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归纳和整理盒果藤的相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期对盒果藤临床应用与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盒果藤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甾醇类、糖苷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油类等;盒果藤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抗癌、抗肾毒性、抗肝毒性、抗腹泻、抗菌活性、抗糖尿病、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炎免疫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抗炎免疫中药的研究概况。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炎免疫中药活性成分,按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结构分类简述其抗炎免疫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珍稀药用植物白及种苗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e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现代研究表明,白及块茎主要化学成分为联苄类、二氢菲类、联菲类及其衍生物,尚含菲并螺甾内酯类、三萜类、花色素苷类、甾体类、醚类等化合物[2],具有抗炎抗菌[3]、止血活血、抗肿瘤[4]、抗血管生成[5]、抗胃溃疡、抗肝纤维化[6]、抗矽肺、抗补体  相似文献   

4.
墨旱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旱莲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噻吩类及香豆草醚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墨旱莲具有止血、保肝、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降血脂、抗缺氧、抗蛇毒等生物及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豆根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迄今为止累计从北豆根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171种,其中生物碱类成分最多,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少量木质素类、酰胺类、醇类、酚类、内酯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北豆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抑菌、抗氧化等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前景广阔。本研究对北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北豆根的深入研究和规格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HIV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际网络、国内外文献资料查新等手段对最近6年来具有抗HIV活性的中药及其相关化合物进行综述。发现中药或天然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抗HIV的药理活性物质,如生物碱类、蛋白质类、黄酮类、槲皮素类、萜类、木质素类等。有望从中获得抗HIV的有效药物,并为实验室研究工作和临床用药做参考。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HIV药物为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化学成分根据极性差异可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凋亡、抗炎、抗氧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丹参酮类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丹参酮类成分的临床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张海燕 《中药材》2000,23(10):657-660
连翘主要含苯乙醇苷类、木脂体及其苷类、五环三萜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抑制磷酸二酯酶、抗病毒、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广泛应用。唐松草属植物的生物碱属于异喹啉类,包括生物碱单聚物如简单异喹啉类、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类、原小檗碱类、吗啡烷类、异帕威类等;此外还存在大量的二聚生物碱,主要类型有双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苄基异喹啉类、原小檗碱–苄基异喹啉类、阿朴菲–原小檗碱类等;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血小板聚集、抗矽肺、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主要对唐松草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党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圆圆  张元  康利平  余意  郭兰萍 《中草药》2018,49(1):239-250
党参Codonopsis Radix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传统补益类中药,其主要含有糖类、生物碱类、聚炔类、苷类及萜类等成分,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抗缺氧、抗应激、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胃收缩、保护胃肠道黏膜及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党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党参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千斤拔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此外尚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血栓、抗氧化、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对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槐属植物生物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阁  刘培勋 《中草药》2005,36(5):783-788
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主要为喹诺里西啶类,少数为双哌啶类和其他类。槐属植物所含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癌、抗微生物、抗心律失常、抗溃疡、抗辐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等。现对近年来槐属植物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二苯乙烯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在简要阐述虎杖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阐明以二苯乙烯类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虎杖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查阅国内外近10年相关资料81篇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二苯乙烯类、蒽醌类、黄酮类、鞣质、多糖等;药理研究显示,虎杖有抗艾滋病、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血糖、抗组织(心、脑、肺、肾)损伤、抗脂质过氧化、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降血脂、保肝等广泛药理作用;虎杖所含的二苯乙烯类成分是其发挥众多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蒽醌类成分在其较多生物活性的发挥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论:中药虎杖药理作用广泛,极有开发价值,尤其在抗艾滋病和抗癌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其治疗药物被分为抗吸收类及抗合成代谢类。抗吸收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目前包括二磷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降钙素和雌激素类,各种新的抗吸收类药正在研究。抗代谢药主要是刺激骨的形成,目前在美国唯一被批准的抗  相似文献   

15.
田泽  高光耀  杨峻山  李玲玲  肖培根 《中草药》2000,31(11):839-841
目的:研究狭序唐松草中三类生物碱BBI、ABI、AP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研究。结果:BBI类和ABI类能够抑制ADP、Coll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AP类与正常对照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BBI类和ABI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BBI类作用强于ABI类,AP类则几乎无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术类的药理和药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术类在抗胃溃疡、利水、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及对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天然产物中抗艾滋病病毒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具有抗HIV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概况。方法:根据国内外资料进行汇总、综述。结果;具有抗HIV活性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类、蛋白质和肽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酸类、醌类、萜类等。结论:天然产物的研发和利用将给AIDS的防治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8.
芳香类药用植物抗炎镇痛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宿树兰  华永庆  段金廒 《中草药》2011,42(6):1221-1228
我国芳香类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应用较为广泛。对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芳香药用植物分布特点、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芳香植物资源主要布于伞形科、唇形科、菊科、姜科、豆科、木犀科、芸香科、蔷薇科、毛茛科等;其抗炎镇痛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酚性成分、异黄酮类等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作用于阿片受体、抑制肾上腺素的合成、调节NO的合成水平有关。为该类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丹参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丹参的药理学研究广泛,主要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神经炎症、抑制心肌肥大等作用。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类、丹酚酸类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多通道阻滞刹,兼具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副反应,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