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脑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及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T1WI图像的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稍低信号,DWI呈高信号,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减低。肿瘤信号多数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脑内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小肝癌的 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总结小肝癌磁共振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患者磁共振检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32例患者共发现34个病灶,17个病灶见假包膜形成。 T1加权像(T1WI)发现病灶23个,其中18个病灶呈略低信号,5个病灶呈略高信号,13个病灶见假包膜形成;T2加权像( T2WI)发现病灶30个,均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共发现病灶34个,有32个病灶动脉期强化,其中27个动脉期强化最明显,呈快进快出表现,5个病灶门脉期强化最明显,病理检查为高分化小肝癌。结论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在小肝癌的检出及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小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小脑膜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减少漏诊的经验。方法:通过对15例小脑膜瘤检查方法及图像的分析,找出不同检查方法显示小脑膜瘤的优势。结果:小脑膜瘤于常规T1,T2加权像上多呈等信号,于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像上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呈高信号,结论:对小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FLAIR像及增强扫描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注意加做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平扫、增强、MRS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常规行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采用时间飞跃法(TOF)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T1WI增强扫描。氢质子MRS采用单体素激励回波探测法(STEAM),并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等物质峰值改变。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2个或2个以上脑叶,以颞叶、枕叶、胼胝体、基底节和丘脑等部位侵犯受累常见。病变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为高信号,未见明显坏死、钙化,受累区域脑组织肿胀,占位效应轻。注射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示,9例无明显强化,2例斑片状强化,1例结节状强化,1例线状轻度强化。病变区域MRS表现为不同程度NAA降低,NAA/Cr比值降低;Cho上升,Cho/Cr和Cho/NAA比值上升。结论 MRI结合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是目前诊断大脑胶质瘤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8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回顾分析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其诊断的水平,方法:8例病例行CT平扫肾上腺区,其中4例加行CT增强扫描,2例加做肾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中,7例CT平扫呈密度均匀,低于肌肉密度的肿块,增强扫描4例呈密度均匀或销不均匀肿块,低于或等于肌肉强化密度,MRI2例在冠状位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低信号,轴位T2加权介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对于正常肝脏信号)。结论:(1)CT和MRI检查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价值。(2)治疗主要领先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14例血管网状细胞瘤增强表现特点的分析,探讨其增强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0.35TMR仪检查和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血管网状细胞瘤,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9岁-62岁,平均31.8岁.14例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4例血管网状细胞瘤中12例位于颅内,其中幕上1例,幕下11例;2例位于脊髓,分别位于颈456和胸45平面.10例单发囊性,呈大囊小结节,囊液呈长T1长T2,瘤结节呈不规则形,T1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强度,T2加权像呈较高信号强度.瘤旁无水肿或水肿较轻或重度水肿.增强扫描瘤结节明显强化呈高信号强度,囊壁呈环形强化或无强化;4例为实质性,T1加权像呈中等偏低信号,T2加权像呈中等偏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对比增强,呈明显的高信号强度.肿瘤实质内及肿瘤旁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影且增强明显.结论 MRI对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特别是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几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结核性脓肾与肾积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核性脓肾及10例肾积水的磁共振图像特点,包括T1加权、T2加权、增强扫描、磁共振尿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常规T1、T2加权可以了解肾脏的整体形态,提示肾实质破坏、积脓;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脓腔壁、肾盂、肾盏壁及输尿管壁的异常强化;磁共振尿路成像可以较清晰地显示两组病变的尿路整体形态;上述技术可使诊断正确率达84.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既可以分析弥散图与ADC图了解水分子的弥散特点,也可以通过测量ADC值量化鉴别上述2种病变,与上述其他手段结合可使诊断正确率达91.2%。结论综合应用磁共振各项检查技术对结核性脓肾与肾积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1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中表现为T1加权像(T1WI)等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T2WI)为等低信号。增强门静脉扫描与肝组织强化下进行对比呈低信号结节,动脉无强化。合并肝细胞癌为5例患者,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偶会出现高或稍高信号。T1WI和T2WI诊断后7例患者的结节周围产生假包膜。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对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进行良恶鉴定,并对恶性结节作出疗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几种肝脏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84例经临床证实的肝脏病变病人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肝脏占位病变的主要MRI表现:在T1加权图像上,大多表现为略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恶性病变56例,表现为混杂增高信号,良性病变28例,信号均匀增高,血管瘤质子密度像即呈高信号。结论:MRI检查对于肝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有特征性。并强调了MRI检查对手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扫描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行肾区SE序列T1WI、T2WI横断位扫描及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再对病变区域行FSE T2加权簿层横轴位或冠状位扫描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结果13例MRU均能显示输尿管不同程度梗阻征象,轴位扫描于梗阻部位显示异常软组织信号灶。结论应用低场磁共振机行泌尿系水成像加梗阻区域T2WI簿层扫描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对原发性输尿管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方法。方法:应用CT扫描采用常规轴位扫描,以OM线为基线,层厚5mm,层距5mm,部分病例进行颅底扫描、冠状位扫描。