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总结25例肺部肿瘤进行了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常规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鳞癌9例,腺癌15例,转移癌1例.共计25个肿瘤病灶,全部瘤体直径均< 8cm,其中22个病灶直径< 4cm,3个≥4 cm.结果 全部病...  相似文献   

2.
可弯曲穿刺针在CT引导下肝脏肿瘤乙醇消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可弯曲穿刺针在肝脏肿瘤乙醇注射消融(PEI)中的使用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18个<5 cm的肝脏恶性肿瘤应用可弯曲穿刺针行PEI.对位置深或中心层面穿刺途径中有门脉、胆管阻挡常规穿刺针不易穿中的小病灶,首先将外套针穿至病灶旁,再通过外套针将可弯曲细针的弯曲方向对准病灶并穿入病灶内,注入适量乙醇;对较大病灶通过改变弯针的方向在病灶内多点注射乙醇.结果:18个肝脏肿瘤经≥2次PEI,乙醇弥散区均覆盖全部病灶.3个月后CT多期扫描或增强MRI复查,≤3 cm的肿瘤完全坏死10个、大部坏死2个,>3 cm的肿瘤中完全坏死4个,大部坏死2个,部分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使用可弯曲穿刺针行肝脏肿瘤PEI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可作为常规穿刺针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无水乙醇消融(PEA)在复杂性肾脏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介入中心10例复杂性肾脏肿瘤患者,其中肾癌7例,肾错构瘤3例,病灶数16个,肿瘤最大径在1.7~8.4 cm,平均3.6cm.在CT引导、局麻下进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平均每人2次PEA治疗,随访2~2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孤立肾肾癌患者经2次PEA治疗后,已随访1年9个月未见复发;1例孤立肾多发肾癌患者4次PEA治疗后肾衰死亡;2例肾癌伴腰痛血尿症状经PEA治疗后病灶消融完全,血尿症状缓解;其他3例肾痛患者分别随访18个月、26个月和12个月,1例死于远处转移,其他2例CT复查未见肿瘤进展.2例错构瘤患者均1次PEA治疗后病灶内出血症状消失,分别随访12个月年和22个月病情稳定.1例肾错构瘤患者2次PEA治疗后未再继续治疗.全部患者无一例出现尿瘘、出血、肠穿孔或针道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对复杂性肾脏肿瘤是一种微创、疗效确切、可供选择的局部治疗方法,但对于孤立肾肾癌,PEA治疗须谨慎.  相似文献   

4.
彩超介入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0例原发性小肝癌(SHCC)患者进行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T),30例共36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肿瘤直径1.1~3.9cm,每个病灶每次注射酒精2~10ml,或每次1~3ml。每周1~2次,共4~6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7个瘤灶消失,18个缩小,11个未增大。直径缩小或不变的肿瘤,影像学上呈囊性化趋向,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显著下降,经组织学检查的瘤灶证实完全坏死。注射过的瘤灶无局部复发。肝内远膈部位转移7例。治疗副作用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0%、63.3%、46.7%。结论:对于原发小肝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疗效好,价格低,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付林 《中外医疗》2016,(3):188-190
目的 分析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探讨MS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42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原发于肺癌16例(38.1%),肝癌11例(26.2%),乳腺癌4例(0.95%),甲状腺癌3例(0.71%),卵巢癌3例(0.71%),肾癌3例(0.71%),来源不明的恶性肿瘤2例(0.47%);其中13例肾上腺转移瘤表现为双侧,右侧16例,左侧13例.42例转移瘤中55个病灶均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双期CT增强扫描,直径小于3 cm的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直径大于3 cm的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巨大肿块内伴低密度坏死.结论 密切结合病史及CT表现,能对绝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做出正确诊断,有利于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学证实肾上腺皮质癌患者19例,分析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9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中,位于右侧肾上腺12例,位于左侧肾上腺7例.肿瘤直径为5.29~13.47cm,平均直径(9.21±1.37)cm;病灶呈现卵圆形或圆形7例,呈现不规则形态12例;出现瘤体坏死15例,病灶边缘呈现结节状强化4例,瘤体内出现钙化9例,周围脂肪的间隙可见条索状的异常密度影8例,出现邻近脏器侵犯5例,出现肺部转移2例,出现门静脉的癌栓1例.增强CT扫描可见瘤体的实质成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且在延迟扫描出现进一步的强化.结论 CT扫描可显示肾上腺肿瘤大小、形态周围浸润、坏死、转移及强化方式等征象,对诊断、鉴别肾上腺皮质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8例卵巢癌肝转移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病灶总数12处,平均直径为3.0cm(1.5~4.5cm)。RFA治疗前2周内和治疗后1月常规进行CA125、肝功能、CT双期增强检查,了解局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11处病灶术后复查增强CT肿瘤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1处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肝脏病灶边缘残留。所有患者CA12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及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患者可以实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初步疗效.方法 对我院住院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14例(16个病灶).行超声造影、增强MRI/CT等影像学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6个病灶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术,无严重并发症.15个病灶完全消融;1个较大病灶经4次消融后大部分坏死.在6-62个月(中位27.3个月)的随访期内,1个病灶于术后27个月出现局部肿瘤进展;10例恶性肿瘤中9例生存满1年,8例生存满3年.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MSCT三期扫描在鉴别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三期扫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的意义.方法:对3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1.6~3.2 mm,螺距为0.825,造影剂80~100 ml,注射速度为2.5 ml/s,于注射造影剂后23~27 s进行快速扫描,为动脉期;60~80 S扫描为静脉期.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9例,肾上腺转移瘤15例.其中20例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经过5~15个月的随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转移瘤的三期扫描的CT值有差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明显高于静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在肾上腺转移癌中肾上腺肿瘤强化的方式与转移瘤明显不同,动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低于静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动态扫描显示了造影剂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中的进入和排出时间有差异,提高了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PEA)治疗侵犯胸膜或胸壁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9例侵犯胸膜或胸壁的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观察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应用CT扫描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PEA治疗成功后所有患者癌性疼痛得到缓解,疼痛评分减低到0~3分,患者的咳嗽、咯血症状消失,食欲、睡眠明显改善,体重增加.KPS评分达90分以上.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全组9例患者首程治疗18个病灶,经34次PEA治疗后获得消融成功.1例转移性胸膜间皮瘤患者和1例肝癌胸膜转移瘤患者在PEA成功后随访中出现病灶局部复发和新发病灶,继续PEA治疗取得良好疗效.1例肺癌患者于PEA治疗成功后第8个月肿瘤复发,再行2次PEA治疗后肿瘤得到控制,另1例肺癌患者PEA成功后第6个月肿瘤复发但放弃治疗.全组中位随访11个月(6~24个月).2例原发肝癌患者于治疗后第8个月和第9个月死于脑转移,其余病人仍在随访之中.