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 以Ang 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 mRNA及其编码蛋白、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受体1(AT1R)拮抗剂和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Lovo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Stat3、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hospho-Stat3、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Lovo细胞经10-7 mol/L AngⅡ处理后,Stat3和MMP-9 mRNA均在刺激后30 min达最高峰,MMP-2 mRNA在刺激后1 h达最高峰;Phospho-Stat3蛋白在刺激后12 h表达最强,MMP-2和MMP-9蛋白在刺激后48 h表达最强;AT1R拮抗剂和AG490分别能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上调;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Phospho-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减少.结论 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AngⅡ对MMP-2和MMP-9表达的诱导,可能在结肠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诱导MMP-2和MMP-9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ngⅡ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MMP-2、MMP-9 mRNA以及相应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AT1R在多数结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以LoVo细胞最为明显。AngⅡ能够刺激LoVo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ovo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能被AT1R拮抗剂阻断。结论AngⅡ可以通过AT1R诱导人结肠癌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的转移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ngⅡ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MMP-2、MMP-9 mRNA以及相应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 AT1R在多数结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以LoVo细胞最为明显.AngⅡ能够刺激LoVo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ovo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能被AT1R拮抗剂阻断.结论 AngⅡ可以通过AT1R诱导人结肠癌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的转移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的影响及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G490、川芎嗪在CT-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肥大、凋亡,应用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G490、川芎嗪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大小及3H-亮氨酸掺入率的变化;以及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CT-1 mRNA表达.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经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面积变大,3H-亮氨酸掺入率增高;CT-1 mRNA表达增加.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组心肌细胞面积较肥大组减小,3H-亮氨酸掺入率减少;CT-1 mRNA表达亦减少.AG490和川芎嗪减小心肌细胞面积、3H-亮氨酸掺入率,但不影响CT-1 mRNA的表达.结论 CT-1参与心肌细胞肥大,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G490、川芎嗪可减少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别观察CTGF反义寡核苷酸和AngⅡ干预细胞对细胞CTG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细胞内超微结构及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干预HK2细胞48 h后,细胞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AngⅡ干预96 h后,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出间质细胞样结构;这些作用都可被CTGF反义寡核苷酸显著抑制.AngⅡ可以呈时间依赖性地刺激HK2细胞表达α-SMA,这些作用可以被CTGF反义寡核苷酸显著抑制(P<0.01).对照组错义寡核苷酸无上述作用.结论: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AngⅡ诱导HK2细胞转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CTGF可能介导了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表达AngⅡ受体(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 HSC分离培养后,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激活的HSC表达少量的AT1R蛋白和mRNA,10-6 mol/L AngⅡ刺激后AT1R 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亦能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而体外培养激活的HSC不表达AT2R,AngⅡ作用后亦不能刺激其表达.结论 AngⅡ能够促进激活的大鼠HSC表达AT1R,同时增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由此推测HSC表面AT1R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原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表达AngⅡ受体(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HSC分离培养后,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激活的HSC表达少量的AT1R蛋白和mRNA,10^-6mol/L AngⅡ刺激后AT1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亦能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而体外培养激活的HSC不表达AT2R,AngⅡ作用后亦不能刺激其表达。结论AngⅡ能够促进激活的大鼠HSC表达AT1R,同时增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由此推测HSC表面AT1R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原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VSMC,采用[γ-32P]-ATP掺入法、改良Boyden′s chamber法和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干预前后VSMC胞浆内PTK活性的变化,粘着斑、肌动蛋白纤维丝的动态组装变化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探讨AT1R拮抗剂、AT2R拮抗剂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1)AngⅡ可以剂量依赖性诱导VSMC内胞浆PTK激活;(2)AngⅡ刺激后,VSMC粘着斑表达增强,肌动蛋白丝数量明显增加,纵向平行排列;(3)AngⅡ刺激后VSMC发生迁移;(4)AT1R拮抗剂CV-11974可显著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AT2R拮抗剂PD123319对此无明显的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可显著但不能完全抑制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AngⅡ通过AT1R介导调节VSMC内粘着斑和肌动蛋白丝动态组装,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参与AngⅡ介导的VSMC迁移的信号转导调控;由于完全抑制PTK活性尚不能完全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跨膜迁移,因此VSMCs迁移的调控可能还有其他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在此基础上对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受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Dox可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大鼠VSMC细胞,观察该VSMC细胞中AT2R受调控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及其1型、2型受体拮抗剂干预上述细胞后FN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 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可成功介导AT2R基因在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的表达,该表达受到Dox给予/去除的紧密调控;Dox干预可在48 h内迅速诱导该VSMC细胞表达AT2R,AT2R表达在Dox干预后72 h进一步增强(P<0.01).AT2R基因的可调控表达抑制由于AngⅡ干预VSMC后引起FN表达的增强(P<0.01).