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98岁,诊断:左股骨颈头下闭合性粉碎性骨折,Gardon Ⅳ型。患者于2006年2月12日晚7时摔伤左髋部,伤后肿痛,不敢活动,于17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X线摄片诊为: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收入院治疗。住院5天,经静脉给予调整心功能用药。营养支持,患者一般状况较好,基础指征平稳。在复合麻醉下,在电视X光下,行我院传统的抖牵旋复法(即苏三1min复位法),四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术。术后第9天.检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呼吸均匀,生命体征平稳,伤部拍片可见骨折对位良,处于稳定状态,皮肤状况良好,即出院。  相似文献   

2.
42例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肺癌已成为男性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肺切除手术仍是治疗肺癌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总结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资料,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70岁。高血压急症,入院症见:患者感疲乏无力,头痛,恶心,心悸;体温:36.5℃.脉搏85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250/140mnHg。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血糖的影响。方法120例高龄(≥80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60例)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8周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尼可地尔组心绞痛缓解情况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两组间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可缓解高龄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尼可地尔疗效更佳。尼可地尔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安全性高,对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方案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47例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FTS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FT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证实,FTS组患者较对照组在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在高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42例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肺癌已成为男性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肺切除手术仍是治疗肺癌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总结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资料,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丽 《当代临床医刊》2016,(1):1885-1886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合适麻醉方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龄心脏病的患者60例,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采取适宜的麻醉方案,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在60例高龄心脏病的患者中,出现的麻醉情况有术后循环不稳定(20.00%)、中枢神经功能障碍(11.67%)、呼吸支持(48.33%)、患者术后死亡(3.33%)。结论在高龄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时,为了降低手术当中的麻醉风险,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欣 《天津护理》2013,(5):419-420
结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结肠癌患者往往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糖尿病等合并症,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但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耐受力差,手术刺激可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其风险及术后感染率都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口],接受手术治疗容易促发或加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完善的围手术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状态,大约35%的患者由于未能适当治疗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UAP患者6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 患者,贡某,男性,藏族,76岁。世居高原,海拔4800米。诊断为腰2椎体结核冷脓肿、起搏器植入术后、高原心脏病、心功能Ⅱ级(右房室增大、左房扩大,二尖辨轻-中度关闭不全、三尖辨中-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壁钙化,肺动脉扩张伴动脉中度高压,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双肺野内多发结节状转移瘤)于2003年9月在四川华西医院安装内置心脏起搏器、基础起搏器频率60次/分、三月前在华西医院调试起搏器频率75次/分、  相似文献   

11.
高龄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附7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高龄结肠癌患者日益增多。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成年人中约53%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结直肠癌占这些肿瘤的84%[1]。我院1993~2002年收治高龄结肠癌患者212例,其中7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肠梗阻表现,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查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时,先注入硬膜外0.5%左旋布比卡因4 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与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按需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 60例高龄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80~95岁,体质量46~82 kg,ASA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2组各3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B组注入1%利多卡因4 ml,并且2组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3 mg加芬太尼20μg等比重药液2 ml。然后2组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A组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8~10 ml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4~6 ml,维持阻滞平面T8~6,最高达T4,最低达S5。观察比较2组局麻药用量,血压、心率变化,感觉、运动阻滞,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平面平均起效时间和最高平面平均时间及Bromage评分1、3级平均起效时间B组短于A组(P均<0.01);达到Bromage评分1、3级的患者比例和RAM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局麻药用量少,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且安全有效。置管前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然后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初量和追加量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除起效慢外,血液动力学也较稳定,副作用轻,安全有效,亦能达到较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50例75岁以上需行择期手术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Ⅰ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组.观察并记录入室时(T1)、麻醉后20 min(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 min(T4)及术毕(T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SBP、DBP、HR、SpO2)的变化,和血糖的变化及术中使用麻黄碱、辅助药物、胰岛素的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Ⅱ组比Ⅰ组血压波动更明显,两组T2、T3和T4的SBP和T4的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1、5.73、4.72、4.43,P均<0.05);两组T2、T3和T4的HR比较,Ⅱ组比Ⅰ组波动更明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7、3.41、4.07,P均<0.05).与T1比较,Ⅰ组各时间段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P>0.05).Ⅱ组血糖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7,P<0.05),两组病人血糖的变化比较,Ⅱ组T3和T5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5、4.73,P均<0.05).Ⅱ组麻黄碱、胰岛素、辅助氟芬合剂的术中使用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26、5.57、8.58,P均<0.05).结论 在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的情况下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糖尿病患者能有效地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稳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66例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麻醉研究分组依据,参照组(n=33),施以硬膜外麻醉,研究组(n=33)施以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率、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 麻醉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为(6.35±1.02)min、麻醉起效时间为(2.85±0.25)min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8,8.140,P<0.05)。结论 临床对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合理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干预,同硬膜外麻醉比较,可减小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的影响,有效缩短痛觉完全消失时间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对高龄髋部骨科患者的顺利手术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15.
男,80岁。因发热、咳嗽、咳痰9d于2007年8月25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脑梗死后遗症”,无晕厥病史。平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入院体查:T36℃,P95次/min,R20次/min,Bp115/64mmHg。神清合作,双肺呼吸音低,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02次/min,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16.
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本院做结直肠癌手术2077例,其中80岁以上高龄患者27例(占1.3%)。现将该27例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手术禁忌证及手术风险大大提高,特别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提出很高要求。近期,我院成功的为一位98岁高龄患者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经过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我国老年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之一,起病急,死亡率高,如抢救不及时,将威胁患者生命。2010年11月我院成功抢救1例年龄为84岁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与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石海燕  高丽 《护理学报》2006,13(9):91-9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类癌是一种可能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尤以胃肠道最常见。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高龄反复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龄患者开胸手术两种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8例高龄病人分成两组,I组18例,采用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维持用异丙酚2~3mg/(kg.h)微泵静滴及硬膜外追加1.0%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必要时按需吸入少量异氟醚,术后行硬膜外镇痛。II组1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维持用异丙酚3~4mg/(kg.h)及吸入异氟醚维持,术后行静脉镇痛。分别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即刻、去肋开胸、手术探查、拔管时的SBP、DBP、HR,术后清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情况。结果I组病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BP、HR平稳,术后患者苏醒快,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佳;II组病人则BP、HR波动较大,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相对欠佳。结论I组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II组全麻及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