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将32例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行为组20例和对照组12例。行为组在常规药物、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行为疗法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分别应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进行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达标率。结果行为组SF-36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组眼压达标率为90.0%,而对照组眼压达标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36)。结论行为疗法可明显提高A型性格青光眼的眼压达标率,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实施新辅助化疗,化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11.45±1.42)分、HAMA评分(12.10±1.15)分、PSQI评分(6.93±1.26)分较对照组低(t=-19.630,-16.873,-20.187;P0.01),而SCL-90评分(80.45±5.77)分、QLQ-C30评分(87.15±10.21)分高于对照组(t=7.650,6.752;P0.01);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Z=7.666,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及新辅助化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住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分别实施相同药物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均干预至患者正常出院。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当天24h动态血压(24h舒张压、24h收缩压),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24h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5.101,P0.001);观察组干预后MHC-SF量表中PWB、EWB均高于对照组(t=2.437,3.011;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206,2.830;P0.01);观察组干预后GQOLI-74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160,6.127,9.537,8.457;P0.001)。结论:住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征状,消除负面情绪,进而对稳定控制血压有积极影响,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PCI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均于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末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患者康复技能调查表》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康复阶段服药、饮食、运动、戒烟限酒、按时复诊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康复技能教育,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与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疲劳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F-36评分的各个条目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可减轻脑卒中病人的疲劳程度,缓解神经的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抑郁心理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早期抑郁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HAMA、Barthel指数及MMS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9.721,-10.428;P0.0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均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4.820,11.847;P0.01);观察组RP、RE、VT、BP、MH及GH这6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586,13.409,9.478,8.718,8.856,9.606;P0.01)。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390,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患者会出现明显焦虑和抑郁症状,认知能力较差,且生活能力下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癌放化疗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79.68±12.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58.43±1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200例,性别不限,年龄45~80岁。按照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依次列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采用Morisky治疗依从性问卷(MMAS-8)、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干预效果,并观察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出血情况及栓塞等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MMAS-8评分、GSES评分以及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4±1.8比4.2±1.5,30.4±5.9比20.4±4.6,80.7±8.8比62.7±7.1,P均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7.0%,低于对照组的16.0%;观察组出血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3.0%;观察组栓塞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5.0%(P均0.05)。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11月入院的5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干预,2019年12月-2020年8月入院的5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为期干预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 = 4.684,5.146;P<0.05),对照组遵医行为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差(Z = 4.138,P<0.05),对照组血糖达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X2 =4.883,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t = 4.986,2.079,2.534;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t =-3.877,-2.845,-2.727,-2.950;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指导联合微信健康教育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型性格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分析A型性格的危险因素,评价A型性格与随访1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就诊的336名患者,应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性格类型的测查。记录患者婚姻状况、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学历、吸烟等因素。分析A型性格CHD患者的相关因素,随访1年观察MACE的发生。结果 CHD患者中A型性格162人(57.7%),健康对照组A型性格14人(25.5%),两组之间差别显著(χ2=19.12,P<0.01)。A型性格与患者年龄(年龄<60)、男性、脑力劳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独身、吸烟等因素有关。随访1年,49例(27.8%)A型性格患者发生MACE,25例(15.0%)B型性格患者发生MACE,差别显著(χ2=8.126,P<0.05)。结论 A型性格是CHD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男性、脑力劳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独身、吸烟是A型性格CHD患者的危险因素,A型性格患者更容易发生M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调查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探讨社会支持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33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所得资料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6例冠心病患者中176例A型性格,依从性好的108例,社会支持总分51.55±6.21,其中家庭支持评分14.67±3.21,朋友支持评分28.36±3.20,其他支持评分13.96±2.3513。依从性差的68例,社会支持总分39.22±3.18,其中家庭支持评分9.37±1.46,朋友支持评分19.51±3.10,其他支持评分6.38±1.43。依从性好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1)。结论社会支持能减轻疾病的症状和发展或改变患者的行为,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河北联大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等评分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心功能Ⅰ级(即心功能正常)、Ⅱ、Ⅲ、Ⅳ级(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比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29,P0.001)。