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校94名1-2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47)和对照组(n=47)。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每周1次,共10周。结果:①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GSES总分、SAQ总分及因子分无显著差异;②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后测时GSES总分,SAQ总分及自我评价因子分差异显著;③实验组干预前后GSES总分、SAQ总分及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因子分差异显著。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自我接纳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警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学专业量表对354名警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①警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自我接纳状况较好;②积极应对方式与SAQ总分(r=0.419,P0.01)、自我接纳(SA)维度(r=0.288,P0.01)、自我评价(SE)维度(r=0.386,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③消极应对方式与SAQ总分(r=-0.241,P0.01)、自我接纳维度(r=-0.22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警校大学生处于应激状态时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其自我接纳状况与应对方式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相关,警察院校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警校大学生的应激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硕士新生的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来自城市与来自农村的新生在自我评价因子和积极应对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3,0.529,0.544;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自我接纳量表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0,-0.425,-0.609;P0.01);应对方式对自我接纳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应对方式的改变会影响研究生新生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变,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新生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反之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和一般自我效能问卷(GSES)调查472名农村初中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显示SAQ总分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7,P<0.01;F=4.443,P<0.05),一般自我效能在不同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8,P<0.01;t=-3.083,P<0.01),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343~0.593,P<0.01),自我评价能较好地预测农村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一线救援官兵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并接受专业心理保障6周后,随机抽取206人(军龄<2年者54人,军龄>2年者152人),用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PCL)、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和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hort Scale,EPQ-R)进行调查.结果:PCL得分高于分界值的有4人,占1.94%;PCL得分与消极应付方式、EPQ的N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8、0.67,P<0.01),与EPQ的E量表得分负相关(r=0.30,P<0.01);军龄<2年者的PCL总分及闯人性症状、回避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军龄>2年者[如总分(31.0 ±14.9)vs.(26.3±8.6),P<0.05].结论: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并接受专业心理保障6周后部队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率较低;军龄<2年者及消极应付方式和神经质人格人群应是心理服务关注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SRITA)、自我接纳问卷(SAQ)、应付方式问卷(CSQ)对11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SRITA总分及分量表得分与SAQ总分及自我接纳因子和PO-CS分呈显著负相关(r=-0.2488~-0.5241,p<0.01~0.001),与自我评价因子呈负相关(r=-0.1445~-0.4001,p<0.05~0.001),与AP-CS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57~0.5241,p<0.01~0.001).结论自我接纳、自我评价和应付方式是影响考试焦虑形成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硕士生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040名硕士生,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特质焦虑问卷(T-AI)评估其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与特质焦虑。结果:(1)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t=-2.60,P0.05),城市学生自我接纳得分高于农村学生(t=-2.37,P0.05);(2)自我接纳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0,P0.001);特质焦虑得分与自我接纳(r=-0.61,P0.001)、积极应对方式(r=-0.49,P0.001)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8,P0.001);(3)自我接纳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61,P0.001),又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3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又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抑郁(β=-0.25,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5%。结论:硕士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极完美主义各因子及其总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消极完美主义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犹豫迟疑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关系(r=-0.195,-0.355;P<0.01)。过度谨慎仔细、过度计划和控制、极高目标和标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均与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P<0.01)。害怕失败、过度谨慎仔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01);②消极完美主义各因子对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犹豫迟疑、害怕失败、极高目标和标准、过度谨慎仔细对自我效能预测的总贡献率为30.9%(t=-10.323,5.141,4.662,3.046;P<0.01);过度谨慎仔细、犹豫迟疑、极高目标和标准对积极应对方式预测的总贡献率为11.6%(t=4.257,4.315,2.601;P<0.01);害怕失败、犹豫迟疑对消极应对方式的总贡献率为19.0%(t=6.279,3.877;P<0.01)。结论消极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2所特殊学校的教师各36、48名,分别接受12个月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干预组)和支持性团体活动(对照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基线和干预6月、12月共3次测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CD-RISC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GSES总分、SCSQ的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在测量时间与组别上均存在交互效应(均P0.001)。基线期两组的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月,干预组的CD-RISC总分及力量维度得分、GSES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12月后,干预组的CD-RISC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GSES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01)。结论: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军校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整群抽取的某军校450名军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焦虑高分组在儿童期创伤、情感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身体忽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上均高于低分组(t=-8.584,-7.331,-6.323,-5.721,-7.397,-8.102,-4.407;P0.01),而在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则低于低分组(t=7.444,9.904;P0.01)。