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伴有或不伴有惊恐发作的4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1焦虑组的TAS总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1);2男性焦虑患者的TAS因子3显著高于女性焦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3焦虑患者的TA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受教育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4伴有惊恐发作的焦虑患者的TAS总分显著高于不伴有惊恐发作的广泛性焦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P0.01)。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存在述情障碍,且男性、低文化水平更为严重;伴有惊恐发作的焦虑患者的述情障碍较不伴有惊恐发作的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焦虑特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4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估,并分析述情障碍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关系。结果 1焦虑组的TAS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焦虑组患者状态焦虑分、特质焦虑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焦虑患者的TAS-20总分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TAS因子2与状态焦虑分显著正相关,而与特质焦虑分无显著相关(P0.05);TAS因子3与特质焦虑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状态焦虑无显著相关(P0.05);TAS因子1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存在述情障碍,缺乏情感描述能力与状态焦虑关系较为密切,外向性思维缺乏与特质焦虑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AS-20)对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60例健康产妇进行评定。结果①产后抑郁症组患者TAS-20总分及3个因子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4,21.450,10.006,26.053;P<0.01;);②TAS-20总分及3个因子分与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Hf1)、体重因子(Hf2)、认知障碍因子(Hf3)、阻滞因子(Hf4)呈显著正相关(r=0.273~0.638,P<0.01或0.05);睡眠障碍因子(Hf5)与TAS-20总分和3个因子分相关均不显著(r=-0.141~0.030,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有述情障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更突出。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以及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正常自愿者进行测评,并对述情障碍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T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86,P<0.01);其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43%,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x2=25.98,P<0.01).抑郁症患者的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评分与HAMA及HAMD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并与焦虑、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临床症状与述情障碍状况的关系。方法 58例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与41例对照者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病例组除了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因子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5),TAS-20-C总分、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因子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3.55,4.29;P0.01);SCL-90量表评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98,11.40,6.34,3.41,4.63,4.78,5.05,4.87,5.17,4.40,5.8;P0.01)。病例组TAS-20-C总分与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敌对因子分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正相关(P0.05或0.01);而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因子得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正相关(P0.01和0.05),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因子得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因子分正相关(P0.05和0.01);外向性思维因子得分与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及焦虑因子得分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心理治疗应更关注情绪的识别和处理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将1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17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TA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31.57,48.05,27.17,8.35;P<0.05);IRI-C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3.90,17.87,10.38,16.15,27.14;P<0.05);研究组TAS总分、因子2与IRI-C的总分、想象力因子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呈负相关(r=-0.210~-0.548,P<0.05);TAS的因子1和IRI-C的总分及各因子呈负相关(r=-0.186~-0.354,P<0.05);TAS的因子3与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因子呈正相关(r=0.182,0.391;P<0.05),与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呈负相关(r=-0.286,-0.45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和共情缺陷,且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述情障碍越明显,共情缺陷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述情障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总者的情绪障碍和述情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6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情绪和述情障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情绪障碍和述情障碍常见于冠心病患者,临床医师应预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38例正常对照者分别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评测述情障碍与自尊水平,对患者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自尊水平及精神症状的关系。结果:患者组TAS总分高于对照组(t=3.49),SES得分低于对照组(t=-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TAS总分与SES总分(r=-0.15,P0.05)呈负相关,TAS总分与PANSS总分(r=0.18,P0.05)呈正相关;SES总分与PANSS总分(r=-0.15,P0.05)呈负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述情障碍与自尊水平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依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分为2组,总分60分为述情障碍组,50分为非述情障碍组,50~60分不做研究。述情障碍组41例,无述情障碍组29例。尔后分别进行医学应对问卷(MCM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述情障碍组MCMQ面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述情障碍组(t=-8.23,P0.01),而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则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组(t=5.21,4.27;P0.01)。非述情障碍组GQ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因子分均显著高于述情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3.82,3.66,2.37;P0.01);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AS-20评分与MCMQ的面对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而与MCMQ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0.34;P0.01);与GQLI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31,-0.33,-0.30;P0.01),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消极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生活质量较非述情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学生依恋模式对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136位正在恋爱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袁(ECR)的中文版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中文版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果做t检验、相关、回归以及曲线分析.结果 ①性别在述情障碍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9,P>0.05);②性别在依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9,P>0.05);③焦虑得分高于回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6,P<0.05);④依恋的回避维度与述情障碍的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显著正相关(P<0.01),依恋的焦虑维度与述情障碍的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显著正相关(P<0.01),与述情障碍的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显著正相关(P<0.01);⑤不安全依恋对述情障碍有预测效果.结论 依恋与述情障碍关系密切;依恋对述情障碍的影响在宏观上表现出线性相关,微观上存在S型曲线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中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7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和合用组(帕罗西汀合用奎硫平)。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间比较,合用组起效快,治疗第1、4、6周末,合用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均0.05);②合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但在第6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8,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起效快,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性.方法 随机将年龄在18 ~65岁之间符合ICD-10疑病症诊断标准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测评和P300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PZ点N2、P3波幅明显延长(P<0.05或0.01);研究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PZ点N2、P3潜伏期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0.34~0.47,P<0.05或<0.01),PZ点N2、P3波幅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则呈负相关(r=-0.31 ~-0.49,P<0.05或<0.01).结论 疑病症患者述情障碍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分别对62例心身疾病、66例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健康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心身疾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Ⅰ、Ⅱ、Ⅳ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1=4.230,P1=0.000);抑郁症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  相似文献   

14.
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治疗后显效率和HAMA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3170,P0.05和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以期为哮喘患者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非干预组(106例),在入院第2天采用哮喘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述情障碍(TAS-26)及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患者进行测查。非干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前1天,应用TAS-26、POMS-SF进行测查。结果除因子Ⅲ外,与常模比较,哮喘患者组的TA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干预组TAS总分、Ⅱ、Ⅳ因子分及POMS总分、各负性因子分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或P〈0.01);干预组POMS的VA因子分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哮喘患者存有明显的述情障碍,心理干预能改善其述情障碍,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和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72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伴焦虑、抑郁者,进行6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5~20mg/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糖化血红蛋白(GHb)用于血糖控制的监测.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及HA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85,5.69;P<0.01);②两组间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HAMD及HA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4.67,5.01;P<0.01)、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3.68,P>0.05);③研究组GHb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药物相互作用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合用组为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单用组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末,合用组有效率为87.5%,单用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治疗第2周起,两组(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6.71和t=13.00,P<0.01),合用组治疗2周末起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4.71,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6,P<0.01)。结论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能显著提高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