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并奎硫平,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6周。结果在治疗2、4、6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11.67,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24,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且不增加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小剂量奎硫平治疗体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2例体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氟伏沙明合并小剂量奎硫平,对照组单用氟伏沙明,疗程均为8周。采用鲁龙光体像障碍量表(BD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8周末两组BDD、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3.391,3.510;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3.502,3.406;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χ2=0.37,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体像障碍,疗效优于单用氟伏沙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早期合用劳拉西泮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4例广泛性焦虑症进行随机入组,其中对照组32例,帕罗西汀治疗8周;研究组32例,帕罗西汀合用劳拉西泮治疗8周(其中劳拉西泮2~4周末停药).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在1周末SAS和HAMA总分、SA因子分的减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4、8周末SAS和HAMA总分、SA因子分、PA因子分较治疗前减分显著(P<0.01);治疗8周末评定总体疗效两组相近,两组间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反应为口干、头晕或头痛、恶心或食欲下降、嗜睡、乏力.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早期合用劳拉西泮症状改善早、起效快、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奎硫平合并西酞普兰组(合用组)和单用奎硫平组(单用组)。疗程12周。临床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 S),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合用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χ2=4.38,P0.05),SAN 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单用组(t=6.82,P0.01),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t=0.65,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奎硫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自我语言提示并帕罗西汀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焦虑症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接受自我语言提示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后用HAMA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焦虑症状都有明显好转,但研究组起效较快,研究组的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在第1周末时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减少,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疗效较稳定,第8周末时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继续减少;对照组第8周末时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较第4周末时都稍有升高.结论帕罗西汀合并自我语言提示治疗较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快,疗效稳定;自我语言提示可作为焦虑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诊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首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周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度洛西汀组89.8%、帕罗西汀组87.2%。治疗1周末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续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服药初期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较度洛西汀明显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起效更快,安全性、依从性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合用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 D和HAMA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以合用组疗效显著且快(t=3.6688,3.8299;P<0.01)。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合用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和HAMA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舍用组疗效显著且快(t=3.6688,3.8299;P<0.01).结论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自我语言提示并帕罗西汀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焦虑症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接受自我语言提示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后用HAMA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焦虑症状都有明显好转,但研究组起效较快,研究组的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在第1周末时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减少,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疗效较稳定,第8周末时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继续减少;对照组第8周末时HAMA总分和2分量表分较第4周末时都稍有升高.结论:帕罗西汀合并自我语言提示治疗较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快,疗效稳定;自我语言提示可作为焦虑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随机开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双重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4)给予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n=32)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2周分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n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n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HAMD总分≤7分为痊愈;HAMD总分>7分,减分率≥50%为好转,痊愈和好转合称有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s<0.05);研究组6、8、12周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合用组为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单用组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末,合用组有效率为87.5%,单用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治疗第2周起,两组(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6.71和t=13.00,P<0.01),合用组治疗2周末起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t=4.71,P<0.01)。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6,P<0.01)。结论振源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能显著提高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剂组68例和阿普唑仑组68例。怡诺思组治疗剂量75~150m g/d,阿普唑仑组为1.2~3.6m g/d,观察时间均为6周。治疗前与治疗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普唑仑组起效时间快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但远期疗效差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怡诺思组副反应明显少于阿普唑仑组(χ2=7.49,P〈0.01)。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名,分别采用帕罗西汀(西医)、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帕罗西汀(中西医结合)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am iltonA nx iety Scale,HAMA)进行疗效评估,采用副反应量表(T reatm en t Em ergen t Sym ptom Scale,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前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HAMA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HAMA量表评分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得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性(94.7%)和有效性(97.4%)均高于西医组(分别为86.5%,91.9%);③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甘麦大枣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治疗后显效率和HAMA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3170,P0.05和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6、8周末研究组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74%,对照组显效率55.8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14,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帕罗西汀,且疗效出现较早,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77例门诊和住院女性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按照诊疗顺序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决定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研究组39例,对照组38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选入组患者和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糖脂代谢生化指标和体重指数评定不良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在治疗2、4、6、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t=8.75~18.08,P均0.01),研究组治疗1周评分即有统计学意义,HAMD(t=2.52,P0.05)、HAMA(t=5.30,P0.01),对照组治疗1周仅HA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间HAMD、HAMA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1和0.64,P0.05),治疗1周比较HA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治疗2、4周比较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58和-2.14,P0.05)。TESS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08%和2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对糖脂代谢和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女性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喹硫平,对照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依据HAMD总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0.59%,对照组有效率45.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在第4周时HAMD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61,P〈0.05),第6周时C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24,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能提高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