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诊疗指南的作用、现状及德尔菲法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肺动脉高压中医诊疗指南制订》项目的研究,探讨德尔菲法在制定符合中医学特点和临床实际的诊疗指南中的作用,并探讨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是中医药标准的主体,目前作为团体标准可以由中医药学术团体立项、发布。由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医药标准的质量,提出从指南制修订须文献与共识证据相结合、加强指南报告的规范性、重视指南内容的质量评价三个方面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科学规范,从而为提高中医药标准的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应用-评价本为一体,目前由于指南信息不通畅,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后滞和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修订工作。据此,笔者在《中医药标准化网站》建设中,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推广模式,构建良好的指南发布平台和执行情况反馈平台,以期为指南的制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医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的迅速发展,适用性成为中医诊疗指南推广应用的瓶颈,现有指南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是影响指南临床使用的主要因素。标准适用性是指一个标准在特定条件下适合于规定用途的能力。文章试图将标准的适用性评价引入中医诊疗指南研究领域,探讨指南适用性评价的意义、内容,为中医诊疗指南的可行性、可应用程度提供一个评价框架,从填补中医指南领域适用性评价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医生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等行业公认标准的依从性及执行力较低,导致了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不够规范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临床稽查作为一种快速评价临床诊疗行为并能确保实施持续改进措施的循证医学方法,可为临床实践决策、医保政策制定、药品临床应用等提供重要依据,并为临床实践指南的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提供参考。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稽查评价方法的研究及进展,将其引入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丰富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经过100多年的认知和临床实践,治疗水平得到飞速发展。随着中医诊疗水平的发展以及中医药规范化工作的推进,建立和优化再障中医诊疗指南具有特殊的意义。回顾了国内外近20年再障临床实践指南的现状,分析了各指南形成的背景、特点及差异,结合目前再障中医诊疗指南/共识的特点,论述了中医指南修订的价值、特点和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专家共识为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本共识按专家共识制订规范,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总结、两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最终形成了《气胸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提出了气胸诊疗指南的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供中医临床诊疗使用。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周围炎为骨伤科常见病,中医药在本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本病的临床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基于前期研究经验,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问卷调查、全国专家组反复论证,新修订出版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T/CACM 1179-2019》.本指南从肩关节周围炎的定义、诊断要点、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在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源于临床研究群体证据未必适用于个体患者的问题。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领域超过20年,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基于循证医学开展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证据水平不高,制定的中医诊疗指南认受度普遍较低。分析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中医临床实践特点存在结构性矛盾,尚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医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追求“证据”开展的中医药RCT,实际上是放弃了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方随证转、三因制宜的长处,导致牺牲部分中医药临床疗效。该文参考循证医学理念,提出以最佳临床经验为依据构建适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特点的“临证医学”;临证医学的关键是最佳临床经验,最佳临床经验核心要素是规律性和可重复性;为获得最佳临床经验推荐参考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开展。临证医学结合中医临床实践特点同时吸收循证医学理念,是循证医学中医化的产物,与循证医学共同致力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获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为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诊治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指导慢阻肺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专家小组,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标准号:T/CACM 1319-2019)基础上,评估最新海内外临床研究证据,修订转化形成《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进行双语发布。指南内容主要包括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疾病诊断分期、严重程度评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其他治法、预防调护、附录12个部分,规范了慢阻肺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的内容。该指南适用于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呼吸内科医师。该指南发布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防治慢阻肺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现行指南制修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开展指南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指南前言和引言,统计分析指南发布形式、制定进度、研究方法和共识范围等相关数据。结果: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一般以某一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形式发布;截至目前为止,现行指南422项,其平均制定历时3.9年,平均实施历时4.1年;88.3%指南为基于专家共识的临床实践指南;422项指南共识范围不一。结论:建议改变指南发布形式、建立指南实施跟踪机制、完善指南制修订过程和加强指南制修订方法学研究,以此缩短指南制定周期、保证指南科学性、扩大指南共识范围以及提高指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现和提出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2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修订、完善,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制修订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2015),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共识、多中心临床诊疗病例观察、一致性评价、专家问卷调查、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网上意见征询等形式对2012版鼻窒中医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论证。结果:对旧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有:①对鼻窒定义重新进行修订,扩大了鼻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对临床各证型的选方用药进行修订,更体现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专科诊疗特点;③增加了辨证使用中成药;④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原指南中的治疗方法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删除。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08,30(9)
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中医药临床病诊疗指南、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药名词术语等一系列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目前已正式发布34项中医药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概述国内外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现状,指出目前国内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多数属于基于专家共识的临床诊疗指南,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的方法学在许多方面尚需探索。文章提出制订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必须符合中医学术特点,同时在形式上尽量与国际接轨,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技术规范。同时就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古今中医专家经验证据评价、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推荐等级标准体系、提高循证性中医临床指南证据质量、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评价及更新等提出了制订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以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为例,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文献中引用较多的4份高血压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对104名高血压病中医专科医师及基层全科医师(中医背景)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诊疗过程中使用过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医师占65.38%,其中工作单位为三甲医院、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中医医师指南使用情况相对较好,影响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使用的主要因素是"推广宣传"和"医师观念",4份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使用程度基本相同。结论:大部分中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并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持认同态度,但需要在临床适用性、体现中医特色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指南。在指南推广应用方面,建议由行业学会或专门机构开展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广宣传工作,同时鼓励临床医师参与到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研制工作中来,帮助中医医师树立正确的中医标准化观念,正确理解和使用指南,从而促进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对104名中医医师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调查研究,扩大了中医医师调查范围,旨在深入了解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广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个地区404名高血压病中医专科医师及基层全科医师(中医背景)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使用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在被调查的医师中68.81%的中医医师曾经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使用过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88.89%的中医医师对中医指南持认可态度,并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中医指南,"技术职称"、"学历"、"医院级别"、"从业时间"不同的中医医师使用指南的情况和对指南的态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目前影响中医指南使用的主要原因认识推广宣传不足。结论:本研究与前期研究成果一致,大部分中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并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持认同态度,但中医指南的推广应用仍十分缺乏,应建立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多种发布渠道,针对特定中医医师人群开展专门培训,并结合优越政策环境,加大中医指南推广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不仅是指导医疗工作的规范,而且是医务管理、医疗保险等的工作依据。研制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对促进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有深刻意义。目前,国内外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工作刚刚起步,基于前期指南研制的成功实践,在指南研制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对于推动指南的编制、修订及应用推广有现实需求。本文就此探讨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证据评价是指南制修订中的重要步骤,不同类型的研究证据对应不同的评价工具,而1911年以后的中医“近现代医家经验”证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标准。本研究立足于中医指南制修订的核心环节,以中医临证的重要证据“近现代医家经验”为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内在发展规律,基于综合方法探讨如何构建中医“近现代医家经验”证据评价方案,目的是规范地遴选“近现代医家经验”证据,提高中医药指南的临床实用性,服务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工作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院士任总指导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国医大师晁恩祥任总指导组顾问。张伯礼指出,要按要求和规范做好指南制修订工作,加强评价机制建设,提高指南的质量,规范诊疗过程,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李振吉建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重视临床实用性,加强推广和评价,明确临床指南应用前后临床疗效差异、经济学价值,同时加强中医标准化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专家共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本共识按专家共识制订规范,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总结、2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最终形成了《鼾症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提出了鼾症的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供中医临床诊疗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