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疗法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疗法(UDIO) 治疗肺心病对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经UDIO 疗法治疗的患者37 例及对照组32 例,检测治疗前后肺阻抗、心阻抗及二者的微分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DIO 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下降由(3 .52 ±0.48) kPa 降至(2 .43 ±0 .72) kPa( P<0 .05) ,对照组也呈下降趋势,由(3.39±0 .55) kPa 降至(2 .91 ±0 .45) kPa,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心功能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 ,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UDIO 疗法对降低肺心病患者动脉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UBIO与传统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传统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经过Ridit法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UBIO治疗1个疗程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增强(P<0.001),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BIO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UBIO对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增强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56例,另以56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总有效率UBIO组为93%,对照组为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4.38,P<0.05).UBIO组凝血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血酶III异常变化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周围状态及总积分改善非常显著(P<0.01),PaCO2下降,PaO2,SaO2上升非常显著(P<0.01~0.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法(UBI)治疗120例高粘血症,同时用常规药物(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疗法治疗118例高粘血症患者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率91.7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UBI为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机制。方法:应用UBIO和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0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血脂、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血脂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5 ̄0.01),脑血流图指标改善(P〈0.05 ̄0.01)。结论:UBIO并抗栓酶疗法具有降低血粘度、血脂、提高血氧孢和度和氧分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光量子血疗法(UBIO)对高粘滞血症(BHS)患者血流变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对48例BHS患者采用UBIO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UBIO治疗6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UBIO治疗后BHS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6月复查血流变示血液粘度增高,与UBIO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BIO是治疗BHS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提示BHS患者在UBIO治疗仍需继续使用降粘药物,并定期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硫酸镁(MS)对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影响。方法:100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MS+UK组(MU组,52例)和UK组(48例)。MU组在静滴UK前后加用MS。结果:2组的再灌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U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4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P<0.01,P<0.05);开始治疗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SA)、心力衰竭(HF)及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P均<0.05);休克、再梗塞(RI)及梗塞延展(IE)的发生率也均低于UK组(但P均>0.05)。结论:在UK静脉溶栓前后加用MS,可提高UK溶栓疗效,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并发症,并有益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法(UBI)治疗120例高粘血症,同时用常规药物(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疗法治疗118例高粘血症患者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率91.7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UBI为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激光量子辐照血液疗法( Laser Quantum Irraduation on Blood Therapy, L Q I B T) 的治疗作用。方法:47 名高粘滞血症患者被分入 L Q I B T组及对照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1); L Q I B T组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 P< 0.05)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 L Q I B T组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而对照治疗组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 L Q I B T能明显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从而发挥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凝状态56例,另以56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总有效率UBIO组为93%,对照组为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5)。UBIO组凝血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血酶Ⅲ异常变化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血管形态、周围状态及总积分改善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六例貌似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脑肿瘤出血病例,就其临床鉴别和影像学鉴别同题作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尼莫通治疗脑血管疾病16例,提出: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光保存药物,现用现配,严密监测血压,控制液体滴速,避免与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合用。  相似文献   

13.
TCD对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脑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显示193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达91.9l%。CT显示病灶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者,TCD则显示65.7%的病例该病灶区供血血管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CD检测可反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这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颉  刘溯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2):237-23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免测定法测定 6 8例患者和 5 3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出现双侧脑半球水及钙含量增加,并表现出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竖毛、团缩、嗜睡、体重下降等症状。提示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可以造成全脑缺血。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动物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脑损伤后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变化的趋势 ,为颅脑损伤的营养护理模式提出依据。方法 :利用脑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空腹和进食后血液及胃液生长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脑损伤急性期生长激素含量明显增加 ,但这种作用会由于进食而被抵消 ,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下降。生长激素急剧升高 ,提示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结论 :动态观察血液及胃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 ,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营养护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激性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NETOUCHⅡ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60例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标本来自桡动脉血。结果:发现入院时治疗前高血糖19例(32%),其中轻度无1例高血糖,中度3例(13%),重度16例(89%),中、重度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HIE患儿治疗前血糖明显高于轻、中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H值和BE值均明显低于轻、中度(P<0.05,P<0.01)。且19例高血糖HIE患儿治疗前的血糖值与pH值、BE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治疗前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HIE患儿病情越重,应激反应越强烈,血糖升高越明显,脑细胞酸中毒越重,预后越差。因此,治疗前血糖测定可作为HIE患儿判断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一个局部冲洗的方法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脑局部的微小循环 ,来阻断再建的血流与缺血损伤组织间的相互作用 ,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用一个新颖的中空套管进行大脑中动脉阻塞 ,造成缺血模型 ,在再灌注的超早期用不同药物对缺血灶进行局部冲洗。结果 :(1)肝素冲洗组与模型冲洗组相比 ,再灌注后不同时期血流量明显上升 (P <0 .0 1) ,再灌注2 4h后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1) ;与盐水组相比 ,血流量上升 (P <0 .0 1) ,梗死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1)。 (2 )中药冲洗组与模型组相比 ,再灌注后不同时期血流量明显上升 (P <0 .0 1) ,再灌注 2 4h后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1)。中药冲洗组与盐水冲洗组相比血流量上升明显 (P <0 .0 1) ,梗死体积明显减少 (P <0 .0 1)。 (3)盐水冲洗组的血流量 (P >0 .0 5 )和梗死体积的改变 (P >0 .0 5 )与模型组比无显著差异。 (4)肝素冲洗组与中药冲洗组在对脑血流量和梗死体积的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局部冲洗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的治疗机理并不是单纯的血液稀释和血容量增加的问题 ,而与不同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祛风方药小续命汤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脑出血患者123例,脑梗死患者93例,在入院后立即抽肘静脉血送检.分析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在一般资料、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滞度、全血粘滞度等多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脑出血患者在收缩压、血细胞比容、全血黏滞度水平上均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红细胞计数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和预防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器人在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脑出血、脑肿瘤、脑脓肿等适合行立体定向手术的患者,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其中4例通过互联网行远程遥控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穿刺误差1.5mm,患者头部的创口〈1cm,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手术成本也大大降低。结论机器人在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中应用安全,手术准确可靠;通过公共互联网应用机器人实施遥控操作手术突破了距离的限制,集医疗和计算机自动化为一体,使立体定向手术准确、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