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48-1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护理干预,包括营养知识指导、被动活动与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监测两组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便秘患者共4例(12.9%),对照组发生便秘患者共12例(38.7%),观察组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至将2015年3月住院的2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并发征发生率、病死率、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指导其健康行为和健康促进,掌握疾病有关预防的知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减少病死率,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胡秀芬 《北方药学》2013,(3):176-17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2012年2~12月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0例,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要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情况评分。结果:通过上述对照试验,对照组和护理组在SAS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工作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情绪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十分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桂枝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35-213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于预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干预组于入院当日起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即采用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便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目的是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康复工作时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与对患者的康复状况产生的有利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一年之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选取,这一年之间我院共治疗了108例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都被诊断出了急性心肌梗死,将这10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中人的人数相同都是5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护理,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根据护理效果与其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测算得出观察组的54例患者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后患并发症的现象为3.7%,而对照组的术后患并发症的概率情况为16.7%,比观察组高出了13%,这说明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病情况存在的差异较大,经过分析得出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对患者的疼痛感指数、Barthel指数与就诊满意程度进行了对照,经过测算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效果均胜过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敬先  马龙梅 《河北医药》2011,33(16):2544-254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我院心血管内科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的方法。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单独、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表现用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和不良情绪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都明显低于护理前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能够显著改善,指的临床护理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8例AMI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49例,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之后常规组采取医院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溶栓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91.8%);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常规组(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再次栓塞率(4.1%)显著低于常规组(2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0.
余文静 《家庭医药》2021,(3):291-292
目的:观察在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综合护理干预展开运用的效果.方法:结合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纳入患者为8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所接诊病例,结合组内随机选择的形式,任意选取组中40例,ICU护理干预工作都按照常规形式展开,作为对照组,余下40例患者则需要将综合护理干预展开运...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认为护士在抢救护理中,必须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有较深的认识和警觉。在发病早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溶栓治疗及药物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中饭要环节。心理护理在解除患者顾虑、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由家属自行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行治疗,观察组于治疗前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理想,且住院、救治及溶栓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所需时间,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对124例住院患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疾病的时间,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钟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01-102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对本科2007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50例本病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科学的护理干预,5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大大降低,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结论:实践证明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控制疾病、减少复发、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溶栓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与并发症对症护理干预,采用一对一的关注、护理配合和疑问解答。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理特点以及影响情绪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讨论早期心理特点变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因素.结果 心梗早期患者焦虑占83.75%.抑郁心理占65%,心梗早期心理以焦虑为主.对照组有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均未复发或死亡,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319,P<0.01).结论 护士可通过解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开展针对性健康指导,使患者平安度过危险期.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防止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住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分别在住院2周及出院前便秘发生次数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次数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及早地、积极主动地护理干预,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患者适宜的排便环境,安排合理的饮食结构,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便秘,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在进行止痛、护冠、抗凝、溶栓等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如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氧疗、饮食护理、溶栓期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能够接受所指导内容,胸痛消失,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渡过急性期和恢复期。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4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中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