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87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因子一(性认知)、因子三(性观念)分数均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7,-3.160;P0.01);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因子二(性控制力)分数高于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5)。农村成长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分及因子一(性认知)分数均高于城市成长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468;P0.05)。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分及因子一(性认知)分数高于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6,-3.982;P0.01);②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呈现高性心理健康水平,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呈现低性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4,P0.05);③大学生高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最高,中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居中,低性心理健康水平组积极应对分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8,P0.001);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与积极应对间呈负相关(r=-0.249,P0.01),与消极应对间呈正相关(r=0.192,P0.01)。结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越易采用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某高校2980名90后二年级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知识、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性行为等方面。结果①仅22.9%的90后大学生对性知识有较好认知率;②69.2%的90后大学生很看重贞操,有较浓重的"处女情结"(χ2=29.75,P≤0.001);③仅19.7%的学生支持在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χ2=244.28,P≤0.001);④仅有7.9%的90后大学生表示有过性交行为(χ2=722.64,P≤0.001)。结论①90后大学生对于性的问题比较坦然、宽容和理性,具有较健康的性心理,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和较强的性道德与责任意识;②90后大学生在校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不高,并不存在性泛滥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修订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SSPPH),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依据Corrigan对污名的定义,把寻求心理帮助的公众污名量表(SSRPH)和寻求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量表(SSOSH)合并,并通过对大学生访谈补充了5个公众污名项目,形成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预测问卷。在天津市大学生中两次取样300人和1820人,分别进行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检验SSPPH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修订后的SSPPH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与所在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5。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二维度模型,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138,df=31,χ2/df=4.45,CFI=0.96,NFI=0.96,NNFI=0.90,RFI=0.89,RMSEA=0.05。SSPPH总分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总分呈负相关(r=-0.70,P<0.01)。SSPPH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81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73之间。结论:本研究修订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满足今后国内有关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的性心理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性心理教育的建议,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现状,建立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高校性健康教育模式和更发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的性知识仍很贫乏,有90.9%的大学生认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31.2%的人有性心理咨询的要求。关于性知识的来源情况:主要来源于各种杂志、小报和其他媒体的医学生占36.4%,文科生和工科生占51.9%。这说明性知识的正规渠道来源不畅,异常渠道、扭曲的性知识势必会影响青年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性道德观的正常形成。对STD和AIDS的认识更令人担忧,表示了解STD和AIDS的医学生占52.1%。非医学生仅占18.5%。结论: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为青年学生补上这一课,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以便使他们的性心理健康发展和性道德观的正常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问卷.方法:根据访谈、开放式问卷施测结果及理论假设,编制大学生健康人格问卷;检验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等.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含自我和谐、自我-社会和谐、实践活动能力三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4.8%.三个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94,分半信度为0.70-0.85,重测信度为0.73-0.8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三因素模型各项参数(RMSEA=0.07,NFI=0.95,NNFI=0.96,CFI=0.94,GFI=0.95)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三个维度及总问卷与自尊、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与SCL-90有显著负相关.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性心理调查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对性有着朦胧好奇心理 ,即身心发展错综复杂的“危机期”。我国传统教育性学是个禁区 ,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性知识教育。为了弄清中学生性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五所中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 一般资料调查 2 0 1 0人 ,实得完整资料 1 786份 ,其中男 1 1 2 8份 ,女 658份 ;年龄最小 1 1岁 ,最大 2 0岁 ,平均 1 5.75岁。2 调查结果2 .1 男生首次遗精在 1 2~ 2 0岁之间 ,平均 1 5.0 3± 1 .1 5岁 ;女生月经初潮在 1 1~ 1 9岁之间 ,平均 1 4 .64± 1 .2 8岁。性愚昧无知 3 68人 (占 2 0 .60 % ) ,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校部分男大学生进行了性心理调查,结果表明男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极少得到社会及父母的关注和指导,他们的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科普书刊和文艺宣传。78.9%的男生16岁以前已有过射精体验,他们第一次射精的方式主要是梦遗。半数以上男生承认有过手淫,40.1%的人认为手淫有损健康,其中少数人认为手淫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对士兵和大学生两组群体进行性心理调查,调查工具为自制《个别性心理问卷》,包括30个项目。本调查共获268例样本,均为男性,其中士兵组155例、学生组113例。本文对如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初次遗精及心理体验比较,性幼想及心理体验比较,手淫及心理体验比较,性心理异常观念比较  相似文献   

10.
