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简介男,41岁,主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1年,加重1个月。10年前有车祸外伤史,2019年12月出现间歇性胸闷气短,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前瓣裂并关闭不全。查体:听诊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平片提示心胸比0.7,右心比例大,双侧胸膜反应。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见图1,超声提示:三尖瓣前瓣裂,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图1C、D)修正诊断为:三尖瓣前瓣瓣根相邻两处裂孔,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房、右心室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总结三尖瓣成形经验.方法:从1987年1月~1998年12月,35例二尖瓣或二尖瓣加主动脉瓣替换患者同时行三尖瓣瓣膜成形.术前心功能Ⅲ、Ⅳ级27级.超声提示:三尖瓣呈中-重度关闭不全23例,轻度或无关闭不全但瓣环扩张大于35mm12例.全组行DeVega成形31例,Kay成形4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8.6%),近3年无手术死亡.对后29例作了随访,平均随访4.6个病人年,4年生存率为86%.结论:三尖瓣成形能改善左心瓣膜替换患者近远期手术结果.因此,对超声提示三尖瓣明显关闭不全或三尖瓣环直径大于35mm应行三尖瓣成形.通常将扩大的瓣环缩小至30mm,多可使返流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谢霆  刘聪 《放射学实践》2016,(8):786-788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TR)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超声特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术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51±1.82)年.超声检查测量每例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三尖瓣瓣环直径和三尖瓣返流面积、以及术后三尖瓣返流面积,并相应的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在二尖瓣置换术后130例患者的二尖瓣功能均良好,但33例患者的三尖辩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术前有左心功能下降者25例,右房增大27例,右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15例,左室增大27例,肺动脉压增高27例,三尖瓣环扩大28例.卡方检验显示术前左心室内径与术后三尖辩返流加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其它指标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左心功能下降、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升高、三尖瓣瓣环增大可能是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三尖瓣返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术中有必要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4.
心脏闭合性损伤后晚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笔者报告心脏闭合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和后遗症7例,旨在提高临床对这类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病例根据外伤史、临床征象并结合胸部X线和心电图等检查提示了这类晚期病变。本组主要依靠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确立诊断。确诊时间为伤后40~730天。结果:全组计有迟发性纤维素性血心包和缩窄性心包炎各1例,均进行了部分心包切除术;室壁瘤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作了室壁瘤切除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施行了二尖瓣替换术;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除1例返流小保守治疗外,余2例分别接受了三尖瓣修复术和换瓣术。全组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心脏闭合性损伤都应作长期随访观察;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是检出这类病变简单而可靠的手段;这类病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方法应根据伤情和病变来决定。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胸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胸部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静脉注射海洛因继发胸部感染性病变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尿海洛因试验均阳性,均摄有高kV胸片,6例做了胸部CT扫描,6例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胸部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5例,小片状模糊影15例,肺气囊16例,小空洞16例,小结节7例,胸腔积液8例,气胸2例,液气胸6例,肺水肿2例;心影增大11例,多种形态病灶并存20例。6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者,见三尖瓣赘生物4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结论 静脉注射海洛因的胸部感染性病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多发小空洞和肺气囊征”对青壮年静脉注射海洛因所致肺部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索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导管三尖瓣环成形系统(K-ClipTM)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21年7至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例,通过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和病情观察;术后强调体位、细化饮食管理,倾听患者主诉,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并发症风险管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提高,TR程度减轻,B型利钠肽质量浓度下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KCCQ评分增高。结论 K-ClipTM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15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中重度),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4例。结果:11例内科保守治疗者,术后1.6年~5.4年后因顽固性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死亡5例,病死率45%,4例外科手术治疗(2例成形,2例三尖瓣机械瓣替换)无手术死亡,随访0.6年~1.2年,均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多次复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微量)2例。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远期三尖瓣返流的产生与可逆的右心损害或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有关。对于三尖瓣返流伴有临床症状,左心功能基本正常,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行三尖瓣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五例创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胸部创伤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类少见而特殊的心脏损伤。1989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5例,约占同期胸外伤病人的0.4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7~62岁,无心脏病史及外伤史。均在伤后2h内入院。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2例,胸部枪弹伤、刀刺伤和硬物撞击伤各1例。开放性创伤2例,闭合性创伤3例。3例合并胸部或其他部位损伤,分别为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室间隔穿孔、颅脑挫裂伤、肝破裂等。