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在不同自我客体化类型中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青少年体像烦恼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自我客体化量表对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体像烦恼总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总分呈负相关,体像烦恼总分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水平;尽管体像烦恼对外在自我客体化大学生的社交回避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多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体像烦恼对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预测效应在不同类型自我客体化大学生中具有效应等值性。结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像观,有利于减少体像烦恼,降低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在校大学生体像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自尊与体像存在正相关,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体像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大三学生体像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学生;有体像烦恼的大学生自尊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大二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学生。结论体像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重点考察大学生的完美主义、自尊与自我妨碍3个变量的关系及自尊在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吉林省3所高校中选取1 41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变量间呈显著相关,其中积极完美主义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r=-0.224,P<0.01),消极完美主义"担心错误""行动迟疑""父母期望"维度与自我妨碍呈正相关(r=0.034;r=0.213;r=0.310);积极完美主义与自尊呈正相关(r=0.431,P<0.01),而消极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动迟疑"与自尊呈负相关(r=-0.292;r=-0.278)。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对自我妨碍行为均起到预测作用,且自尊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田相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3)
目的:探讨青少年早期学生的体像烦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1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早期学生体像烦恼检出率为25.00%。青少年早期学生的性别烦恼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35,P0.05),体像烦恼(F=4.79,P0.05)和性器官烦恼(F=6.74,P0.01)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青少年早期学生在指向问题的应对和指向情绪的应对以及这两个子量表的多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35~2.73,P0.05)和年级差异(F=-3.91~-13.93,P0.05)。青少年早期学生体像烦恼、形体烦恼、性器官烦恼和容貌烦恼与指向情绪的应对及其中的多个维度显著负相关(r=-0.39~-0.16,P0.05)。结论:青少年早期学生的体像烦恼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体像烦恼水平越高,越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方法使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和自我妨碍问卷对53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比成绩接近目标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更强的预测作用;掌握目标对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对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初探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3121名大、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社交问题与性器官烦恼间的相关;性别,家庭住址不影响体像烦恼者的社交问题。但在学段上却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 体像烦恼特别是性器官烦恼是影响社交问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完美主义量表(SCPS)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2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完美主义的自省因子与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②完美主义的自省、高标准因子对自我效能都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 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FMPS完美主义量表与自尊量表(SES)对6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自尊与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父母批评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而与条理性、个人标准则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条理性、个人标准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对其自尊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朱燕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1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设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设限量表(SHS)、自尊量表(SES)及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对711名在校大学生相关心理特质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归因分析探究了自我设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自我设限对自尊起到负向预测作用(r=-0.411,P0.01),对完美主义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0.359,P0.01);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得知自尊在完美主义与自我设限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二者对自我设限的方差解释达到了58.8%。结论:自尊、完美主义是大学生自我设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李同归等人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杨宏飞修订的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MPS)中文版对4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成人依恋回避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4.679,P0.05),完美主义个人标准、怀疑行动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4.637,P0.05;t=7.414,P0.01);2自评成绩不同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和关注错误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0.0001,P0.001;t=0.001,P0.01);3消极完美主义与成人依恋回避、焦虑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04,P0.05;r=0.243,P0.01)。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焦虑因素与消极完美主义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冯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82-98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被试在积极完美主义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0.865,P0.05);文、理科生在问卷总分(t=2.52,P0.05)及条理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t=3.10,P0.05);2被试在父亲严惩(t=2.54,P0.05)、过度保护(t=2.10,P0.05)、偏爱(t=2.83,P0.01)、母亲过干涉、过保护(t=2.13,P0.05)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等因子与积极完美主义的高标准性、条理性、果决性因子及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13~0.30P0.05,P0.01),而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因子与条理性、果决性呈显著的负相关(r=-0.12~-0.18,P0.05,P0.01)。结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自我控制,形成积极的完美主义人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大学生群体是否存在内隐完美主义倾向以及自尊与内隐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对71名大学生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效应显著(t=-2.98,P0.01),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内隐完美主义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且高自尊水平大学生的内隐完美主义效应显著高于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t=2.16,P0.05)。结论:个体在无意识中存在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内隐完美主义的倾向性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FMPS)中文版和自尊量表(SES)对河北省唐山市某高校1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学生自尊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4.358,P<0.05);②大学生自尊与完美主义担心错误因子(r=0.393,P<0.05)、父母期望因子(r=0.173,P<0.05)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对行为的疑虑因子(r=0.342,P<0.01)、完美主义总分(r=0.223,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条理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2,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完美主义的倾向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P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负相关(r=-0.30,P<0.01),大多数维度之间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完美主义与择业焦虑、择业效能感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择业完美主义量表、择业焦虑量表和择业效能感量表测量445名大学生。结果①追求理想与择业效能感呈正相关(r=0.605,P<0.001),在乎挫折与择业焦虑呈正相关(r=0.471,P<0.001);②追求理想在低效能感组对择业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t=9.70,P<0.001),在乎挫折的预测作用高组强于低组(t=6.68/2.22,P<0.001/0.05);③高、低择业效能感之间追求理想有显著差异(r=0.471,P<0.001);②追求理想在低效能感组对择业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t=11.38,P<0.001),在乎挫折和择业焦虑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择业效能感条件下在乎挫折是导致择业焦虑的主要原因,而低择业效能感条件下追求理想是导致择业效能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藏族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时身体各测量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10月西藏大学非运动专业99人,采用国家规定使用的“E”字形视力表箱检测视力,利用马丁测高仪测量身高,采用生物电阻抗仪检测体质量、基础代谢量和身体脂肪率等指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性别各身体测量指标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性别视力与各测量指标的关系。结果 运动后1 min,不同性别各指标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5、10、15 min,女性身体脂肪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其他指标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1、5、10、15 min女性视力高于运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运动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运动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r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运动前,不同性别视力与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运动后1 min,男性和女性视力与体质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运动后5 min,男性视力与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与身体脂肪率呈负相关(P<0.05);女性视力与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运动后10 min,男性视力与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与身体脂肪率呈负相关(P<0.05);女性视力与体质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运动后15 min,男性视力与身体脂肪率呈负相关(P<0.05);女性视力与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运动对视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运动后基础代谢量越高视力越好,身体脂肪率越高视力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学生进行完美主义聚类分析.方法:175名大学生回答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三维完美主义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自尊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结果:二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存在适应性(适应性维度得分较高、非适应性维度得分较低)、非适应性(适应性、非适应性维度得分较高)、非完美主义者(适应性、非适应性维度得分较低)三类群体;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相比,适应性、非完美主义者积极心理适应水平较高,消极心理适应水平较低,适应性完美主义者积极情感水平高于非完美主义者.结论:存在适应性、非适应性、非完美主义者三类群体,适应性完美主义者最健康,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心理健康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乡市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流行状况,并探讨人格特征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新乡市的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新乡市大学生总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83.8%;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抑郁状况(t=2.158,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抑郁状况无显著差异(t=-1.414,P>0.05);②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情绪性、精神质对抑郁具有正预测作用,内外向、掩饰性对抑郁具有负预测作用。结论新乡市大学生抑郁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大学生的抑郁与其人格中的诸多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