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7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PLC)病人和332例对照组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表明,SF在PLC时明显增高,以SF≥200ng/ml为铁蛋白阳性,SF的阳性率为42.53%,真阴性率为94.07%,诊断准确性为73.87%.在AFP阴性的PLC病人中,SF阳性率为57.1%.因此,SF对PL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对AFP阴性PLC的诊断.AFP和SF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89.66%.逐步回归分析提示,PLC时,SF水平与癌组织中铁蛋白含量及癌旁肝组织铁染色程度有关.本文认为,PLC时,SF升高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水平在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确诊的50例PHC患者列入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正常的健康者50例列入对照组,均取空腹血分离血清行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AFU阳性率、AFP阳性率及AFU+ AFP阳性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AFU阳性率84%,AFP阳性率66%,AFU+ AFP阳性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AFU水平检测对于诊断PHC具有较好的效果,较AFP阳性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获得更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李彤  孙长俭  张乐 《当代医学》2021,27(4):38-40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并选取肝硬化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3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4.
<正>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男性第三位、女性第四位癌症,在日本则占男性第三位、女性第五位癌症。全球每年25万人、中国每年10万人死于肝癌。长期以来,肝癌的诊断是癌症诊断中一大难题,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有较大进展,即从三、四十年代的“死后诊断”经过五,六十年代的“临床诊断”过度到七、八十年代的“亚临床诊断”。特别是近年来肝癌的诊断方法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能在症状出现前平均8个月查出肝癌,并对小至1cm肿瘤作出定位诊断,从而使肝癌疗效有较大提高。本文就近年肝癌早期诊断的某些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赵莎平  伍建蓉 《四川医学》2003,24(6):650-651
目的 加强对肝癌肝外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1986年1月至2002年10月肝癌误诊病例62例,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肝癌的早期诊断问题。结果 对肝癌的肝外表现认识不足,病史不详,查体不仔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误诊病种胃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消化不良、胰腺炎等。结论 重视肝癌的肝外表现及肝癌的HBV背景,完整采集病史,仔细检查,辅以B超、CT及AFP等检查,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评估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54例原发性肝癌、51例良性肝病,10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FU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辅助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辅助诊断。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R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PHC患者和对照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广谱肿瘤标志物(DR-70)以及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结果 早期PHC患者血清DR-70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AFP(χ=12.27,P〈0.001)。DR-70和AFP联合测定对PHC辅助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92.3%和91.8%,前两者比单独检测高。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HCV感染与PHC密切相关,OR值分别为52.88和8.55,两者混合感染的OR值为84.07,再者,肝炎肝硬化导致PHC的OR值为151.65。结论 对于PHC的辅助诊断AFP和DR-70联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宝荣 《吉林医学》1994,15(3):135-138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迟宝荣(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130021)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约40万人,其中我国达10万以上占25%,占癌症死围第三位,而且肝癌好发于40岁~50岁之中年,所以早期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化学光标记免疫法对原发性肝癌组32例、肝硬化组22例、慢性肝炎组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的AFP、CEA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阳性23例(71.88%)、CEA阳性89例(25.00%),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5),同时应用AFP、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可达90.63%.结论:AFP、CE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细强 《医学综述》2011,17(24):3711-3714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miRNA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NA通过参与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影响各种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作用于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及相关激酶,调节各种凋亡因子和转录因子,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在HCC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一些特异性表达的miRNA可以作为诊断HCC的标准,同时也是预后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门诊、住院和健康体检人群300例,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HCC组、乙肝后硬化组、其他恶性肿瘤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检测5组的血清GP73、甲胎蛋白(AFP)水平,绘制其诊断HCC的ROC曲线.结果:HCC患者中,不同年龄、肿瘤大小、性别及不同AFP浓度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AFP、GP73水平较其他各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后肝硬化组及其他恶性肿瘤组患者AFP、GP73均较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诊断HCC的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AFP,P<0.05.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优于AFP,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尿液假尿苷含量。结果表明,肝癌组尿液假尿苷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比肝硬化组也有升高(P<0.05),肝癌尿液假苷与血清AFP联合检测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AFT(P<0.01)。