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更为显著(P〈0.05);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彳中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UAP病人28例,正常对照组30侧。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结果UAP组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E-C)、hs—CRP和抵抗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UAP患者的抵抗素与hs—CRP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31,P〈0.01)。结论抵抗素可能在UA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UAP识别和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5例CHF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作为CHF组,另选取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治疗前及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的CHF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在治疗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HF心功能Ⅳ级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1)。结论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Chemerin水平、hs—CR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分析Chemerin、脂联素、hs—CRP与血脂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疗程结束后,普伐他汀组血浆Chemerin、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血浆Chemerin与TG呈正相关(r=0.48,P〈0.01);hs—CRP与HDL—C呈负相关(r=-0.21,P〈0.01);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r=0.56,P〈0.01),与Chemerin、hs—CRP均呈负相关(r=-0.43、-0.36。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而且能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以降低hs—CRP浓度及血浆Chemerin水平。  相似文献   

6.
邱樑  姚琪  陶袁  全军民 《浙江医学》2014,(6):501-503
目的观察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探讨其与糖脂代谢参数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将50例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力衰竭组)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成两亚组:轻度心功能不全亚组(35%〈LVEF≤45%)25例,重度心功能不全亚组(LVEF≤35%)25例;对照组(LVEF〉50%)2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hs—CRP、内脏脂肪素、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心力衰竭组内脏脂肪素较对照组降低(5.84-221ng/mlVS8.5±2.4ng/ml,P〈0.01);轻度、重度心功能不全亚组及对照组比较.内脏脂肪素、hs—CRP、血糖、HOMAIR、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内脏脂肪素与LVEF呈正相关(r=0.49,P〈001),与hs—CRP呈负相关(r=-0.30,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内脏脂肪素显著降低,此结果独立于年龄、性别、BMI和代谢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清抵抗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肥胖、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含量,分析与骨密度(BMD)、体脂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病例分3组:正常对照组28例、糖尿病非肥胖组30例、糖尿病肥胖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各部位BMD、体内脂肪百分比。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2-%B)、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2-%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结果糖尿病非肥胖组hs—CRP、抵抗素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2.34±0.75)mg/L比(1.98±2.24)mg/L;(20.19±11.20)μg/L比(15.59±11.10)μg/L,均P〈0.05],糖尿病肥胖组hs—CRP[(4.94±2.35)mg/L]、抵抗素[(25.83±9.56)μg/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亦高于糖尿病非肥胖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抵抗素与BMI存在负相关(r=-0.252,P〈0.05),与hs—CRP、HOMA2-%B、HOMA2-IR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563、0.225、0.667,均P〈0.05),而与各部位BMD无相关性。hs—CRP与腰围(WC)、体重指数(BMI)、HOMA2-IR、上肢脂肪百分比、大腿脂肪百分比、躯干脂肪百分比、全身脂肪百分比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773、0.594、0.662、0.540、0.557、0.530、0.561,均P〈0.01),与抵抗素、躯干BMD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563、0.224,均P〈0.05)。校正年龄、空腹血糖等因素之后,hs—CRP仍与WC、BMI、HOMA2-IR、抵抗素和大腿脂肪百分比%独立相关。结论抵抗素与HOMA2-%B、HOMA2-IR相关,表明其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hs—CRP是已知的炎症因子.hs—CRP与抵抗素的紧密联系提示抵抗素也可能是炎症因子之一。中心性肥胖可能是导致CRP、抵抗素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和(或)肥胖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醇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将三组阑尾炎患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和阑尾无炎症患者(30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与阑尾无炎症患者比较,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比较,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急性阑尾炎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在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的测定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同危险分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危险分层将UAP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亚组,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UAP患者47例、对照组(健康者)28例的血清hs—CRP及Lox-1浓度。结果UAP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s—CRP及Lox-1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s—CRP及Lox-1浓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线性相关分析hs—CRP与Lox-1的浓度呈正相关(r=0.795,P〈0.01)。结论血清hs—CRP及Lox-1浓度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两者的浓度变化呈正相关。测定血清hs—CRP及Lox-1浓度对UAP高危患者的筛选、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60例(A组)和贝那普利组60例(B组),分别予以替米沙坦口服(80~160mg/d)和贝那普利口服(10~20mg/d),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压、血脂、hs-CRP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A、B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②A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明显降低(P〈0.05);hs—CR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B组治疗后TG、IVST、LVPWT、LVDd无明显的变化,但hs—CRP、LVMI下降水平及LVEF升高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结论替米沙坦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显著降低hs-CRP和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使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显著逆转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患者4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25例)和CHF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氟伐他汀口服8周(20mg/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抵抗素浓度,并行6min步行距离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CHF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P<0.05),LVDd降低,6min步行距离增加,血清抵抗素明显下降(P<0.05)。(2)治疗8周后,CHF治疗组LVEF、LVDd、6min步行距离和抵抗素水平与CHF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心功能,并降低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入选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MMP-9;氧化酶法测UA;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参数的测定。结果 CHF患者血清MMP-9、hs-CRP、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MMP-9、hs-CRP及U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或〈0.05);心功能越差,MMP-9、hs-CRP及UA水平越高,左室舒末内径越大,左室射血分数越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相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血清MMP-9、hs-CRP、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MMP-9、hs-CRP、尿酸水平与LVEF有较好的相关性,且与NYHA分级正相关;血清MMP-9与hs-CRP、LVEED亦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hs-CRP、UA的浓度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32例,参附注射液组36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或计算血清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临床征候积分;采用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结果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组血清NT—proBNP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附注射液组比常规治疗组有一定优势(P〈0.05);参附注射液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LVEF、FS、SV、CO、CI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组LVEF、FS、SV、CO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参附注射液组比常规治疗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心肾阳虚型CHF患者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C-反应蛋白及脑利尿钠肽水平的影响.②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一Ⅲ级)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两组都给予B-受体阻止剂、ACEI、利尿荆及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阿乐10rag,每晚1次,共服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测定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的提高(P<0.01),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有明显的降低(P<0.01),而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④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中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的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休息、限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射血分数及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量、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比索洛尔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20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其心功能的变化,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LVEF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增加更明显(P<0.01)。他汀组总有效率(82.4%)高于对照组(69.9%,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