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以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0名符合CCMD-Ⅲ的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别对6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在父亲情感温暖(t=-5.769,P0.01)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父亲惩罚严厉(t=8.055,P0.01)、父亲过分干涉(t=3.439,P0.01)、父亲拒绝否认(t=3.894,P0.01)、父亲过度保护(t=3.005,P0.01)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母亲的情感温暖(t=-5.566,P0.01)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亲过分干涉保护(t=4.668,P0.01)、母亲拒绝否认(t=3.690,P0.01)、母亲惩罚严厉(t=5.020,P0.01)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父母的偏爱被试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症患者组的不成熟型(t=27.31,P0.01)和中间型防御机制(t=9.87,P0.01)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成熟型防御机制(t=-0.88,P0.05)因子分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间型防御机制中,反作用形成、回避、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消耗倾向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69~15.000,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父母存在不良的教养方式;抑郁症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特点及关系,从而针对其防御方式及人格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焦虑症患者和正常人均31名,对他们以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①焦虑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N分高于正常人(P<0.01);②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正常人(P<0.01),而升华和幽默等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人(P<0.01);③焦虑症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N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情绪不稳定,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且情绪不稳定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因此,应依据其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性别、病程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唐山市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人进行问卷施测,并以60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①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男性对照组比较得分有显著差异(t=3.16,3.24;P<0.01);②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2.01,P<0.05);③病程在10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3.40,3.49;P<0.01),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只有中间型防御机制明显高于正常(t2=2.24,P<0.05);④精神分裂疽患者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87,3.74;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且病程越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越倾向于运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恐惧症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探讨其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为临床干预寻求突破。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防御方式问卷(DSQ)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表(16PF)对53名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并分别对53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恐惧症患者评价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父亲的过分干涉(t=3.34,P=0.001)、过度保护(t=3.75,P=0.000)、惩罚严厉(t=4.49,P=0.000)、拒绝否认(t=4.35,P=0.000)4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温暖(t=2.98,P=0.00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t=3.44,P=0.001)、拒绝否认(t=3.85,P=0.000)、惩罚严厉(t=3.97,P=0.000)各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情感温暖(t=3.66,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交恐惧症患者组的不成熟型(t=4.23,P=0.000)和中间型防御机制(t=3.34,P=0.001)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成熟型防御机制(t=2.40,P=0.018)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交恐惧症患者组人格特征16PF中的乐群性(t=6.64,P=0.000)、稳定性(t=6.11,P=0.000)、敢为性(t=3.66,P=0.000)、独立性(t=6.29,P=0.000)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敏感性(t=5.83,P=0.000)、怀疑性(t=5.37,P=0.000)、忧虑性(t=7.30,P=0.000)、紧张性(t=7.34,P=0.00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具有病态人格特征和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具有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患者41例(凶杀组)、非凶杀行为的偏执型分裂症65例(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测查比较。结果:凶杀组、病例对照组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9±0.9,5.0±1.0/3.9±0.6,F=27.04,P=0.000),投射、被动攻击、分裂、退缩、躯体化六个条目评分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病例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1/4.5±0.8,P<0.05),反作用形成、同一化条目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5.0±1.4/4.1±1.4,4.9±2.6/3.3±2.0,P<0.01);凶杀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5.5±0.9/5.0±1.2,5.6±0.9/5.0±1.4,P<0.01)。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凶杀偏执型分裂症患者更多地采用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被动攻击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反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6.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方法 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 ( DSQ)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 5 0例进行评定。结果 患者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等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1 ) ,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失眠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工读男生的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81名工读男生作为实验组被试,94名普通中学男生作为对照组被试进行防御方式问卷与应付方式问卷测量。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①在防御机制问卷中,工读男生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男生(t=4.47,t=3.43,P0.01);②在应付方式问卷中,工读男生在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男生(t=2.71,P0.01;t=2.10,P0.05;t=2.53,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工读男生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自责,幻想和合理化成显著正相关(r=0.30,r=0.25,r=0.23;P0.01);工读男生的不成熟型,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均与求助成显著负相关(r=-0.28,P0.05;r=-0.25,P0.01;r=-0.32,P0.01)。结论工读男生比普通男生更多的使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工读男生的应付方式是以幻想-退避为主的不成熟应付方式;且其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M·Bond编制的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分为攻击组(n=32)和非攻击组(n=36)在入院时和住院3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在发病期,有攻击行为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DSQ中间型和成熟因子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病人的DSQ成熟型因子分明显增高(P〈0.01)。