2例在入院体检时即发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诊断为急性创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另外3例分别在伤后第5天…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为女性,45岁,主诉活动后胸闷、心悸、气短,伴间断午后双下肢浮肿半年,外院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包少量积液,考虑心肌炎行心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心肌淀粉样变性,胸椎及腰椎X线未见明确骨质破坏征象,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急症心脏瓣膜置换术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或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全组15例均处于心衰状态。心功Ⅲ级4例,Ⅳ级11例。5例严重心衰伴血压下降,2例伴发急性肺水肿及心跳骤停。本组按术前不同病理表现分3类:(1)急性风湿性心脏炎5例;(2)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2例;(3)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8例。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中的胸部创伤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部创伤以致伤原因分为胸部锐性伤和胸部钝性伤.胸部锐性伤与胸部钝性伤相比,具有较低的死亡率.这与其损伤面积小及合并损伤的器官少有关.而胸部钝性伤往往多见于多发伤,是多发伤中的致命伤,其损伤面积大,往往存在着多器官损伤.多发伤50%~70%有胸部创伤[1],在多发伤的救治中,胸部创伤影响其各个环节的治疗,如急救、重症监护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1病历资料患者男,17岁.交通伤致胸部及全身多处伤1h入院.入院体检:意识清,“熊猫眼”,胸部压疼,无明显骨折征象,双肺啰音不明显,心脏三尖瓣区吹风样杂音,腹部无压痛,阴囊皮肤撕裂流血头颅CT脑无异常,胸部CT双肺有挫伤,积液不多.给予清创对症处理,伤后4 d患者心率快,血压 90/60 mm Hg(1 mm Hg=0 133 kPa),活动加重,查体肝大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右房大,收缩期三尖瓣前叶脱入右房,三尖瓣前叶瓣尖处探及一大小约1.8 cm×0.4 cm偏强回声团块;随瓣叶的活动呈挥鞭样运动,三尖瓣重度反流信号,反流速度2.55 m/s,压差26 mm Hg.诊断为三尖瓣脱垂(提示腱索断裂)并重度反流.伤后10 d在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手术,正中纵向劈开胸骨,见胸腺挫伤极化,打开心包内有少量陈旧积血,暗红色;主动脉根部自右房室沟起斜行硬化条索,伸向肺动脉,常规建市体外循环,切开右房探查三尖瓣前瓣脱垂,心脏停搏;进一步探查见三尖瓣前瓣乳头肌断裂,断裂乳头肌及连同三条腱索与前瓣连续完整(图1),心室面乳头肌断裂创面有渗血,另有一细乳头肌断裂,分别用5-0带垫片聚丙烯缝线将断裂之乳头肌分别原位缝合(图2),心室注水瓣膜飘起关闭良好(图 3),缝合心脏,常规脱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1例Ebstein心脏畸形12次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手术行房化心室折叠11例,部分三尖瓣成形9例,三尖瓣替换3例,闭合房缺或卵圆孔未闭6例,部分右房壁切除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0.5-10年,无死亡,心功能I级10例。Ⅳ级1例,为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三尖瓣替换,恢复良好,心功能Ⅱ级。结论: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矫正心脏畸形要彻底,积极防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78年11月至1981年5月,应用异种(猪)主动脉瓣更换二尖瓣35例,除2例采用Hancock瓣外,其余均应用自制的生物心脏瓣膜。男13例、女22例,年龄17~46岁,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全组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16例,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者1例,并慢性心房纤颇者19例,心胸比例0.52~0.79。心功Ⅲ级者26例,Ⅳ级者9例。  相似文献   

15.
Ebstein‘s畸形是较少见的先天性三尖瓣发育异常,常并发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发畸形常见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校正型大血管转位等,本文总结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6例,与X线平片及右心造影,B超等进行对照,讨论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型术(PBMV),因其创伤小,深受欢迎。但用经胸超声心动图与X线相结合监测进行心内引导治疗二尖瓣狭窄(MS),报道较少[1]。我院自1994年8月以来,对16例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超声监测下PBMV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文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20~51岁,平均33.5岁,单纯二尖瓣狭窄6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3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二失瓣狭窄伴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及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轻度关闭…  相似文献   

17.
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方法简单易行 ,安全有效 ,且费用低廉等 ,适合中、小城市及基层医院应用。1985~ 2 0 0 0年 ,我院施行二尖瓣闭式扩张分离术 4 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8例中 ,男 16例 ,女 32例 ;年龄19~ 4 5岁 ,其中 2 1~ 4 0岁 4 1例。术前心功能Ⅱ级7例 ,Ⅲ级 34例 ,Ⅳ级 7例。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13例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5例 ,房颤 2 3例。心脏彩超 :二尖瓣瓣口狭窄 0 6~ 1 0cm 4 1例 ,1 1~ 1 2cm 7例。胸部X线片提示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 4 0例。1 2 手术方法 均采用国产左径和右径二尖瓣…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5岁,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心悸3 d入院。干明显增宽达56 mm(正常为28.6 mm),右房、右室扩大,三尖瓣返流速度3.25 m/s,最大压差42 mmHg。超声诊断:右心扩大,三尖瓣中到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扩张伴肺动脉高压。胸部后前位X线片:两肺动脉及右下肺动脉干明显扩张似肿块状,外围分支纤细(图1)。CTA检查: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与纵隔大血管密度相同,呈一致性强化,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明显增粗呈瘤样扩张,最宽处管径达6 cm,轮廓光滑,扩张之肺动脉干及左肺动脉管壁下见不规则形团块状无强化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影,延迟扫描未见其充填(图2)。MP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对风心病合并左房血栓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风心病合并左房血栓的超声诊断并手术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表明66例中,合并二尖瓣中、重度狭窄27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39例,合并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7例,主动脉瓣膜病变10例,鲁登巴氏综合征1例。上述结果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对风心病合并左房血栓可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多发伤中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与胸部损伤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病房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存在颅脑损伤、颈椎损伤和(或)胸部损伤的266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为8.77%,合并胸部损伤的发生率为35.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