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的优劣性,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行根治切除术的90例胃窦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1例和开腹组39例,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手术切除、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远切缘及近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因肿瘤因素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腹腔镜辅助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生存率高、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1694例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信息,将患者分为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未放疗组.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与亚组分析.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后放疗组患者的预后较术后未放疗组患者好(P<0.05).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肿瘤TNM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是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1),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最大径、是否接受化疗及术后是否接受放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N0期患者(P>0.05)外,年龄≤70岁与>70岁、不同T分期、有淋巴结转移(N1~N3期)、肿瘤最大径≤5 cm与>5 cm、接受化疗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均能从术后辅助放疗中获益(P均<0.01).结论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患者的预后较未接受放疗者好.  相似文献   

3.
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50例胃癌手术治疗颈后因素的分析,探讨合理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式.方法对1987-1997年间收治的15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术100例,姑息性切除术43例;采用AJCC胃癌TNM分期,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4.7%、40%、27%;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60.0%、56.0%、42.9%及9.3%、7.0%、0.0%,两组术后3、5、10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极显著,P值均<0.0001;根治性切除组中切缘癌残留占2%,D≤N占64%.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本组胃癌手术治疗颈后的关键因素,胃癌姑息切除、切缘癌残留及D≤N等可能为影响胃癌手术治疗预后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因素及不同术式生存质量的比较。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首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喉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术后5年生存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评定不同术式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80例喉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6.3%(53/8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切缘状态、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部分切除术组患者UW-QOL量表中总分、疼痛、外貌、娱乐、语言交流等项目评分与喉全部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切缘状态、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不同治疗方案并不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喉部分切除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谢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61-2662,2664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采用全胃切除及近端胃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A组(n=35)采用全胃切除术,B组(n=51)采用近端胃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80.39%,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60.78%,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式选择,全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接受根治性手术的Ⅰ~Ⅲ期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术后治疗特点及生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Ⅰ~Ⅲ期病例827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特点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827例中位随访期58.2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507例,死亡457例,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为26.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9.7个月;5年无疾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37.9%和43.8%。单因素分析示:全胃切除、切缘阳性、含印戒细胞癌、Lauren分型弥漫型及混合型、低/中低分化、脉管癌栓、神经浸润、肿瘤直径≥5 cm、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lymph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晚及未行辅助化疗者较胃部分切除、切缘阴性、不含印戒细胞癌、Lauren分型肠型、中/中高/高分化、无脉管癌栓、无神经浸润、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较早及接受辅助化疗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是否全胃切除、切缘是否阳性、是否辅助化疗、TNM分期均是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袖式肺叶切除后切缘阳性(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的原因、分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2013年10月接受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的178例患者(男156例,女22例,年龄19~76岁,切缘阳性18例)的生存率,分析手术性质(切缘阴性、切缘阳性),切缘阳性的种类(切缘阳性、切缘周围组织阳性)、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非鳞状细胞癌),术后病理分期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7%和56.6%。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相比,支气管吻合口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17%vs 12%,P>0.05),纵隔淋巴结转移(N2)比率显著升高(56%vs 14%,P<0.01),ⅢA期患者比率显著升高(78%vs 35%,P<0.01),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18%vs 60%,P<0.01)。5年生存率在Ⅰ、Ⅱ、ⅢA期患者中分别为81.8%,68.8%,34.4%。多因素分析仅提示高龄和IIIA期为影响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切缘阳性组长期生存率低的直接原因是病变分期更晚,纵隔淋巴结转移比率更高,而非切缘阳性导致的支气管局部肿瘤复发。术后经放、化疗和气管镜下冷冻综合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分期恶性胸腺瘤的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法分期,Ⅱ期19例,Ⅲ期32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其中肿瘤完全切除34例,姑息性切除14例,探查活检9例。结果54例患者接受术后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1~10年。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41,P<0.05),但10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完全切除、姑息性切除、探查活检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41,P<0.01)。结论预后与肿瘤分期及手术切除肿瘤程度有关。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并辅以术后放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卢文华  程明  马亚辉 《海南医学》2014,(14):2042-2044
