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疑为动脉瘤的患,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破裂脑动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对于已破裂的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一种辅助方法,且是一种极好的无创性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8月~2013年9月选择在我院神经科进行诊断的疑似颅内动脉瘤120例,都通过128层CTA扫描进行诊断,并通过DSA血管造影或手术病理诊断。结果:120例患者中通过128层CT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85倒,检出颅内动脉瘤90个。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病理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者87例,为此128层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9%和91.4%。结论:128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MSCTA),对比DSA和MSCTA在颅内脑动脉瘤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图像质量分级情况。结果 DSA和MSCTA在颅脑动脉瘤体直径、瘤体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和MSCTA在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的颅脑动脉瘤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 均有高质量的图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和DSA在诊断颅内脑动脉瘤大小、位置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价值,MSCTA创伤小、检查时间短、检查费用低,可作为DSA诊断颅内脑动脉瘤的替代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颅内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40例颅内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A检查,观察其表现(瘤体部位、形态、大小等),同时与DSA结果比较。结果 MSCTA检出脑动脉瘤38例(95.0%),DSA检出39例(97.5%),两组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脑动脉瘤最大径、瘤颈最大径分别为(9.98±2.54)mm、(4.29±1.45)mm,与DSA的(10.07±2.30)mm、(4.32±1.32)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位置分布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诊断颅内脑动脉瘤敏感度较高,与DSA类似,无创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诊断后得知,56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有54例,检出动脉瘤共有64个,经过CT诊断后确诊的病例有52例,检出动脉瘤共有61个,检出率为95.31%(61/64);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后确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共有51例,动脉瘤检出62个,检出率为96.88%(62/64)。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动脉瘤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优先采纳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r三维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增强扫描,后处理采用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结合多平面重建,并与手术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结果作对照。结果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其特异性、灵敏性与准确性与D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3D—CTA是一种新的微侵袭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能很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特征和与周围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为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李冲云 《中外医疗》2012,31(36):17-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该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与DSA检查怀疑脑动脉瘤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11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脑动脉瘤者109例(动脉瘤118个),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动脉瘤106例,检出动脉瘤114个,检出率为96.6%;行DSA确诊脑动脉瘤105例,检出动脉瘤115个,检出率为97.5%,2种检查方法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志波 《中外医疗》2013,32(9):173-174
目的 探讨研究螺旋CT容积再现脑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33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经三维重建,采用小视野容积再现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显示,符合率为96.97%;螺旋CT清晰度+++、++、+分别为96.88%、3.12%、0%;分别为21.88%、50%、28.12%;螺旋CT对于颅骨结构及瘤颈、瘤体和载瘤动脉间的三维空间关系清晰度明显高于DSA,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层检查是相对无创的一种检查手段,经图像后处理可清晰、完整地再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诊断脑动脉瘤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健  原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419-4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动脉瘤的价值。方法收集疑诊为动脉瘤的患者35例,并全部行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35例患者23例CTA呈阳性,共检出26个动脉瘤,20例单发,3例为2个动脉瘤。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直观地显示病变与血管、血管与血管之间及血管与周围其他组织之间的三维空间解剖关系,并对瘤颈测量较准。此外还为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秀益  陈新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84-84,90,F000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2010年4月心内科住院的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别作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并对其中7例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的横断图像和其多维重建成像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显示20例均见病变部位主动脉扩张或各段管腔大小不成比例(100%)。增强CT显示病变区真假两腔内均有造影剂,呈典型“双腔影”6例,1例为阴性,经多维重建显示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阳性率为100%。结论MSCT多维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弓夹层的直接、间接征象,了解主动脉弓血管受累情况,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并可作为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的首选的诊断及随访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尚峰 《中外医疗》2009,28(27):159-15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方法多层螺旋CT对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高度可疑的脑动脉瘤患者首先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筛查,对阴性病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6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2例,正常4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脑动脉瘤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动脉瘤的CTA检查资料,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SSD)及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进行评价,并与脑动脉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5例脑血管CTA病例中VR、MIP、MPR、SSD、CPR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脑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瘤颈情况及载瘤动脉的关系,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由于它安全、方便、快速,重建图像质量高,辐射较少,定位定性明确,能为手术计划提供详细的影像资料,可作为脑动脉瘤病变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6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徐向阳  陈海清  李洋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64-126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后处理技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相应技术的推广。结果:通过3D-CTA和DSA及手术共同证实发现40例患者有43个动脉瘤分析,脑动脉瘤多发生于脑基底动脉环,多发者多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病。结论: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是颅内动脉瘤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是近年来兴起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造影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一代CT技术的优势与前景已得到医学影像界的认识。尤其是16层螺旋CT的问世,其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薄、图像分辨率高等技术优势的特点,加上配备强大的高级后处理工作站.16层螺旋四应用于脑血管造影可与DSA媲美。现将本科自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开展16层螺旋CT颅脑血管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清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3):254-255
颅内血管性病变以往临床上主要依靠其表现及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但该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往往不能被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具有无损伤性、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薄、多方向及任意层面显示以及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在脑血管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中已显示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SCTA诊断18例脑动脉,9例行DSA检查,18例手术,快速团注对比剂的同是,行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软件将图像处理后,用最大强度投影(MIP)法进行血管重建,结果:18例患者中,手术发现19个动脉瘤,SCTA发现18个,动脉瘤瘤径为3.1mnm-34mm,SCTA所地动脉瘤大小,位置与手术及DSA结果一致。SCTA诊断符合率为94.7%(18/19),结论:SCTA对willis环周围瘤径3.0mm以上的动脉瘤显示清晰。MIP与原始始图像结合诊断更为准确,适合该病的临床筛选和诊断。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A在急诊脑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患者行头部16层螺旋CTA检查,对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DSA)结果,评估16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56例中DSA检查发现59个动脉瘤,16层螺旋CTA检查发现56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95%。结论:16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快捷,无创,可代替DSA进行筛查及术前评估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经我院初步诊断为PE的患者43例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检查,将所获原始图片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片后处理,重建的方法分别为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9例患者发现PE,病灶部位位于两侧21例,位于右侧5例,位于左侧3例。病变共累及324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干7支,左、右肺动脉26支,叶动脉68支,段动脉178支,亚段动脉45支。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和血管截断征,间接征象为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等。结论MSCTPA在PE的诊断中能清楚地显示PE的特点和受累部位,具有无创、安全和方便的特点,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名临床怀疑脑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应用MIP(最大密度投影)及VRT(容积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CT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159个(9例多发),手术证实83个(75例),DSA证实76个(74例).CT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与DSA结果 和手术结果 基本一致.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评估中具备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6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层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