焦虑得分与儿童期创伤总分、情感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身体忽视、消极应对方式均呈正相关(r=0.266~0.540,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负相关(r=-0.320,-0.413;P0.01)。儿童期创伤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可有效预测焦虑情况(β=0.416,-0.305,0.164;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方式在儿童期创伤与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儿童期创伤不仅对军校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直接影响,还可以通过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改善消极应对方式对军校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震状况下医疗救援人员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急性应激反应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4名参加过汶川和玉树地震的医疗救援人员进行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急性应激反应量表的测量,评价其心理健康状态结果。结果①抗震救灾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01);②应对方式中除解决问题(t=9.62,P<0.01)和求助(t=2.09,P<0.05)高于军队常模外,其余4个因子得分(P<0.01)显著低于军队常模;③在应对方式中6个因子与状态特质焦虑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特质焦虑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解决问题和求助与特质焦虑无相关关系。结论需要对地震医疗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生特质应对方式、幸福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05名学生施测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探索。结果①医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r=0.353,0.281;P<0.01),而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02,P<0.05);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61,P<0.01);②自我效能感和特质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医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是应对方式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自我效能感在特质应对方式影响医学生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在开滦10万人口的总样本中,抽取比例为5%(10万人×5%=5000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法确定管理者样本为1146人。以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定管理者的应对方式,以一般心理健康量表评定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管理者的精神症状。结果特质积极应对和特质应对活跃的压力值明显低于特质消极应对和特质应对逃避的压力值(P〈0.001),简易积极应对方式的压力水平也低于简易消极应对方式的压力水平。除了简易积极应对与SCL-90相关不显著外,特质积极与SCL-90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特质消极和简易消极与SCL-90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越积极应对,心理越健康,心身越健康;越消极应对,心理越不健康,心身越不健康。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个人素质、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从健康变为不健康呢 ?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去寻求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某些个人的素质会使人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焦虑水平、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1] ;自我效能低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困扰 ,而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可以促进身心健康[2 ] 。对应对方式的研究也发现 ,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相关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相关[3] 。另一种解释认为压力事件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 ,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驻海岛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驻岛官兵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328名驻岛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驻岛官兵SCL-90各因子同国内军人常模相比,强迫(t=2.13,P<0.05)、焦虑(t=2.89,P<0.01)、抑郁(t=3.21,P<0.01)因子得分明显偏高,差异有显著性;驻岛官兵的消极应对方式同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驻岛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驻岛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军校大学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某军校591名男性学员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的测评。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①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自我效能感(r=-0.735,P0.01)、社会支持(r=-0.637,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②男性军校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715,P0.01)、求助(r=-0.522,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余4个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军校男性大学生的特质焦虑程度对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6个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特质焦虑程度越低,军校男性大学生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非随军军嫂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心理学量表对372名非随军军嫂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社会支持的2个维度与心身症状呈负相关(P<0.01或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较高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低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非随军军嫂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研究生生命意义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514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t=-3.56,P0.001);2生活满意度与生命意义体验、生命意义寻求和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3,0.09,0.23,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6,P0.001);生命意义寻求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r=0.12,P0.01);3生命意义感不仅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是研究生生命意义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硕士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硕士新生进行调查,用SPSS的层次回归分析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和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对抑郁具有显著地预测效果(P0.001);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硕士新生的抑郁可能与其应对方式有关,而自我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科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的现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128名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t=11.542,P<0.01)和消极应对(t=6.216,P<0.01)得分均高于常模;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与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效能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9,P<0.01);结论①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应对方式多元化,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并存;②医科院校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