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院内外误、漏诊占5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占84.7%,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69.06±15.26)mmHg,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鄄a)O2]明显增大(37.53±19.47)mmHg,D鄄二聚体(D鄄dimer)≥0.5mg/L者占97.3%,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肺动脉压升高占58.8%,右心室增大占50.0%,右室壁增厚8例,提示存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确诊手段不断完善,其中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100%,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显像)阳性率96%。结论:误、漏诊率高仍是PTE诊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V/Q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TE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5例无肺动脉栓塞患者分别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比分析其图像质量;20例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低剂量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同时获得肺动脉CTA(CTPA)及肺灌注图像。用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肺动脉内有无血栓以及血栓的部位、数量、形态特征。用双能量肺灌注分析软件判断有无灌注缺损及缺损的部位、范围。统计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间的关系。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20例患者中,13例肺灌注图像中出现102个肺叶、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4例共6个灌注缺损无明确血栓。11例患者CTPA轴位及三维重建图像显示43个血栓,2例CTPA显示5个血栓的患者肺内无灌注缺损。9例同时出现血栓与灌注缺损,肺内75个灌注缺损与栓塞肺动脉供血范围一致,21个灌注缺损(8个肺段、13个亚段)与肺动脉供血范围无关。结论:肺动脉内血栓与肺灌注缺损不一定匹配,综合分析双源CT低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图像与CTPA,可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 8例经CTPA确诊的PI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 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03-2010-06确诊肺血栓栓塞症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本组中94.7%存在危险因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复杂,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疑诊肺血栓栓塞症应行D-二聚体、ECT、CTPA等检查,确诊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经溶栓或抗凝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ual energy perfusion imaging,DEPI)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双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omputer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的24例APE患者,观察DEPI图像肺灌注缺损的位置及形态,CTPA图像上肺动脉栓塞(PE)的位置、类型,测量双室短轴最大径,分别计算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双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根据临床指标分为严重组和非严重组,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肺段为单位DEPI及CTPA诊断PE的符合率为83.958%,KAPPA系数值为0.658。严重组中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RV/LV均显著高于非严重组(P0.05)。灌注缺损分数与栓塞分数及RV/LV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肺灌注缺损分数评价APE的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有可行性及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利用CTPA、肺灌注显像、MRPA及DSA对PIE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出显示该病的最佳显示方法,同时总结出各种检查手段的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 本组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6岁。B超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例,肺癌1例,骨折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6例。均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诊断为肺栓塞,共有138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有血栓形成,同时行ECT肺灌注扫描及肺动脉造影。其中2例患者还同时行MRPA检查。结果 CTPA对肺动脉内血栓的显示明显优于肺动脉造影及肺灌注显像。影像表现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结论 CTPA是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肺动脉造影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对肺血管病及胸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可做为诊断PIE的首选,对临床医生诊断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能量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2位临床疑诊肺栓塞行双能量肺血管成像(DE-CTPA)扫描的患者的资料,利用工作站双能量软件Lung PBV(肺灌注)、Lung Vessels(肺血管)进行彩色编码成像。2名胸部影像医师结合DE-CTPA与软件提供的信息做出诊断。结果:根据临床及CT结果,其中32例(76.2%,32/42)存在肺动脉栓塞,28例在CTPA上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 4例在CTPA上未见异常征象,而双能量成像上表现为亚段或以下水平灌注或充盈缺损。双能量Lung PBV测得32例48个栓塞肺区CT强化值(35.6±12.1) HU,低于非栓塞区域所测得的CT强化值(44.5±10.6) HU,t=-2.336,P=0.027。结论:双能量Lung PBV与Lung Vessels软件能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及充盈缺损,结合CTPA能提高肺栓塞的检出率,特别是外周性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P)比值显像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的PTE患者V/P显像,并行定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共43个肺段经临床确认为肺血栓栓塞,常规目测读片诊断肺血栓栓塞46个,其中符合临床37个,灵敏度86.05%,特异性93.43%。V/P比值显像诊断肺血栓栓塞41个,与临床符合39个。灵敏度90.70%,特异性98.54%。结论:V/P比值显像可明显提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及气促,其次是胸痛.补液对症治疗有效率为69.2%(9/13),而病死率为30.8%(4/13),而抗凝治疗的病死率仅为6.7%(3/45),但有效率高达93.3%(42/45).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熟悉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可明显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急性肺动脉栓塞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16例确诊为 APE患者的 TTE表现 ,与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及计算机体层摄影对照。