这一作用被AT1R拮抗剂CV-11974进一步增强(P<0.01);而被加入AT2R拮抗剂干预而取消;同时给予AT1R拮抗剂和AT2R拮抗剂时FN的表达与基础状态时的情况一致.结论 AngⅡ干预增强FN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AT1R介导的;经Dox 诱导表达AT2R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作用,说明在这一生物学效应上,AT2R具有与AT1R相拮抗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R)反义寡核苷酸(AS ODN)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组、AT1R AS ODN组,观察AngⅡ及AT1R AS ODN对心肌细胞 c jun基因表达、总蛋白合成、体积、搏动频率的影响。结果:AngⅡ可引起心肌细胞 c jun基因表达增多、搏动频率增快、体积增大、总蛋白合成增加。AT1R AS ODN能逆转 AngⅡ的上述作用。结论:AT1R AS ODN能有效逆转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其受体 (AT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VSMC为基础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 ,观察AngⅡ干预后 ,VSMC中粘着斑 (FA)组装和肌动蛋白纤维丝 (F actin)形成的动态改变 ,同时观测AT1R拮抗剂、AT2 R拮抗剂对上述观测指标的影响。结果 AngⅡ刺激后 3 0min ,VSMC中FA体积增大、数量增加 (P <0 .0 1 ) ,VSMC内F actin数量明显增加 ,纵向平行排列。AngII干预VSMC后 2 4h ,上述结构变化持续存在 ,表达进一步增强。AT1R拮抗剂CV 1 1 974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效应 (P <0 .0 1 ) ,AT2 R拮抗剂PD1 2 3 3 1 9对此无明显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同时给予CV 1 1 974和PD1 2 3 3 1 9干预VSMC与单独给予CV 1 1 974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ngⅡ通过AT1R介导调节VSMC内FA动态组装和F actin形成 ,进而改变VSMC的迁移能力 ,并可能由此参与VSMC迁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转染AT1反义核苷酸(AT1A)对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亚型mRNA表达,及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作用。方法:RT-PCR克隆AT1 cDNA序列(476bp),将克隆的AT1 cDNA反向插入PcDNA3.1(5.4kb),构建一完整的含AT1A的质粒(PAT1A),并转染入培养的心肌细胞,RT-PCR和免疫印迹鉴定其转染后AT1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AngⅡ10^-7 mol/L刺激24h后的转染及非转染的心肌细胞AT1及AT2 mRNA表达(RT-PCR)、蛋白质和核酸合成(^3H-Leu及^3H-TdR掺入量)。结果:成功构建PAT1A。转染心肌细胞AT1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心肌细胞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AngⅡ10^-7mol/L刺激24h后,与非转梁心肌细胞相比,转染组AT1 mRNA表达明显减少,AT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间^3H-Leu及^3H-TdR掺入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AT1A封闭后,心肌细胞AT1mRNA表达显著抑制,同时AT2 mRNA上调。单纯封闭AT1mRNA并不能有效阻断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3.
景涛  王海东  何国祥  刘建平  苗莉  冉擘力 《重庆医学》2007,36(11):1045-1047,1050
目的 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将AT2R基因引入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并经2次抗生素的筛选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VSMC细胞系,在此基础上对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mRNA表达受Ang 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进行研究.了解其在再狭窄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通过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Dox可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大鼠VSMC细胞系.将该VSMC细胞系随机分为未转染对照组、转染组及Ang Ⅱ、Dox、CV-11974、PD123319分别或同时干预组共8组.应用免疫印迹方法、RT-PCR技术,观察该VSMC细胞系中AT2R受调控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及其1型、2型其受体拮抗剂干预上述细胞后OPN的mRNA表达情况变化.结果 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可成功介导AT2R基因在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的表达,该表达受到Dox给予/去除的紧密调控;Dox干预可在48h内迅速诱导该VSMC细胞系表达AT2R,AT2R表达在Dox干预后72h进一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2R基因的可调控表达抑制由于Ang Ⅱ干预VSMC后引起的OPN表达的增强(P<0.01).这一作用被AT1R拮抗剂CV-11974进一步增强(P<0.01);而被加入AT2R拮抗剂干预而取消;同时给予AT1R拮抗剂和AT2R拮抗剂时OPN的表达与基础状态时的情况一致.结论 Ang Ⅱ干预增强OPN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AT1R介导的;经Dox诱导表达AT2R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作用,说明在这一生物学效应上,AT2R具有与AT1R相拮抗的生物学功能.AT2R基因经诱导后可以通过调节OPN表达,进而可能对VSMC迁移、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导致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PC)通道1表达的改变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RPC1、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结果 AngⅡ能刺激心肌细胞TRPC1表达显著上调(P〈0.01),心肌细胞TRPC1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逐渐明显上调;但AngⅡ刺激并未明显增高TRPC3和TRPC6蛋白的表达(P〉0.05)。给予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磷脂酶C(PLC)抑制剂U73122、钙池操作性钙内流阻滞剂SKF96365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预处理后,都能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均P〈0.05),但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却不能。SKF96365预处理在能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TRPC1高表达的同时,也能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肥大。