.01),而治愈率明显上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四联疗法缓解肾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缓解肾绞痛的理想方法。方法:以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点穴、肌注杜冷丁加氯丙嗪注射液、静滴维生素K3注射液、静注安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150例。结果:0.5小时内完全止痛52例(34.7%),0.5 ̄1.0小时完全止痛52例(34.7%),〉1.0 ̄2.0小时完全止痛42例(28.0%),2.0小时内完全止痛148例(98.7%);24小时内无绞痛再次发作142例(94.7%)。结论:中西医  相似文献   

12.
以月见草油为对照,进行了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血脉康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P〈0.01),HDL-C由降低而增高(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6%、52.6%。除降甘油三醇作用与对照组类似外,其余校月见草油为优(P〈0.01)。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肿瘤[1]。其发生率男性达0.8/10万~28.7/10万,女性0.2/10万~7.0/10万。病因复杂,相关因素很多,如联苯胺、甜咪剂、吸烟、药物、血吸虫病、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各种因素联合作用于机体,致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60例,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总胆红质、谷丙转氨酶及免疫球蛋白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胆红质、谷丙转氨酶在治疗4周或8周恢复正常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该方法可明显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饱和度,调节免疫功能,并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用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川芎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结果,采用不同方法的川芎嗪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组用川芎嗪160mglk ty 0.28-0.56mmol/L(5%-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2次/d;第2组用等量葡萄糖加川芎嗪320mg静滴,1次/d.结果表明:第1组总有效率为95.0%;第2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2次的用药,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短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接受2~3周的综合康治疗后,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最大运动负荷平均提高了6.4±3.69W,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的VT、VC、FVC、FEV_(1.0)、TL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其它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调查康复治疗前后1年的生活质量,治疗组有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拟益气回阳活血化瘀汤治疗心脏病急症18例26次,结果:显效率为65.3%,有效率为15.3%,无效者占19.3%,总有效率为80.6%。对阵发性室阵心动过速、多发性室性早搏,显效率为58.0%,有效率为17.0%,无效者占25.0%,总有效率75.0%。结果表明,中医药不仅对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效,对心脏病急症的治疗同样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作者认为,益气回阳活血化瘀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56例,在发病的前2周均按常规治疗,从第3周开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29例和西医组27例,西医组治疗同前,中西医结合组每日加服中药1剂。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73.5±6.0)ml〕、每分输出量〔(5.43±0.34)L/min〕、射血分数(0.53±0.09)均明显增高,舒张末期容积〔(74.6±23.8)ml〕和收缩末期容积〔ESV,(36.6±16.8)ml〕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分别为(39.9±5.8)ml,(3.21±0.28)L/min,0.46±0.09,(82.8±28.2)ml和(44.6±18.9)ml〕比较,P均<0.01,与西医组治疗后〔分别为(64.8±6.1)ml,(4.63±0.40)L/min,0.46±0.09,(88.3±24.9)ml和(49.6±15.8)ml〕比较,P均<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在抑制左心室的进一步扩张,减少ESV,减轻心脏变形,改善局部和整体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蚓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口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入院的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蚓激酶(治疗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心绞痛缓解或消失平均时间冯及ST段下移及T波倒置回升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20例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下降,提示  相似文献   

20.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暑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效果,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暑温21例(清开灵组),并与干扰素治疗15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平均住院天数,体重复常天数和症状、体下消失天数(分别8.2天,1.6天和2.6天)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1.9天,4.3天和4.8天)缩短(P值分别为〈0.01,〈0.01和〈0.05)。提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暑温闻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