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专著,并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对静脉滴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盐酸甲氯芬酯的临床指征、药理特性和实验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作用等进行总结,以期综合性评价该药物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盐酸甲氯芬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酸甲氯芬酯(Meclophenoxate,Centrophenoxine)化学名为对氨苯氧乙酸二甲氨基乙酸盐,是中枢兴奋药,主要用于脑外伤昏迷、新生儿缺氧、精神错乱,并且可以控制因睡眠过深、觉醒警戒点较低引起的儿童遗尿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盐酸甲氯芬酯不但具有脑细胞功能活化剂的作用,而且还可清除氧自由基和脂褐素、促进机体代谢、保护细胞膜、增加记忆及提高智能等作用,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和脑复康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脱水、扩容、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4~0.6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对照组予脑复康注射液4~9 g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d,qd。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时心律、呼吸异常的发生率,颅内压状况;治疗10 d时评价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心律异常、呼吸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呼吸道感染、酸碱失衡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明显优于脑复康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8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8~22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盐酸甲氯芬酯组103例,对照组95例。盐酸甲氯芬酯组在对照组治疗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0.25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第3、7、14、28天,盐酸甲氯芬酯组患者NIHSS明显降低而生活能力状态(ADL)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3、7、14、28天盐酸甲氯芬酯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甲氯芬酯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赵普 《齐鲁药事》2012,31(12):690-691
目的合成盐酸甲氯芬酯。方法以对氯苯氧乙酸和N,N-二甲基乙醇胺为起始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甲苯条件下共沸分水,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甲氯芬酯。然后在异丙醇中直接加入氯化亚砜进行成盐,最终制得盐酸甲氯芬酯。结果两步收率达到60%。结论此工艺条件简单可行,成本低,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呼吸异常和心率异常患者例数以及颅内压升高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3 h后,治疗组的收缩期峰值、舒展期末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5、15、20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与健康有关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后5、15、20 d,两组GC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GCS评分均不断上升;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GCS评分(4.6±0.5)、(8.7±1.5)、(14.8±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0.7)、(7.2±1.3)、(12.9±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5、20 d,两组NIHS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NIHSS评分均不断降低;治疗后5、15、20 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躯体、情感评分及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与石杉碱甲片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 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联合用药组 3 5例 ,应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0 .6g/d ,分 2~ 3次口服 ,并口服石杉碱甲片 2次 /d ,0 .1mg/次 ,3个月为一疗程 ;对照组 3 5例 ,口服同等剂量及疗程的石杉碱甲片。两组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简易智能评分量表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联合用药组痴呆症状总改善率 (65 .71% )优于对照组 (3 7.14 % ) ,P <0 .0 5 ;联合用药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改善率 (5 7.14 % )明显优于对照组 (2 2 .85 % ) ,P <0 .0 1。结论 :联合应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与石杉碱甲片能较明显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痴呆症状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 ,并对脑卒中后所致的尿失禁有明显改善 ,不良反应少 ,是治疗血管性痴呆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盐酸甲氯芬酯,又名氯酯醒(meclophenoxate),1957年由法国科学院合成。它能促进脑代谢、抗缺氧、增加脑血流量、清除自由基作用等。本实验观察了氯酯醒于缺血前单次或长期给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后脑缺血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6例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0.25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个疗程。结果:在治疗后第7、14、28天,治疗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甲氯芬酯能改善急性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障碍水平,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陈雅  王倩 《中国药师》2010,13(2):308-309
目的:考察5个厂家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在输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5个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分别溶于4种不同输液中,于0,0.5,1,2,3.5,6.5,8,24h,分别测定其pH;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24h内5个不同厂家的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含量、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外观均无变化。结论:5个厂家的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在4种输液中,24h内稳定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络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Ⅱ组患者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Ⅲ组患者在Ⅰ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Ⅳ组患者在Ⅰ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络酮和甲氯芬酯治疗。观察4组患者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Ⅳ组患者与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相比,患者疗效和预后更好,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络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被随机分为甲氯芬酯治疗组(观察组,n=3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氧疗、降颅压、纠酸、维持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甲氯芬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而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10.00%)及病死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0.00%)],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神经系统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李志勇  李月红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6):368-370,373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机制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4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甲氯芬酯组与纳洛酮组,分别给予甲氯芬酯或纳洛酮治疗。结果甲氯芬酯组在神志清醒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上与纳洛酮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甲氯芬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不仅疗效好,见效快,而且对意识障碍患者有较好的促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盐酸甲氯芬酯胶囊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先凡 《中国药业》2006,15(10):21-22
目的探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以PhenomenexKromasilC18柱为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2mol/L庚烷磺酸钠-甲醇(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最低检测限为0.11μg,RSD=0.36%。结论RP-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不改变盐酸甲氯芬酯胶囊规格的前提下,筛选适宜的辅料及工艺,制成的胶囊剂以外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改进后的盐酸甲氯芬酯胶囊质量稳定,其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盐酸甲氯芬酯胶囊的吸湿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1H-NMR核磁共振定量法(简称Q-NMR法)测定盐酸甲氯芬酯的含量。方法:采用Bruker AVANCE Ⅱ 400型核磁共振谱仪,以马来酸为内标,氘代水为溶剂,测定1H-NMR谱。通过样品与内标物质响应峰面积比较,测定盐酸甲氯芬酯的含量。结果:以盐酸甲氯芬酯δ6.77处峰和内标δ6.20处峰面积比值与质量比进行线性回归,线性关系良好。盐酸甲氯芬酯的质量分数为101.2%,RSD值为0.4%(n=3),重复性良好,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一致;验证了盐酸甲氯芬酯的成盐比例为1:1。结论:本文建立的核磁定量的方法准确、快速,为该品种的质量控制和对照品的标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并为质量平衡法定值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所选病例随机按1:1分为联合治疗组(纳洛酮和盐酸甲氯芬酯)和纳洛酮组。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35.46±9.71)min,症状消失时间为(3.26±1.58)h;纳洛酮组患者为(47.25±11.62)min和(5.31±2.29)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甲氯芬酯诊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例共计1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血栓通注射液等)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一日1次0.3g静滴,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甲氯芬酯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是有效的,并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甲氯芬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静脉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血管性痴呆且认知评分在20分以下、10分以上的轻、中度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应用甲氯芬酯针剂300mg加入0.9%NaCl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VitB6200mg加入0.9%NaCl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14天。结果认知评分,治疗组显效率35%,有效率45%,总有效率达到80%;对照组显效率20%,有效率50%,总有效率为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显效率60%,有效率20%,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0%,总有效率为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氯芬酯静脉用药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提高疗效显著,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