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穿孔突触的超微结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可塑性过程中穿孔突触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技术.结果:30日龄幼年大鼠海马内穿孔突触的突触小泡大而清亮,突触后致密物上的孔洞多为1个,存在典型的突触小泡偏心现象和双头突触.结论:穿孔突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可塑性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穿孔突触的超微结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可塑性过程中穿孔突触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技术。结果:30日龄幼年大鼠海马内穿孔突触的突触小泡大而清亮,突触后致密物上的孔洞多为1个,存在典型的突触的小泡偏心现象和双头突触。结论:穿孔突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可塑性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发育的超微结构,提出其突触发育可塑性的形态学特征和参考突触数密度。方法:采用连续超薄切片,观察突触发育的形态特征,结合体视学disector法测量突触总体及穿孔突触数密度。结果:突触生后发育过程中,形态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穿孔突触的突触接触区曲面凸向突触前区域,20日龄曲度大于30日龄。可见突触小泡偏侧分布现象。20日龄突触后致密物质比30日龄组厚,均可见Tterminals和Cterminals两种类型突触下致密小体分布。海马CA1区生后20至30日龄突触数密度增加。结论:穿孔突触接触面曲度较大,并凸向突触前区域,突触后致密物质较厚,可见突触下致密小体,均可作突触发育和可塑性突触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鼠海马突触发育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发育的超微结构,提出其突触发育可塑性的形态学特征和参考突触数密度。方法:采用连续超薄切片,观察突触发育的形态特征,结合体视学disector法测量突触总体及穿孔突触数密度。结果:突触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穿孔突触的突触接触区曲面凸向突触前区域,20日龄曲度大于30日龄。可见突触小泡偏侧分布现象。20日突触后致密物质比30日龄组厚,均可见T-termi  相似文献   

5.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以海人酸杏仁核微量注射建立经典的雄性Wistar大鼠颞叶癫痫化学点燃模型,按点燃后第14、21天时间点分为2组,每组5只,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并对突触活性参数量化分析。结果: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结构受损,神经元突触数密度降低(P<0.05),突触活性区膜面积缩小(P<0.05),突触界面曲率降低(P<0.05),比表面减小(P<0.05),突触小泡数密度降低(P<0.05)。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体积密度增加(P<0.05),数密度增高(P<0.05)。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和突触超微结构存在远期损害和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减薯蓣丸(Modified Dioscorea Pills,MDP)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突触再生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手术组28只及假手术组12只。手术组采用改良双血管阻断(2-vessels occlusion,2-VO)法建立VD模型,术后按随机数字表再分为药物组12只、模型组11只,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药物组用MDP浓缩汤剂(10g/kg·d)灌胃45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剂量、疗程同药物组。采用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评价各组大鼠智能差异,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突触后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及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水迷宫行为学表现明显改善;药物组大鼠海马CA1区SYP、PSD-95、MA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间隙模糊,突触前后膜肿胀、空化,难以区分突触前后膜;突触小泡减少,线粒体固缩,内质网脱颗粒。药物组突触数量丰富,结构基本完整,线粒体正常、突触小泡较为丰富。[结论]MDP通过上调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缺血条件下的神经突触,并增强突触可塑性,促进突触再生,从而改善突触的信息传递,是其治疗VD取得临床良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学习记忆的突触模型——长时程增强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玲  吕佩源 《疑难病杂志》2006,5(4):313-314
目前,对于学习记忆的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自Bliss等[1]发现在家兔的海马上经短暂高频刺激后,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大并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周,他将这一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potentiation,LTP)。此后的大量研究表明[1],LTP和学习、记忆过程密切相关,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包括神经网络、神经环路及突触连接等不同水平的可塑性,其中突触可塑性尤为关键。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在一定条件下调整功能、改变形态和增减数目的能力,包括突触传递效能和突触形态结构的改变。其物质基础涉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以及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制备VD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通胶囊大、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P〈0.01)。模型组突触前、后膜模糊,突触间隙变窄,突触后致密带密度低,突触活性带较短,突触囊泡不清。假手术组突触结构形态正常。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突触结构形态接近于假手术组。结论:脑通胶囊可减轻海马CA1区突触损伤,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锌对大鼠发育脑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镜观察从哺乳期开始缺锌(ZD)、高锌(ZE)大鼠脑海马CA3区的超微结构,发现ZD组锥体细胞突触小泡减少,ZE组锥体细胞、胶质细胞、突触等均有不同程度变性,突触小泡破裂。结果提示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是ZD和ZE影响学习记忆的物质基础或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文秀  曹云涛  刘华庆 《医学争鸣》2004,25(16):1467-1469