有攻击行为组患者DSQ不成熟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攻击行为与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患者的完美主义心理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中,选取71名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病例组),及71名按照性别、年龄(±5岁)、受教育程度进行配比的无精神障碍的志愿者(对照组),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CFMP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s Questionnaire,DSQ)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的CFMPS总分[(88.5±16.2)vs.(63.0±10.7)]和担心错误[(16.4±6.4)vs.(11.6±4.0)]、行动的疑虑[(14.6±3.6)vs.(8.8±2.7)]、条理性[(23.4±5.3)vs.(17.2±4.1)]、个人标准[(19.6±5.1)vs.(14.8±3.7)]、父母期望[(14.5±5.0)vs.(10.7±3.5)]维度分,及DSQ的不成熟防御机制[(4.8±0.6)vs.(3.7±0.6)]、中间型防御机制[(4.9±0.5)vs.(4.2±0.6)]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而DSQ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3.8±0.6)vs.(5.7±0.8),P0.05]。完美主义总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正相关(r=0.58,0.44,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负相关(r=-0.5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动的疑虑是强迫性障碍的危险因素(OR=1.46;95%CI=1.09~1.94)。结论:强迫性障碍患者可能比正常人更追求完美,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及其家庭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及其家庭功能,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①抑郁症组中间型及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抑郁症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及组织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及控制性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较多采用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家庭支持系统不良,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心理专业学生防御机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 采用整体分层抽样方法时484名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 心理专业学生多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5.61±0.83),升华(6.26±1.27)、压抑(6.02±1.49)、渴望(5.99±1.63)是其应用最多的3种防御机制;女生比男生应用了更多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生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在不同年级、性别之间的差别,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哈尔滨市某医科院校附属医院3个年级848名临床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①女生客观支持分和成熟因子分高于男生(t=-2.393,-2.105;尸〈0;05),②女生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t=-3.596,P〈0.01);男生不成熟因子分和中间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t=4.522,3.088;JP〈0.01);③二年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其他年级(P〈0.01);④二年级学生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其他年级(F=24.976,P〈0.01);社会支持总分和不成熟因子分及中间因子分呈负相关(r=-0.293,一0.103;P〈0.01),和成熟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2,P〈0.叭)。结论女生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优于男生,二年级学生社会支持较低,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较多。社会支持越少,使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越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昆明市研究生人格特征与防御机制的相关关系.方法 抽取昆明市3所大学的在校研究生321名,分别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人格和防御机制的测试.结果 精神质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349,P<0.01),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247,P<0.01),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咨询来访者和非来访者在防御方式使用上的差异。方法研究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的中文修订版,对1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56名,非来访者122名(根据是否有咨询的意愿将非来访者分为两组)。结果①中文修订版DSQ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α=0.872);②来访者比有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2.863,P<0.01;t=1.982,P<0.05);③来访者比无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3.951,3.666;P<0.01);④性别因素对3大类防御方式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68,0.184,0.061;P>0.05)。结论参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未参与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的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男性和女性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不同年龄护理人员的防御方式和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医院306名护理人员,采用职业倦怠问卷通用版(MBI- G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分别对其职业倦怠状况和防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该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12.42%,以情感耗竭维度检出率最高(5.88%).72.55%护理人员倾向于选择成熟防御方式.不同年龄护理人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F=4.201,5.483,7.172;P<0.01),而在防御方式中仅在不成熟防御方式上差异显著(F=3.942,P<0.01).职业倦怠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显示,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及掩饰因子均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成熟防御方式则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特定的防御方式可影响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采用成熟防御方式可有效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而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则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年龄滞后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年龄评估问卷、应付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012年9-11月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171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医生评定的心理年龄低于患者实际年龄(t=28.972,P0.05);心理年龄高滞后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评分高于低滞后组(t=2.751,2.082,3.438,2.254;P0.05);心理年龄高滞后组退缩、制止的防御方式评分高于低滞后组(t=2.854,2.176;P0.05)。父母养育方式两组无明显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退避(P0.05,OR=1.276)是心理年龄滞后程度的危险因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年龄滞后现象,滞后程度不同使用的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不同。更多使用退避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加大患者心理滞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精神科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采用的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82名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精神科病房护士的SCL-90总分(138.07±31.33)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45,P<0.05),并且焦虑(t=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傣族泼水节的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西双版纳220名高中学生进行测评及分析。结果①泼水节后学生在强迫症状(t=5.01,P〈0.05)、抑郁(t=8.42,P〈0.01)、焦虑(t=15.18,P〈0.01)、恐怖(t=21.73,P〈0.01)、精神病性(t=6.95,P〈0.01)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泼水节前;②泼水节前后学生在SCL-90上的因子检出率排前4位的均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度、抑郁、敌对;泼水节后学生各因子的检出率均低于泼水节前。此外,泼水节后学生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均未出现心理问题。结论傣族泼水节具有的心理调适功能,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其心理机制源于提供了宣泄情感的良好时机,具有心理暗示功能,能满足人们的多种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