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32例,采用捏脊,健脾益气,循经点穴,促肌力恢复,活动关节,足底,节段性等多种按摩疗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每次实施20-30分钟,1-2次/日,30日为1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30天治疗后,小儿脑瘫患儿的CS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全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P均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具有简单,便捷,费用低的优势,值得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经穴推拿法、特定穴小儿推拿疗法综述了推拿疗法在小儿脑瘫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概况。目前推拿结合其他康复方法的疗法应用广泛,如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推拿结合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等,临床采用包含推拿在内的多种康复方法结合运用的综合疗法效果好。认为如何客观评价推拿疗法对小儿脑瘫的确切康复作用、进一步优化小儿脑瘫的推拿康复方案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明代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操作法及选穴规律。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明代小儿推拿的8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全文阅读,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以及SATI以及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方法,计算脑瘫相关操作法的支持度、中心度,对脑瘫相关的操作法及选穴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 8本具有代表性著作中,共有27个小儿脑瘫相关推拿处方,所采用的操作法共有33个,总频次为146,推三关、补脾经、运八卦、分阴阳等使用的频率依次为66.67%、55.56%、51.85%、51.85%。其所选穴位多为小儿特定穴。结论 明代小儿推拿在脑瘫的推拿治疗中,根据不同的中医症候表现选用不同的操作法,高频操作法为推三关、补脾经、运八卦、分阴阳等,选穴特性以小儿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蠡沟穴子午对冲运动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蠡沟穴子午对冲运动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愈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蠡沟穴子午对冲运动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有明显效果.且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循经推拿拮抗肌群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性尖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循经推拿拮抗肌法对小儿脑瘫尖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循经推拿拮抗肌群手法为主治疗56只小儿脑瘫性尖足。[结果]患儿绝大部分尖足得以纠正,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循经推拿拮抗肌群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性尖足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苏炜  王建文 《甘肃医药》2013,(11):838-84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方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针刺体穴、头穴,耳穴压豆,推拿按摩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对36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36例脑瘫患者,痊愈和显效17例,占47.22%,总有效率为77.78%。结论中药、推拿、针灸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脑瘫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智商和运动功能、生活质量,避免不良预后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适用于脑瘫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按揉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脾气虚型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选择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按揉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手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妈咪爱散剂治疗,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10天、20天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0. 9%对照组为80. 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脾气虚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102例小儿脑瘫患儿主要运用头针,配合体针、推拿、捏脊及康复手法和方法综合治疗。结果:10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11例,显效57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有效率97.06%。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脑瘫,就是依据中医理论"标本兼治"的原则,使脑瘫患儿的智力、语言、运动、姿势和能力等障碍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各地报导较多,但由于推拿部位多,手法较复杂不利于普及推广。自1978年7月~1986年12月,我们以推拿止痢穴、足三里穴为主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门诊治疗资科较完整的120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和推拿手法治疗相配合,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6例,有效率为91.3%,对照组40例有效率为72.5%。结论: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推拿手法的个体特异性造成了不同的疗效、不同的疗程,所以要通过规范推拿手法来提高临床疗效。手法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以下3个方面:1)法之所施,气至病所。2)法之所施,患不知苦。3)法之所施,医守其神。此外,还需在治疗过程中讲求条理,既全面又突出重点,使治疗手法安排得当,有条不紊。通常,在手法力度上应遵循先轻后重的顺序,在治疗部位上应先外周后患处、先外侧后内侧、最后整体的顺序,在手法频度上应遵循先缓后急的顺序,治疗总体上应充分体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或刚中求柔,或柔中求刚,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13.
浅谈推拿手法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拿手法的个体特异性造成了不同的疗效、不同的疗程,所以要通过规范推拿手法来提高临床疗效。手法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以下3个方面:1)法之所施,气至病所。2)法之所施,患不知苦。3)法之所施,医守其神。此外,还需在治疗过程中讲求条理,既全面又突出重点,使治疗手法安排得当,有条不紊。通常,在手法力度上应遵循先轻后重的顺序,在治疗部位上应先外周后患处、先外侧后内侧、最后整体的顺序,在手法频度上应遵循先缓后急的顺序,治疗总体上应充分体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或刚中求柔,或柔中求刚,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加牵引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38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本组男11例,女2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19岁,平均14.5岁。Cobb角11°~20°27例,21°~30°11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6例。结论:推拿手法加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不影响正常活动,无合并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高希言教授针刺治疗失眠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高希言教授在继承传统理论基础上,提出调卫健脑治失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诊疗技术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其经验可概括为:调节卫气,平衡阴阳;通督益髓,健脑调神;体悟针感,辨气施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现代临床及经典理论方面对于针刺补泻的含义进行了具体解释。对于刺激量的轻重与针刺补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轻刺激不等于补法,重刺激不等于泻法。不能仅以针刺手法作为其量化标准,从针刺补泻效应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方面为针刺补泻的量化标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经典论述和现代医学研究两方面均认为衰老与心、心脏、心脑血管密切相关.生活中应注意养生抗衰,临床上通过补心气、滋心阴、养心血、通心脉、安心神以达抗衰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督健脑补肾运脾推拿法对高危儿脑损伤预防后遗症的作用。方法对2006~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中重度脑损伤综合征患儿43例,以我院常规的通督健脑补肾运脾推拿法为主,结合中药浴式水疗、音乐疗法、运动疗法、视听障碍干预治疗、早期教育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1年半后采用北京Gesell法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43例患儿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18例,1年半后恢复正常31例,发育迟缓12例,占28.0%,大大低于文献报道的80%~100%。结论对高危儿脑损伤进行通督健脾益肾疗法可有效预防高危儿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40例早期2型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洛汀新组、健脾活血组、益肾活血组、健脾益肾活血组、健脾活血洛汀新组、益肾活血洛汀新组及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每组各20例,8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治疗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内皮素-1(ET-1)、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纤维蛋白原(Fg)、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葡萄糖(2 h PG)等指标显著降低,趋于正常水平;血总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好转;健脾益肾活血洛汀新组与其他各组间相比,以上15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早期2型DN疗效确切,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卧位旋牵推拿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放松类手法加卧位旋牵法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放松类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卧位旋牵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可解除肌肉紧张,松解黏连,纠正寰枢关节紊乱,恢复患者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