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结合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观察组38例。治疗组予骶管阻滞疗法,每5天注射1次,2次为一疗程,期间每日1次腰部蜡疗,10天1疗程。观察组予超短波腰部痛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10天1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VA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与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结合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安全、简单、有效的特点,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联合腰椎牵引组(实验组)和腰椎牵引组(对照组)各27例。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腰痛疼痛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牵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4.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东莞市南城医院5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确诊患者,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椎管内硬膜外得保松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腰椎牵引方式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缓解明显,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能够降低患者的痛感程度,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0):1457-1459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中药熏蒸联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及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间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两组JOA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3月,选择性收治了26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使用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例亚甲蓝注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12个月.所有26例患者中,有1例腰痛症状术后有轻度改善,但3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另有2例腰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小于2分;其余23例中,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者4例,有显著改善者6例,最后随访时VAS小于2分,另外13例有明显改善,其vAS评分至少比术前降低2分.术后26例中,20例腰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的ODI评分明显降低.术前和术后的VAS和OD 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为难治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与独活寄生汤的联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的对照组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研究组配合针灸、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腰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腰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为临床患者腰痛指征的主要诱因,可在针灸、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作用下实现对患者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障碍的有效改善密,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配合三维牵引,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1周、2周,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非手术疗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共收治经椎间盘造影和MRI检查证实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3例,其中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3例和右下肢疼痛麻木4例,术前腰痛VAS评分为6.15±0.96分,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时进行Mac Nab评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伴有左下肢疼痛麻木的3例患者和右下肢疼痛麻木的4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随访6个月,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为0.78±0.68分,术后4周VAS评分为0.54±0.63分,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0.46±0.66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0.53±0.67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均无明显反弹(P0.05)。按照Mac Nab评分标准,6个月随访时优15例,良15例,可3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0.91%。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及射频消融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微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8-55岁,中位数35岁;病程8-20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患者腰部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4个月,中位数8个月。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6.88±2.15)分,治疗后(3.24±1.19)分,末次随访时(3.52±1.5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治疗前(35.18±8.25)分,治疗后(21.36±5.41)分,末次随访时(23.45±6.16)分。治疗中2例患者出现晕针现象,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无局部感染、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腰痹通胶囊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组为参照组(44例)、联合组(44例),参照组开展腰痹通胶囊治疗,联合组开展仙灵骨葆胶囊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炎性因子、腰椎功能及疼痛、疾病症状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结果:联合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高于参照组的77.27%(34/44),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22.65±1.28)分高于参照组的(18.36±1.69)分,且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2.14±0.77)分低于参照组的(3.84±0.64)分,白细胞介素-6值(125.34±1.33)ng/L、肿瘤坏死因子-α值(1.23±0.42)mg/mL低于参照组的(16...  相似文献   

11.
三步推拿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三步推拿法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电动牵引床骨盆平牵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7.8%(P〈0.05);治疗后两组(10次)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舒脊方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脊方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2例,治疗组服用舒脊方;对照1组口服西乐葆;对照2组例服用左归丸,1个疗程后观察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1、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88.5%和59.6%,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对照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脊方治疗DLBP有良效.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18-620
目的 :探讨荣筋活血汤联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87例确诊为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用中药结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A组32例)、单独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28例)和单独中药治疗(C组27例),对各级VAS评分、ODI评分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比较,A组与B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30 d后Macnab评价标准总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93.8%、B组75.0%、C组29.6%。三组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荣筋活血汤联合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盘源性腰痛能显著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三部”理筋手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1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三部"理筋手法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cogenic low backpain,DLB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90例DLBP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药物组,每组各145例,手法组进行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三部"理筋手法治疗,药物组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主观满意度分级及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ne,LBO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近期(3周)、治疗后远期(1年)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手法组、药物组患者治疗后近期、远期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O.O5),远期VAS评分临床症状缓解率、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及显效率手法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三部"理筋手法治疗DLBP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在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骨一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中药熏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残损指数(ODI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各时间点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中药熏药疗法能有效改善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存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有效促进了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牵引治疗。治疗组112例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对照组112例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湿热敷治疗,2组均治疗30 d。2组治疗前及治疗15、30 d后分别进行腰腿痛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腰痛问卷(RMQ)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RMQ、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减少(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强(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腹肌耐力、背肌耐力较对照组同期增强(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角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大(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腰椎前屈、腰椎后伸角度较对照组同期增大(P<0.05,P<0.01)。治疗组治疗15、30 d后和对照组治疗30 d后步行能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30 d后步行能力较对照组同期提高(P<0.05)。结论牵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LDH患者可明显缓解腰腿痛,改善运动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 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患者93例,随机分为杠杆定位组和腰椎斜扳组。2组患者均先采用柔筋手法松解肌肉痉挛,然后杠杆定位组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斜扳组采用腰椎斜扳手法治疗。隔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评价患者腰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Seze氏法测量腰椎曲度值,采用Ferguson’s法测量腰骶角;并在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综合疗效。对2组患者的评价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3±1.49)分,(11.13±1.34)分,t=-0.354,P=0.72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JOA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杠杆定位组高于腰椎斜扳组[(21.29±3.98)分,(18.74±4.20)分,t=3.590,P=0.001]。治疗前,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7±2.00)分,(46.22±1.89)分,t=-0.117,P=0.907];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部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杠杆定位组低于腰椎斜扳组[(20.55±8.34)分,(26.80±10.36)分,t=-3.209,P=0.002]。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曲度值和腰骶角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62±0.11)cm,(0.65±0.10)cm,t=-1.298,P=0.198;24.72°±1.14°,25.00°±0.99°,t=-1.251,P=0.21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腰椎曲度值和腰骶角均增加,且杠杆定位组均大于腰椎斜扳组[(1.62±0.39)cm,(1.31±0.44)cm,t=3.571,P=0.001;33.17°±3.14°,30.91°±3.59°,t=3.571,P=0.002]。治疗结束后评价综合疗效,杠杆定位组治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3例,腰椎斜扳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10例,杠杆定位组综合疗效优于腰椎斜扳组(Z=-3.632,P=0.000)。结论:采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LDH,可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改善腰椎曲度和稳定性,疗效优于腰椎斜扳手法。  相似文献   

19.
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PLDD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疗程8周。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疼痛情况,采用日本腰背痛手术评分(JOA)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通痹方结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通痹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各项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痹方结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