提示:尿液假尿苷对肝癌诊断是有用的指标,与血清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阳性率,尤其是AFP阴性或低浓度升高的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高尔基体膜蛋白-73的表达水平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56例肝硬化、87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其他恶性肿瘤、58例健康对照组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与AFP水平,分析两指标各组间差别,绘制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结果高尔基体膜蛋白-73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间及不同AFP浓度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尔基体膜蛋白-73、AFP在PH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58。高尔基体膜蛋白-73诊断PHC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6%,92.1%,均显著高于AFP。结论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仝麟龙  张俊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096-4103
背景 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因诊断延误而导致预后不佳,术后5年生存率为20%~40%。过氧化物酶3(PRDX3)是线粒体中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PRDX3对PHC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血清PRDX3在PHC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PHC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PHC患者86例纳入PHC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检查并确诊为肝硬化(LC)患者78例纳入LC组,再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和血清PRDX3水平;收集PHC患者的Child-Pugh分级、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肝内肿瘤数量、血管浸润比例;收集PHC患者的术后短期恢复情况,包括是否肝区疼痛、发热、发生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PH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随访截至2018年6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DX3对PHC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PH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HC组患者ALT、AST、AFP、PRDX3均高于对照组和LC组,LC组患者ALT、AST、PRDX3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对照组为参照,血清PRDX3诊断LC和P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0.886,灵敏度分别为52.56%、75.58%,特异度分别为84.85%、100.00%;以LC组为参照,血清PRDX3诊断PHC的AUC为0.780,灵敏度为67.44%,特异度为87.18%。以PRDX3为检验变量,以随访终止时PHC患者的生存状态为分类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RDX3预测PHC患者预后的AUC为0.649,最佳临界值为243 mg/L,Youden指数为0.254,灵敏度为63.83%,特异度为61.54%。根据该最佳临界值将PHC患者分为低PRDX3组(n=41)和高PRDX3组(n=45)。高PRDX3组患者TNM分期Ⅲ期+Ⅳ期所占比例、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大于低PRDX3组(P<0.05)。随访终止时,86例PHC患者术后生存期为9~6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PRDX3水平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和PRDX3水平是PH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PRDX3水平可作为PHC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且TNM分期、最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比例和PRDX3水平是PH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82例原发性肝癌(PHC),48例肝血管瘤(HH)和正常对照者的4种血清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经微机统计分析,求得对PHC和HH的鉴别结果;单独检测的鉴别率:血清胆碱酯酸(SChE)为75.56%,血清α-L-岩藻糖苷醇(SαFU)为78.46%,血清β-葡萄糖醛酸苷酶(Sβ Ga)为65.75%。联合检测的鉴别率:SChE和SαFu为 80.00%;SβGa和SChE为 77.32%;SChE、SαFu和SβGa 3联检测为 84.0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各30例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检查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典型增强形态为病灶整体均匀增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典型增强形态为病灶周边厚环状增强。两组患者的峰值增强强度和50%清除斜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为PHC组50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20、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其他肿瘤组)20例。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GP73、DCP、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评价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血清GP73、DCP、GPC-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DCP、GPC-3和AFP诊断早期PHC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824〔95%CI(0.735,0.912)〕、0.640〔95%CI(0.533,0.746)〕、0.635〔95%CI(0.527,0.743)〕和0.668〔95%CI(0.564,0.773)〕。将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其他肿瘤组及对照组合并为非PHC组,与PHC组进行比较:单项检测以GP73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以GPC-3特异度最高;联合检测以GP73/AFP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系列试验中GP73与其他任何一项或几项指标联合的特异度均可达100.0%。结论单独检测GP73对早期PHC诊断价值优于AFP,单独检测DCP或GPC-3对早期PHC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与AFP相当,GP73、DCP、GPC-3和AFP联合检测对早期PH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EC)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造成的,故对其的检测研究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随着研究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被发现,每个肿瘤标志物均有其特异之处。如糖类抗原125对EC术后复发较敏感;人附睾分泌蛋白4的敏感性高,但高龄却是一大影响因素;而血管紧张素Ⅱ侧重于对EC的预后判定。该文就以上3种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肿瘤标志物优劣势进行分析,对三者联合检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206例不同年龄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206例患者中,AFP肝癌检出率为68.5%,正常率18.9%,但其中60~69岁组的23例患者中,AFP肝癌检出率仅为34.8%,正常率高达42.3%,与50岁以下各年龄组的测定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对AF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AFP放射免疫测定的诊断价值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