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心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本院门诊40例患者同时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比较左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左心室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均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功能,但多层螺旋CT可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了解冠状动脉、静脉的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左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52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断的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2例患者均应用64层螺旋CT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附带在其他医院所做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并对比分析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LV-EDV、LV-ESV、LVEF各项心功能参数的评价情况。结果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狭窄检出情况相当,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情况相当,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能够取得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当的诊断准确性,并且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的临床优势,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式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左心室功能各项指标,探讨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06~2012-07我院接诊治疗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12h内行超声心动图及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壹测量值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及左室肥厚检出率。结果:在心功能指标方面两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方面两种检查结果相关性高(r=0.80~0.93)。在LVSV、LVEF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大;在LVEDV、LVESV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小。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出左室肥厚比率分别为71.88%(46/64)和75.00%(4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相关性,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均有较好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冠心病患者32例和健康志愿者22例,均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整体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冠心病组LVEDV、LVESV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维与二维测量的LVEDV、LVESV、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采用三维测量的LVEDV、LVESV、LVEF值与二维测量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测量的LVEDV、LVESV偏高,LVEF偏低.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对比.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冠心病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 检查,观察左心室功能.结果 4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 检查,观察左心室功能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并进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 对心脏的数据分析建立在三维容积扫描基础上, 与超声心动图的几何假设相比, 更加接近心室腔的实际解剖形态, 但是图像后处理需消耗较多时间, 工作量大.而超声心动图没有放射性, 无需使用对比剂, 可以床旁操作, 医疗费用低廉, 所以在作为常规诊断方面具有MSCT 不可取代的优势.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心律的整齐有严格要求,心律不齐的患者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再有,对于心率大于75 次/min的患者进行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清晰度欠佳,对心功能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必需降心率后进行检查.总之,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功能评估中,MDCT 扫描定位准确, 功能评估十分准确,可以反复多次测量,主观影响较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分析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60例有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手术,对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左心室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术前术后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比较低估左心室收缩末容量(ESV)及舒张末容量(EDV),高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6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术后进行的各参数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PCI术后1个月左心室局部收缩末期容量(RESV)、左心室局部舒张末期容量(REDV)降低,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REF)、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EF)、左心室局部心搏量(RSV)明显升高(P〈0.05)。这反映了PCI术后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能力和射血能力较术前增强。PCI术后左心室各节段REF测量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PCI术前、术后左心室各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存在差异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室壁运动减弱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64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模式获得LVEF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怀疑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行心脏超声检查的患者52例,所有CT图像均进行心脏收缩及舒张两期相重建,同时进行心动周期0~90%、间隔10%的多期相重建,重建后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心脏功能分析,测量LVEF值。图像由两位高年主治医师进行左心室长轴、左心室尖及二尖瓣水平校正,确定测量范围的准确性,分别利用两期相、多期相两组数据分别获得LVEF值,结果 分别记录,并由本院超声科获得同一患者的超声心动图LVEF值,以超声结果 为参照标准,与CT结果 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完成心脏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CT两期相重建数据计算的LVEF值为(67.58±79.220)%,多期相重建数据计算的LVEF值为(67.75±7.869)%,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LVEF值为(68.04±7.941)%,心脏CT两期相重建数据测得的LVEF值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7,P=0.071);心脏CT多期相重建数据测得的LVEF值与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1,P=0.122)。结论 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两期相图像可以较快速的提供LVEF信息,与超声心动图结果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在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检查并评价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0%。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患者治疗后的E/A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造影测得患者治疗后的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每周心绞痛发病次数、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6MWT)显著长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疗效,且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左室造影检测心功能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无创伤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选择因反复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认分为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组,测量并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记录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CHD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波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a)(11.68±2.84)较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组E/Ea比值(8.60±1.90)增高(P〈0.05);CHD组LVEDP较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组明显增高(P〈0.05)。线性相关分析E/Ea与LVEDP呈正相关(r=0.8175,P〈0.05)。结论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影响。在CHD中,E/Ea比值比E/A比值更能准确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尤其是预测LVEDP。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屏气电影MRI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所测量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异系数,评价其对左室功能指标测量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正常健康者20例,不同时间分别行两次屏气电影MRI和两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比较所得心功能指标,包括EF(左室射血分数)、SV(每搏输出量)和CO(心输出量)。结果.屏气电影MRI测得的EF,SV,CO均低于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屏气电影MRI不同时间测得的心功能指标及屏气电影MRI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测得的心功能指标均无差异;屏气电影MRI测量左室功能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功能指标的变异系数。结论屏气电影MRI与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整体功能的评价均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屏气电影MRI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更准确、重复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前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或收缩功能改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住院患者112例,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累积积分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射血分数(EF),A峰、E峰及其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低分组、高分组术后EF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0.01),且高分组术后EF值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低分组、高分组术前术后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成功PCI后无论术前冠状动脉病变轻或重其左心室收缩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且对冠状动脉病变相对严重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蒋建宇 《淮海医药》2010,28(3):210-2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住院患者89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瓣膜病、心肌痛,心功能按NYHA分级分为Ⅰ~Ⅳ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房内径(LAD)。结果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心功能Ⅱ、Ⅲ、Ⅳ级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P〈0.01),心功能Ⅳ级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P〈0.01);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与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内径成正相关,与左室收缩功能EF呈负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继发纤溶,随着心衰程度加剧而加重;并且与左房、左室的结构重构有相关性;而且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可用于心衰病情评估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及其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43例,在急性心肌梗死后7~10d内行超声心动图及CMR,10~14d内行PCI治疗。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及CMR。比较PCI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2种评价方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PCI术后LVEF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R所测得的LVEF低于超声心动图,两者相关性较好,PCI前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P<0.05;r=0.78,P<0.05)。结论①PCI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有较为显著的效果;②CMR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LVEF值有较高的相关性;③CMR评价左心功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阳跃忠  孟照娜 《天津医药》2011,39(3):274-275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64SCT)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探讨其与超声心动图(Echo)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78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进行64SCT和Echo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心肌质量(LVMM)。结果 64SCT与Echo所测左室功能参数(LVEDV、LVESV、LVEF、LVSV、LVMM)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959,0.758,0.918,0.989和0.978,P<0.001),相关性可被临床接受。64SCT所测LVEDV、LVESV较Echo所测大,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60和4.783,P<0.05);LVEF、LVMM较Echo小,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145和-8.442,P<0.05);LVSV较Echo大,无统计学意义(t为1.978,P>0.05)。结论 64SCT与Echo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变化,探讨Lp-PLA2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和对照组27例。用ELISA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浆Lp-PLA2浓度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①AMI组和UAP组Lp-PLA2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浆Lp-PLA2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3,P<0.001),与LVEDV、LVESV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01;r=0.658,P<0.001)。结论 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心脏收缩功能显著相关,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上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T-1)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关系。方法选择LVSD患者33例为LVSD组,非LVSD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身高、体重和血浆CT-1。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计算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MI)。结果LVSD组的血浆CT-1水平和MI较对照组高,FS较对照组低,均有统计学意义。LVSD组的血浆CT-1水平的对数与FS的对数呈负相关(r=-0.68,P〈0.01),与MI的对数呈正相关(r=0.63,P〈0.05),与EF的对数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血浆CT-1与LVSD有关,其浓度水平与收缩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彩色M型多普勒在左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叮疑冠心病患者,按二尖瓣过瓣10L流E峰、A峰比值不同分为三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D)进行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同时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进行比较。结果:依照E/A比值不同,CMD所测值随舒张功能下降而下降,相应IVRT随舒张功能下降而增大。结论:CMD能较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避免了假性正常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