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报告12例少见畸形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表现。材料与方法:自1986-1995,我院共收集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术前均进行了正侧位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对该畸形的临床与X线表现做了回顾性评价。结果: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8例因肾积水首次就诊。放射学分类均为Ⅰ型(低袢型)、输尿管呈现反“J”型或“S”型。结论: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对该病诊断及外科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上少见 ,因患者症状及体征不明显而易误诊及误治。我院自 1980 - 0 3~ 2 0 0 2 - 0 3共收治 18例 ,均经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5岁。临床症状右侧腰部酸胀、隐痛不适 14例 ,血尿伴肾盂结石 2例 ,体检时偶然发现 2例。 18例均行 B超、IVU检查 ,16例行肾盂输尿管逆行造影 (RU) ,2例行磁共振尿路造影 (MRU)。B超检查 18例均显示右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 ,扩张的输尿管在中上段处变细 ,向下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腔静脉靠近并消失 ,其中 2例显示右肾…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输尿管畸形。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报告例数逐渐增加。今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你术前均明确诊断,均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手术。术后随访6mo-3a,均症状消失,右肾积水改善,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复位矫形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有右腰胀痛,2例有发作性血尿,1例继发输尿管结石且伴肾绞痛发作。诊断主要依据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表现为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呈“S”形扩张。6例均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随访8个月至1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比较少见.本院1987年9月至2002年10月收治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程晰  王涛  王建峰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0):762-76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下腔静脉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临床少见。 1985年以来 ,我们收治 3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女 ,2 0岁。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妇产科 ,检查发现先天性无阴道 ,考虑可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而行静脉尿路造影(IVU )检查 ,显示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向中线移位 ,于第 3、4腰椎平面呈“S”状走行 ,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体检 :一般情况好 ,右肾区轻度叩击痛 ,尿常规正常。B超示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1周后手术 ,术中见右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后 ,受压的近段输尿管扩张 ,直径约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及CT扫描等综合影像检查,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均为低襻型。B超检查提示右肾盂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以及肾结石,静脉尿路造影呈典型的反“J”状,逆行性肾盂造影呈“S”形弯曲,CT扫描加二维重建显示肾盂积水呈囊状,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受压段细小呈“蝌蚪”状。结论:影像学协同检查能准确显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异常走向、受压的具体位置、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通过腹膜后途径应用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采用离断输尿管,移至下腔静脉腹侧端端吻合,恢复正常解剖关系。结果其中11例手术成功,无漏尿,腰痛消失,3个月后复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右肾积水消失,吻合口无狭窄。下腔静脉损伤中转开放手术1例,无并发症。结论在下腔静脉腹侧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不切除下腔静脉后段输尿管,具有安全、有效、技术难度降低、吻合口狭窄概率减少的优点。后腹腔镜手术具有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优点,有望成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病例,主要症状有腰部不适、肾绞痛、血尿等。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右侧肾积水,上端输尿管扩张、走向异常。18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肾盂吻合术,1例行肾切除术。结果:19例整形术1年后复查IVU提示患侧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恢复,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消失。以后每年复查1次B超,最长10年。未见肾积水加重,肾结石,血尿等。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提高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6例患者右侧腰胀、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同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Successful dual chamber pacing was achieved by implanting permanent pacemaker leads using an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n a 48-year-old patient with a single ventricl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 and a right atrial pulmonary artery shunt (Glenn's procedure). The pacemaker generator was implanted into a subcutaneous pockel in the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相似文献   

17.
Bilateral proximal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of young patients should raise suspicion over pro‐thrombotic conditions and venous anatomical abnormalitie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precipitating factors, such as viral infection. The authors present a 33‐year‐old man with bilateral DVT and absence of inferior vena cava (AIVC), who also had concurrent COVID‐19, and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this pat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