MRI采用每位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应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行横轴位、矢位及冠状位检查;增强对比剂应用Gd-DTPA,剂量0.1mmol/kg,经肘静脉注射。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病变位于鞍区的11例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混杂,边缘清晰,CT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强化,其病灶范围较平扫时略增加,同时行MRI检查,24例病变位于基底节区、松果体区及鞍区的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病灶,T1、T2加权像呈均匀等信号。结论:CT和MRI联合应用可以有效诊断颅内生殖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采用永磁型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0.15T)对足月顺产的正常新生儿20例和临床诊断的HIE患儿90例进行检查。HIE组病人的临床分度分别是轻度40例、中度38例和重度12例。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脑灰白质对比清楚,以T2加权像最明显。HIE组病人脑内均有片状的异常信号病灶,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均伴有皮层灰质与白质的对比模糊或消失;83例见于2个脑叶以上;86例呈对称分布。26例见蛛网膜下脑出血,20例见白质病灶内出现点片状出血。结论: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晖  王金  石佳滨 《中外医疗》2012,31(9):173-173
目的探讨小肝细胞癌的MRI表现提高对小肝癌的诊断。方法选取30例小肝细胞癌行MRI扫描。结果小肝细胞癌中T1加权像表现为低、高、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以低信号为主。结论 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特征来反映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5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22例已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9例,良性病变13例.22例患者行CT扫描发现肺部病变,并行1.5 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及多b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的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42例TB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头颅CT和头颅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学异常征象主要包括脑膜增厚、脑梗死灶、不同程度脑积水、基底池或鞍池或脑实质内异常密度等,MRI诊断阳性率83.33%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64.29%(P0.05)。多数患者CT平扫显示脑积水、脑梗死、单发或多发结核瘤等异常改变,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变,部分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多数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可不强化。MRI表现在脑底部脑池形态变窄或消失,T1加权像显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显示等信号,脑膜增厚,增强扫描显示多数受累脑膜呈线条状、点状、斑片状等强化,少数可不强化;且粟粒样结核病灶MRI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病变中心为高信号,强化后呈多发性小灶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诊断TBM阳性率较高,结合CT检查可为TBM患者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病理类型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睾丸肾上腺残基瘤的CT、MR的影像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睾丸肾上腺残基瘤进行磁共振和CT影像学及其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的肿块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边界清楚.磁共振检查,相对于正常睾丸实质,病变在磁共振TI加权像等信号或高信号,在T2加权像低信号,并在病变周围可见低信号晕,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病理表现:分层,最外层呈白色,有弹性,由不含精细胞的曲细精管组成,间质水肿,纤维化的睾丸间质细胞形成小群体,而内层呈暗橙色,由嗜酸性细胞组成,呈梁索状和巢状排列.结论 睾丸肾上腺残基瘤病人CT及磁共振影像的典型表现,结合其病理及病史,诊断明确.若能正确的通过影像及病史诊断,则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其病变的大小和存在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与ACTH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医学》2017,(11):1104-1105
目的综合比较1.5T磁共振不同成像技术对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SNR(信噪比)和CNR(噪声比),为诊断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患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4-10—2016-10间收治的52例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患者,分析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患者的质子密度加权像、1.5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和常规T2加权脂肪抑制像的序列情况。结果 (1)质子密度加权像、1.5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和常规T2加权脂肪抑制像等四种不同扫描方式的SNR和CNR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子密度加权像、1.5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和常规T2加权脂肪抑制像四种不同序列在扫描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患者时,最高SNR是常规T2加权脂肪抑制像,最低SNR是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四种不同序列在扫描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患者时,最高CNR是1.5T磁共振常规T1加权像,最低CNR是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序列,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T磁共振不同成像技术中的T2加权脂肪抑制像和常规T1加权像,对膝骨关节炎骨髓病变SNR和CNR显示为最优秀序列。  相似文献   

19.
宋宏伟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30-1031
目的探究在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磁共振技术对25例健康的自愿者和14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双侧臂丛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T1W/T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斜冠状位和横轴位(T2W/TSE)、重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扫描(STIR/long TE)、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轴位扫描(DWIBS)成像。结果 T1WI轴位、T2WI轴位与斜冠位用于显示臂丛神经的椎间孔段和椎管内段成像具有较大优势;STIR/long TE和DWIBS用于显示臂丛神经干成像较好;T1WI可用于特异性显示血肿信号、局部或者脊髓内软组织的内出血;冠状位STIR/long TE、DWIBS可用于显示节后神经损伤或病变,可显示出神经干的信号异常或增粗,准确定位神经损伤。结论磁共振常规的扫描序列加以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脊髓病变的MRI表现,掌握髓内病变的诊断要点。探讨低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脊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R影像资料31例脊髓肿瘤。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重点对病变部位、大小、边缘是否清晰、信号是否均匀、强化程度及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确定病变上下缘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检查可显示整个肿瘤的范围,对滴状种植转移灶的显示也好。椎间盘在T2加权图像上出现信号减低。结论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确定病变上下缘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血管母细胞瘤可在髓内形成囊性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