目的:探讨影响不同切除方案对胃中部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280例胃中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全胃切除术患者194例(TG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6例(DG组),比较两组胃中部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TG组和DG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和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G组患者相对肿瘤更大、分期更晚且肿瘤位于小弯侧者居多(均P〈0.05)。TNM分期预后分析显示,两组胃中部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中部癌患者不同近切缘距离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胃切除方式不是胃中部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而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是胃中部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能够根治的手术前提下,不同的切除方案并不会影响胃中部癌患者的远期预后,但胃中部癌患者若能够满足彻底根除的条件,则实施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围手术期输血≥800ml(A组)和142例围手术期输血≤200ml(B组)的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及近远期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半年、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肿瘤浸润深(T4)、TNM分期(Ⅳ期)晚(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食管癌患者肿瘤浸润深、TNM分期晚,术后并发症多,肿瘤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冯辉  骆东峰  汪强  孙震震 《安徽医学》2018,39(6):703-705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TG)和近端胃切除术(PG)治疗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45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G组(23例)与PG组(22例),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为近期指标,以术后反流、体质指数变化及术后1、3年生存率为远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体质指数增加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手术方式相对于PG在治疗进展期AEG患者中,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显著,是治疗进展期AEG较安全、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胃大部切除术组39例和单纯穿孔修补术组4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相近,但单纯穿孔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腹腔镜下修补术更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更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宁波第一医院1998~2007年间在外科治疗的35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术式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大体类型多为溃疡型(28/35例,80%),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27/35例,77.1%)。单纯穿孔修补术(或加胃空肠吻合术)11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3例,胃癌根治术1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42%,手术死亡率5.7%,穿孔修补、姑息性切除、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0%、0%;61.53%、30.79%、0%;81.81%、63.63%、36.36%。结论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很重要,首选行根治术或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王振宇  王晨 《安徽医学》2011,32(6):789-790
目的探讨46例进展期胃癌经腹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进展期胃癌经腹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期进展期胃癌两种术式的并发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患者则全部采用全胃切除术,结果显示经腹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并发症、生存率与近端胃切除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特别是Ⅲ期患者采用经腹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远期效果肯定,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在浆膜未受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运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388例浆膜未受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D2根治术(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35例,行开腹手术患者153例)。以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pT2、pT3)为指标,用逐一配对法进行配对,最终11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腹腔镜组58例和开腹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0.2?10.1)枚/例与开腹组的(28.0?8.1)枚相当(P>0.05);且两组患者胃周各组别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开腹组相似,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2.1%和0%,与开腹组的15.5%和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随访1~50个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曲线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浆膜未受侵犯的进展期胃上部癌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要成为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常规手术,需进行进一步大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年间收治110例胃底贲门癌的资料,其中全胃切除(A组)61例,近侧胃大部分切除(B组)49例,并对其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0.5%,41.2%,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58.1%,3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1%和4.91%,B组分别为12.2%和4.0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期胃底贲门癌,应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远期疗效,全胃切除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术后保温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麻醉复苏及回病房途中常规保暖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麻醉复苏及回病房途中采用一系列保暖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0.5、1、2、3、5、7 h的血压、心率、耳温、术后拔管时间、进食/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瘫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术后耳温提 高、心率减慢;术后进食/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P<0.05),术后胃瘫率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后保温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胡翀 《中外医疗》2016,(26):38-40
目的:探讨胃癌胃全切除手术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异。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分为部分切除组(76例)和全切除组(56例),部分切除组患者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全切除组患者采取胃全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免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部分切除组患者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CD4+/CD8+和血清白蛋白等分别为(3.0±0.6)d、(1.3±0.4)d、(6.0±1.1)d、(1.5±0.3)、(3.1±0.2)g/L,全切除组患者分别为(3.9±1.2)d、(2.6±1.3)d、(7.9±2.5)d、(1.0±0.1)、(3.8±0.4)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癌患者实施胃全切除术相比,胃部分切除术有助于减轻患者手术损伤,保证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