结论 CT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治疗侵犯胸膜或胸壁的恶性肿瘤应用方便、对患者的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可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无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后、放化疗后有残留、复发的侵犯胸膜或胸壁的恶性肿瘤患者,PEA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导向冷循环射频消融(RFA)在肝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3月在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共48个肝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转移瘤直径〈3cm的20个,3~5cm的23个,〉5cm的5个。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后行腹部CT三期扫描检查评价肿瘤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FA治疗。RFA治疗后完全坏死肿瘤39个(81%),其中直径〈3cm者19个(95%),3~5cm者18个(78.2%),〉5cm者2个(40%),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导向下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耐受性好的局部治疗肝转移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肝转移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48例(91个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33例(68.7%),乳腺癌7例(14.5%),其他肿瘤8例(16 .8 %).本组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1.5~7.2 cm(中位数2.3 cm), 26例为单发灶,余22例为2 ~5个病灶.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超、穿刺活检、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 .结果:1个月后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近期有效率达95.6%.有4例局部复发, 14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而行第2~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目前 46 例存活,2例射频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因手术并发症死亡.较重并发症1例(2.1%)为肝被膜损伤出血,经射频消融凝固止血成功.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可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其并发症少,缓解率高,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水分离技术在CT引导特殊位置(距离胃肠、胆囊、心脏、肾、膈肌等脏器或组织≤5 mm)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CT引导下水分离技术辅助消融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术前均经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位置,其中邻近胃肠道10例,胆囊5例,心脏4例,肾2例,膈肌7例,在CT引导下直接穿刺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将肝肿瘤患者(28例)共30个病灶与胃肠道及其他脏器、组织分离后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1周内复查腹部CT,观察肿瘤消融情况及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时复查增强CT或MRI,并定期临床随访检查,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理盐水400~2 000 ml,28例患者均形成人工腹水,将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离.30个肝癌病灶均完成了经皮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1周内复查平扫CT均无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显示所有肝癌病灶完全消融.随访3~34个月28例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新发病灶.结论 水分离技术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邻近胃肠道及其他脏器肝肿瘤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及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院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52例复发性肝细胞癌(肿瘤≤5cm)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肿瘤3~5c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及酒精注射治疗。结果经皮射频消融治疗52例复发性小肝癌中,肿瘤<3cm者38例,MRI或CT显示全部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肿瘤3~5cm者14例,MRI或CT显示11例(78.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及酒精注射治疗后全部瘤灶坏死。1、2、3、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69.4%、45.5%、30.0%。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是局部治疗复发性小肝癌的有效方法,对于<3cm的肿瘤可以完全灭活,对于3~5cm的肿瘤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及酒精注射治疗有助于增加肿瘤的坏死率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CT导向下碘油阿霉素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在CT导向下,用碘油阿霉素乙醇混合物直接注入瘤体内进行治疗,每隔7~10d重复注射~次,共注射3~4次为一疗程。结果<3cm、3~5cm和>5cm直径肝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66.6%和90.0%;3年生存率为40.0%、62.5%和12.5%。组织学检查70.0%的病灶完全坏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方法疗效确切,适应症广,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病例的CT、MRI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瘤体直径3.0-11.1 cm。在CT、MRI图像上,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肿块,病灶内含脂肪成分和软组织成分,以脂肪成分为主。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到中度强化,脂肪成分无强化。结论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一般术前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对于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36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2~78岁,平均(51.9±15.5)岁,均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设计处方剂量,在CT引导下将125I植入相应骨转移癌病灶处及病灶边缘。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患者的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耐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总有效率达94.4%,其中66.7%的患者疼痛能完全消失;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94.4%,明显改善达61.1%;4例患者出现低热,2例出现低钙血症,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性损伤症状,无粒子迁移发生。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确切,且副反应低,耐受性好,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依莲  王春红  孙松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9-1771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4例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良性肿瘤3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髓脂瘤6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恶性肿瘤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3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肝巨大血管瘤较少见,容易与原发或转移肝癌混淆。本文报告18例最大直径在7 cm以上的肝巨大血管瘤的动态CT结果。CT平扫见低密度的肿瘤病灶内有多种形态的更低密度区,动态扫描此区始终不强化。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边缘强化及向心性充填,但无1例完全填满。5例表现不典型,强化灶少而小,延迟至15 min 仍有相当部分未成等密度。对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及动态 CT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