健康教育前后老年CHF患者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t=33.836,20.160,21.915,19.889,-19.4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改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月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疗效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WHOQO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经12个月治疗.研究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5.13±6.63,91.44±11.34,90.81±1.66.92.87±11.12,对照组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0.31±9.37、77.33±9.34、81.56±10.72、80.75±10.8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3个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恶劣心境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视觉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从2008.01到2013.01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H-Y分期为1或2期的帕金森病患者120例,男性76例,女性44例。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对照组100名,男性60例,女性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oCA、汉密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价,所有受试者均不存在痴呆(MoCA≥26分),亦不处于焦虑、抑郁状态(HAMA≤14分,HAMD-17项≤16分),并进行班德视觉完形测验(Bender Visual Gestalt Test)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结果:PD组VEP的P100潜伏期(115±11)较健康对照组(103±9)ms明显延长(P〈0.01),P100波幅(6.3±3.0)较健康对照组(7.7±2.6)μV增宽(P〈0.05)。班德视觉完形测验PD组患者全球评分系统(Global Scoring System GSS)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功能障碍,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应该早期给予训练和指导,从而减缓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和避免跌倒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反应,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行经阴道手术患者400例,给予妇科常规临床护理,在围手术期,即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d和术后7d分别评价其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1d和术后7d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为(8.80±0.70)分、(8.86±2.01)分、(6.65±0.50)分、(6.55±1.20)分。术后1d和术后7d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入院时和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与术前、术后1d与术后7d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经阴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较手术前改善,护士可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松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用放松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对疗效进行评定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第2周时症状即出现明显改善(t=27.67,P<0.01)并持续改善至治疗结束;对照组在4周时症状才出现改善(t=7.11,P<0.01),并且在各观察时间段改善程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药物基础上合用放松治疗法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提出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按骨科相应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入院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结果入院时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焦虑、抑郁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反而加重(P〈0.05);但两组的抑郁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2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人格特质内外向维度为调节变量探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以及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对183名唐山市人民医院的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指数A呈正相关(P0.05,P0.01),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中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8个症状领域与生活满意度指数A呈负相关(P0.05,P0.01);②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09,P0.01),而癌症患者的人格特质E对于患者生命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601,P0.05)。结论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生活满意程度越高,人格特质E对患者生命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明显的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游戏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10周的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护士观察量表(NOSIE)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研究组患者在游戏治疗前后对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各评定1次。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SQLS量表总分、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个分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0,4.050;P=0.000);(t=2.895,P=0.005);(t=3.079,P=0.003);2治疗后两组患者NOSIE量表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06,P=0.000);(t=6.724,P=0.000),其8个维度分量表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比较除认同、家庭重现、自我了解、普通性外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人际学习(投入)、希望重塑、团体凝聚力、利他性、信息传递、人际学习(产出)6因子最为显著(P0.01)。结论团体心理游戏治疗能够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患者的自信与自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实现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莉芙敏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和妇幼保健院诊治的符合围绝经综合征的患者168例,采用数字化随机法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莉芙敏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2例。中药组采用当归六黄汤进行治疗,莉芙敏组给予莉芙敏治疗,联合组采用莉芙敏结合中药当归六黄汤进行治疗,西药组采用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克龄蒙)周期序贯治疗;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KMI评分、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KIM量表评分:治疗前,西药组(48.11±7.72)、中药组(47.89±7.48)、莉芙敏组(48.08±6.95)、联合组(47.92±7.86),治疗3个月后,西药组(19.24±3.29)、中药组(25.38±6.02)、莉芙敏组(26.13±5.98)、联合组(27.75±6.36),KIM量表评分明显下降,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余三组(P〈0.05),(2)四组治疗前后E,、LH、FSH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3)其余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4)内膜厚度:治疗后,西药组(3.9±0.6)、中药组(3.7±O.9)、莉芙敏组(3.8±0.8)、联合组(3.0±0.7),联合组的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其余三组。(5)SF一36维度评分:总体健康:治疗后,西药组(58.5±10.8)、中药组(63.9±14.4)、莉芙敏组(62.5±15.7)、联合组(71.1±20.1);维度总分:西药组(593.3±95.30)、中药组(627.4±86.7)、莉芙敏组(617.8±97.8)、联合组(640.4±78.6)。联合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其余三组。结论采用莉芙敏联合中药当归六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