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测量与个性评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反应以及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自我评定量表(MMPI.SDS.SAS.SCL—90)对患者进行测量.结果 量表一致提示患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情绪障碍和人格缺陷,以抑郁、强迫、焦虑、偏执、Zhang病、精神衰弱和病态人格为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进一步加强儿童期的性别角色教育;青少年期的性知识教育以及全民的性道德教育是预防性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而综合治疗(心理、行为加药物治疗)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初中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状况,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85名初中生施测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初中生总体性心理健康状况分量表均分高于4.0分的是自身适应、性态度,低于3.0分的是性知识;②不同性别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初中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2,2.138,3.080,P<0.05或<0.01);③不同成长环境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农村学生性观念均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9,P<0.05);④是否是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状况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各分量表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中生的自身适应较好,性态度较积极,性知识较欠缺。女生生理知识、性知识、性观念优于男生,农村学生性观念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在我国中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937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测查,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总量表与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比较一般中学生与无保护性行为中学生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全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1,重测信度为0.75,条目间的平均相关系数在0.32~0.41之间;各分量表得分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54~0.86之间,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14~0.46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一阶七因子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最好;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学生分量表得分及量表总分均低于未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学生。结论: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适用于我国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初步编制及心理测量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编制并进行心理测量学的分析。方法通过533名大学生的数据对大学生自我中心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显示出较好的效度和一定的信度;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39。结论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藏自治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方法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区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恐怖因子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3.700 P〈0.05);②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城镇大学生差,其中焦虑、精神病性达到显著性水平(t=-2.761 P〈0.05;t=-2.799 P〈0.05);③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藏族学生差,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方面差异显著(t=-2.856 P〈0.05;t=-3.312,〈0.05;t=-2.733 P〈0.05)。结论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有利于减少心理问题,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负相关(r=-0.30,P<0.01),大多数维度之间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助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SCL-90量表、16PF量表及Zung氏抑郁量表,对3637名大学生做心理测试.结果 贫困学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各项得分都比非贫困大学生高,且差异呈显著性.贫困大学生的性格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幻想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不及非贫困大学生,在忧郁性、独立性,创造力、感情用事、成长能力方面分数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而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的性格特点.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要差,解决贫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与解决其生活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两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毕业前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心身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按不同专业分层抽样,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RSS)、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在毕业前对457例大学生进行测试。以CPSHS各因子至少有1项T分≥70分和L量表T分<70为心身障碍的筛查标准。结果 毕业前大学生心身障碍检出率为14.0%,CPSHS的眼与耳量表分明显高于常模:女生的心身总值、眼和耳、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生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焦虑和抑郁量表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女生EPQ-N分高于男生,但在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分方面又明显低于男生;数学系学生EPQ-P分和精神病性量表分明显高于其它专业,美术系学生则有较高的生殖内分泌系统和社会系统因子分,医疗系学生则以高消化系统因子分为特征。结论 毕业前是大学生心身障碍的高发阶段,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心身症状、更多的神经质倾向和更少的社会支持;数学、美术、医疗3个专业的学生表现不同的心身症状特点。在毕业前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应对女生和相关专业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并于三年级时作了复查.结果 大三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大一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文科生与理科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始终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逐渐明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信程度在大一和大三均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一定影响.结论 此结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校140名大学生,采用对照研究,75名作为实验组.另外65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