目的 :观察新生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 3d突触素表达开始增高 ,7d达高峰 ,1 4d时免疫活性仍高 ,其矫正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新生Wistar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后具有修复的可塑性 ,其时间持续至缺血再灌注后 1 4d .突触素检测能较好地反映神经元和轴突的代偿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以马利兰和环磷酰胺(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MDS患者进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Bu 4 m g.k-g 1.d-1,-7 d~-4 d,CY 60 m g.k-g 1.-d 1,-3 d~-2 d。输入单个核细胞数(MNC)为3.38×108/kg(2.4×108/kg~4.6×108/kg),CD 34+细胞数5.81×106/kg(1.2×106/kg~8.5×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2.88×105/kg(1.61×105/kg~4.56×105/kg)。以霉酚酸酯加环孢素A(C sA)和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预防肝静脉阻塞病。结果: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8 d(13~21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21 d(13~24 d)。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和染色体检查,均为供者骨髓植活。早期死亡率为0,移植后随访时间为27个月(6~60个月)。目前实际无病生存6例,缓解期实际生存率100%。结论: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M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疗(HDC)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复发和高危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复发和高危乳腺癌患者进行了HDC联合AHSCT治疗,其中7例为既往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患者,2例 姑息性乳房切除术后的Ⅳ期患者,4例为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10个以上的Ⅱ,Ⅲ期患者。4例进行自体骨髓移植,6例作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对卵巢癌患者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低剂量卡铂组和高剂量卡铂组各46例。低剂量卡铂组给予紫杉醇135 mg/m2+卡铂200 mg/m2;高剂量卡铂组给予紫杉醇135 mg/m2+卡铂400 mg/m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骨髓抑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剂量卡铂组的有效率为39.13%,临床控制率为78.26%;高剂量卡铂组的有效率为43.48%,临床控制率为80.4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与高剂量卡铂组相比,低剂量卡铂组骨髓抑制为0级和Ⅰ级的比率均显著提高,而为Ⅱ级和Ⅲ级的比率则均显著降低,且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卡铂联合紫杉醇在有效改善卵巢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其骨髓抑制程度也得到明显好转,可作为卵巢癌患者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笔者就 31例化疗敏感的实体瘤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对影响造血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比自体骨髓移植 (ABMT)造血功能重建快 ,并发症轻。 ABMT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可加快造血功能重建 ;APBSCT加用 G- CSF并不能缩短骨髓衰竭时间。回输干细胞数量、采集干细胞前化疗时间及年龄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而预处理方案中是否包括放疗、性别及病种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5-氟脲嘧啶方案经子宫动脉置管96h续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肿瘤直径≥4cm的Ib2~Ⅲb期宫颈癌患者29例,通过介入方法双侧子宫动脉内灌注顺铂70mg/m^2,同时栓塞病轻侧子宫动脉,并留管于病重侧子宫动脉主干,5.氟脲嘧啶4000mg/m^296h持续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89.6%;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胃肠道反应,2例患者出现轻度谷丙转氨酶升高(40~80U/L),6例患者出现Ⅰ-Ⅱ°骨髓抑制,1例出现外阴部皮肤红肿脱皮,经对症处理缓解;元一例出现穿刺感染、血肿、下肢血栓形成,未发现肾功能异常患者。结论子宫动脉插管并栓塞+顺铂联合5-氟脲嘧啶方案续贯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Shi Y  Lei Y  Zhou S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58-661
目的 评价全身照射(TBI)加足叶乙甙(VP-16)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的预处理方法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4例诱导治疗缓解的中高度恶性NHL进行AHSCT,其中23例为首次缓解,1例为第3次缓解。自体骨髓移植(ABMT)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4例,采用TBI800(700-850)cGy/Vp-16757(23-1140)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方法: 分析1995-01/2003-01我院3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7(51%)例患者发生了轻、中度口腔黏膜炎,重症出血性膀胱炎和肝VOD者各1例,白质脑病1例,全身放射治疗后发生脑水肿1例,1例移植期间出现结核性胸膜炎,并发间质性肺炎. 对可评估的性别不同的10例供受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3例(30%)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仅2例发生皮肤cGVHD. 随防42(6~96) mo,19例(57.6%)无病存活,4例(12.1%)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8例(24.2%)术后复发,2例(6.1%)发生了移植后MDS.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能够有效诱导GVL效应,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且并无增加移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化疗方案如下:40例(观察组)患者每天给予替吉奥80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d14,紫杉醇135mg/m2,d1、d8,静脉滴注3h,21d为1个周期;4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1500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d14,紫杉醇135mg/m2,dl、d8,静脉滴注3h,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按RECISTl.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按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60.0%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44)。临床获益率(DCR)分别为80.0%和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可以提高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总结5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的护理过程。结果本组42例康复出院,4例并发感染性休克、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4例自动出院。结论对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及时采取保护性隔离,做好心理及基础护理,联合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能安全、平稳的度过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7 例急性白血病,2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采用APBSCT。AL和NHL 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经4 ~5 次的骨髓抑制性化疗作体内净化后移植。预处理方案: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 和NHL 用MAC 方案,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用AEC 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中位随访时间258(68 ~712)天,无移植相关死亡。1 例ANLL及1 例ALL- L3 分别于移植后194 天和49 天复发。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APBSCT能延长AL和NH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且具有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快、合并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