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段血栓者 6例 ,均被 CT或肺动脉造影证实 ,其中超声还直接检出右室内血栓 3例、右房内血栓 1例 ;本组资料具有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2例 (其中包括超声直接检出血栓的 6例 ) ,CT或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 ;TTE检查大致正常者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或者 CT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心负荷过重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确诊的20例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50~6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0例肺栓塞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占60%,D-二聚体>500μg/L占100%,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0%,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100%,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敏感性为100%。接受溶栓治疗8例,抗凝治疗12例,死亡1例,退出1例,14例患者已随访3个月,1例复发,国际化标准率(INR)均达有效抗凝水平(2~3之间)。结论: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闫登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52-625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09-10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2例,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48%)形成,其他危险因素有下肢创伤、手术、心力衰竭、肿瘤、妊娠、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困难或气促29例(90%),发生率高。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达100%。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不特异,应注重危险因素,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成熟,为较好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症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误诊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52~63岁。均符合以下条件:(1)入院时未考虑肺血栓栓塞症(PET)诊断;(2)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ECT)显示病灶部位血流灌注缺损而通气-灌流不匹配。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6例,咳嗽5例,胸痛5例,咳痰带血2例,晕厥1例,下肢静脉曲张迂回5例,下肢肿胀感染疼痛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 ( 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TE)的认识 ,减少误诊。方法对 16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PT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影像学检查及D 二聚体测定确诊为PTE ,其中 4例经超声心动图、MRI、肺通气 /灌注扫描确诊为中央型肺栓塞 ;12例经双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为周围型肺栓塞。结论周围型肺栓塞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因此 ,临床上应通过完善各项检查 ,综合分析病情 ,提高PTE和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能力 ,以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误诊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COPD患者中合并PTE误诊27例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PTE主要临床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发热,诊断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能改善临床缺氧状态,提高氧分压,降低病死率,此误诊分析旨在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的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37%,外科手术占24%.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D-二聚体阳性率100%;血气分析异常78%,心电图变化82%,超声心动图异常82%,下肢B超及下肢深静脉造影异常63%.CT肺动脉造影结果异常80%,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10例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有效率100%,70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95.7%,20例于患病后立即死亡.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以短暂性意识丧失为主要症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例,探讨其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被误诊的以短暂性意识丧失为主要症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例的诊治过程及临床资料。结果 7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短者3 s,最长达10 min,其中2例存在短时间内反复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胸闷、气短各4例,心悸2例,乏力、头晕各1例。误诊为体位性低血压1例、意识丧失原因待查1例、冠心病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胆囊结石1例。误诊时间10 h~1个月。7例均由肺动脉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本组4例行抗凝治疗,2例行静脉溶栓+抗凝治疗,1例因肺动脉狭窄率达到90%,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死亡1例,好转6例。结论 以短暂性意识丧失为主要症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误诊率高。对于突发意识丧失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要排除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可能,并关注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本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9月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达58%,最后确诊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胸部核磁共振、心脏超声。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不少见而容易误诊的疾病,加强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覆时行特异性检查有助于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抗凝、介入和手术治疗。抗凝治疗是PTE的基本治疗方法。掌握PTE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是提高PTE患生存率的重要环节。2002年1月~2004年2月,我科共收治PTE患23例(均经过血液化验、心电图、胸片、CT、肺通气灌注扫描、CTPA证实为肺栓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早期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提高对急性PTE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本院23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结果:呼吸困难(65%)、胸痛(36%)、晕厥(26%)、咯血(13%)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最典型的早期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浆D-二聚体、肺核素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重要的诊断手段。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对排除了其它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特别是血气分析有明显低氧血症而临床无法解释时应高度重视,应及早进行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