结论 AngⅡ诱导大鼠心室肌细胞TRPC1表达上调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这种上调是通过AT1R/PLC信号传导,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STAT3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体外作用AT-ⅡSP-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体外作用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成:①对照组:加入不含大鼠胰腺炎血清的DMEM培养液的正常AT-Ⅱ;②SAP组:加入含大鼠胰腺炎血清的DMEM培养液的正常AT-Ⅱ;③SAP+AG490组:用AG490预处理细胞,加入含大鼠胰腺炎血清的DMEM培养液的正常AT-Ⅱ。EMSA法测STAT3活化状态;RT-PCR检测mRNA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T-ⅡSP-C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SAP组STAT3活性增强,STAT3 mRNA表达增强(P〈0.05),SP-C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SAP组比,SAP+AG490组STAT3活性减弱,STAT3 mRNA表达减弱(P〈0.01),SP-C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JAK激酶/转录信号传导和激活因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中AT-Ⅱ的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不同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株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1型受体(AT1R)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三株不同侵袭能力的细胞株EJ-M3、EJ、BIU-87进行培养,使用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mol/L缬沙坦的1640培养液作用于细胞株,采用细胞生长状态测定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确定最终药物浓度。根据细胞株不同分为EJ-M3组、EJ组、BIU-87组,每组细胞分为实验亚组和对照亚组,实验亚组加入含有10-3 mol/L缬沙坦的RPMI-1640培养液,对照亚组仅加入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培养48 h后抽提相应蛋白和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AT1R、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AT1R、MMP-2和MMP-9基因的相对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依据MTT实验测定出的生长曲线选择浓度为10-3 mol/L的缬沙坦作为最终药物浓度。Western blotting电泳结果显示,AT1R、MMP-2、MMP-9在3个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但均较对照亚组表达明显降低。3组细胞株对照亚组AT1R、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均高于实验亚组(P<0.05)。3组细胞株实验亚组细胞迁移距离短于对照亚组(t=7.24、6.14、4.30,P<0.01)。3组细胞株实验亚组侵入细胞数量较对照亚组少(t=6.24、4.33、2.81,P<0.01)。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AT1R表达,进而抑制MMP-2和MMP-9表达。AT1R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抑制膀胱癌转移和延长膀胱癌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蛋白和Ⅳ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氟伐他汀对AT1R和Col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BZY-1细胞分为3组:①阴性对照组;②不同浓度(0.1,1.0,10μmol/L)AngⅡ刺激组;③1.0μmol/L AngⅡ加不同浓度(0.1,1.0,10μmol/L)氟伐他汀干预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T1R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ColⅣ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刺激后,HBZY-1细胞AT1R及ColⅣ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增强;氟伐他汀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T1R和ColⅣ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HBZY-1细胞AT1R和ColⅣ的表达,同时AT1R和ColⅣ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推断氟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AT1R影响ColⅣ的表达,进而改善高血压肾脏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ng Ⅱ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MMP-9,TIMP-1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应用10-5mol/L的Ang Ⅱ分别与HUASMC及在10-5mol/L的Ox-LDL中刺激过的HUASMC共同培养0,6,12,24,36,48 h后收集细胞.(2)应用不同浓度的Ang Ⅱ(10-7,10-6,10-5,10-4mol/L)分别与上述两种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3)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内MMP-9,TIMP-1的mRNA表达量.结果 在浓度为10-5mol/L的Ang Ⅱ干预下,未刺激过的细胞MMP-9,TIMP-1的表达量12 h时即明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和降低,36 h达高峰(P<0.01);刺激过的细胞,上述表达量在6 h时开始发生明显改变,36 h达高峰(P<0.01);在不同浓度Ang Ⅱ刺激下,MMP-9,TIMP-1的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升高和下降,10-5mol/L时达最高和最低(P<0.05),进一步加大浓度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作用时,刺激过的细胞MMP-9表达量均高于未刺激细胞(P<0.05),TIMP-1表达量均低于未刺激细胞(P<0.05).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Ang Ⅱ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升高MMP-9和降低TIMP-1,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形成,Ox-LDL可以加剧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9.
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结肠癌细胞G1~S期的调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结肠癌细胞G1-S期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结肠癌SW480与HCT116细胞,阻断其Stat3通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G1期Cyclins、CDKs、p21、p27的表达。结果: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结肠癌细胞增殖受抑制,Stat3、磷酸化Stat3、G1期Cyclins、CDKs表达水平下降,p21与p27表达水平上升。结论: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可能通过调节CDK/Cyclin复合物与CK1成员之间的平衡而调节结肠癌细胞G1-S期转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phA2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 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印迹验证选择高表达EphA2蛋白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脂质体转染法将EphA2反义寡核苷酸瞬时转染入HCT116细胞,Western 印迹检测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效率后, ELISA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清液中明胶酶的分泌.结果:EphA2 反义寡核苷酸成功抑制了EphA2总蛋白的表达, 降低了VEGF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EphA2 反义寡核苷酸通过降低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