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静脉转流下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1993年对1例晚期肝硬化的病人在体外静脉转流下进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现将麻醉方法和术中处理报告如下。麻醉经过和术中处理患者入室后先建立静脉通路,再作右侧桡动脉穿刺测压,连接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等,麻...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临床麻醉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原位肝移植术期的变化及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复合硬外麻醉;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术中监测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体温、血糖、尿量及出血量。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无肝期均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力学埸于稳定。无肝期初期及新肝期理。结果 无肝期均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可以使术中血液动  相似文献   

3.
报道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30例,其中24例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5例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例选用静脉氯胺酮麻醉,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术后痊愈24例,死亡6例。讨论中重点强调了此类病人病情的危重性,并从麻醉前准备和用药,麻醉选择和麻醉维持,术中的监测和治疗,以及术后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4.
报道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30例.其中24例选用持续硬膜外麻醉,5例选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例选用静脉氯胺酮麻醉.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术后痊愈24例,死亡6例。讨论中重点强调了此类病人病情的危重性,并从麻醉前准备和用药,麻醉选择和麻醉维持,术中的监测和治疗,以及术后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老年感染性休克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静脉给药是否会影响丙泊酚靶控输注时的麻醉深度.方法 5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_1、F_2、F_3组和C组,每组14例.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术中固定丙泊酚靶浓度,根据手术刺激调整雷米芬太尼靶浓度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F_1、F_2、F_3组在术中待麻醉深度凋整合适后分别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0.5、1、1.5 mg/kg,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记录MAP、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运用改良的Geller和Freye清醒评估表在停止输注丙泊酚后评估患者清醒情况.术后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有无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未发现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剂量的氟比洛芬酯静脉推注时不会明显影响丙泊酚靶控输注时的BIS和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6岁,65.5 kg,胆囊结石,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肝、肺、肾功能正常.患者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监测ECG、SpO2、BP、HR;测BP 128/78mm Hg,HR 75次/分.行快速静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术.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39岁,54kg,车祸伤致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入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测Hb 50g/L、Hct16%、Plt 80×109/L、PT 23s、Fib 0.33g/L。入室时神智淡漠,麻醉诱导前行桡动脉穿刺测IBP 90/60mm Hg,HR 120次/分。常规开放静脉,监测ECG、SpO2。诱导用药:依托咪酯16mg、顺式阿曲库铵12mg、芬太尼0.2mg,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置管。术中以瑞芬太尼及七氟醚维持麻醉,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地震伤员手术治疗的急救及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382例年龄2~91岁严重地震伤进行492台次手术;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神经阻滞等麻醉方式,并分析了休克、挤压伤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地震危急伤情的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临测.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SpO2维持在92%~100%;治愈356例,好转23例,死亡3例.结论 术前积极的扩容抗休克、维护肾脏功能,加强术中监测、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是地震伤员安全渡过围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肛肠疾病门诊手术患者术前恐惧、术中疼痛一直是肛肠外科治疗的难题,我院在肛肠病门诊手术前先使用丙泊酚注射液行静脉基础麻醉,待患者麻醉起效后,立即行局部麻醉做术中麻醉止痛,这样既消除了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解决了局部麻醉时针刺的痛苦,又加强了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条件好者可当日步行回家,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切割术麻醉的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75~94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组,各40例,观察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镇痛和肌松效果,局麻药和静脉辅助药的用量及术中SAP,DAP,HR,RR,SpO2的变化,术后随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CSEA组比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局麻药和辅助药用量少(P〈0.01),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随访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CSEA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电切汽化术的麻醉安全有效,围手术期个体化处理及麻醉操作和用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肝移植术(OLT)的术式中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SOLT)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做静脉转流的SOLT在断流下行新肝吻合,对外科手术及围麻醉期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6例均在无静脉转流下行SOLT术,在此就其围麻醉期血酸碱和电解质的变化及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麻醉效果,回顾性分析腰俞穴麻醉(A组)、硬膜外麻醉(B组)与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用于PPH各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PPH具有接台时间短、术中患者舒适、并发症少及安全等优点。结果表明,腰俞穴麻醉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适用于PP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观察创伤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案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创伤休克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使最低有效灌注压得到维持,选择对患者影响最小的麻醉处理方案,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紧张情绪,降低患者的有害应激反应。结果 62例创伤休克患者在经过抢救、麻醉处理和手术之后,均获得成功。术后进一步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在手术3天后死亡,其余60例康复。结论对于创伤休克患者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麻醉药物和方式,为之后的手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8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和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佳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阻滞组患者的MAP、HR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阻滞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Cor水平及ROS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SOD、GSH-Px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APTT、PT、TT均长于全身麻醉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麻醉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维持麻醉方式对腔镜甲状腺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经口前庭入路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2例,按维持麻醉方法分为静吸组和静脉组,静吸组采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皮质醇(Cor)、白介素-6(IL-6)、术后切口疼痛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静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静吸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Cor、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0分钟,两组Cor、IL-6水平均高于麻醉前,且静吸组高于静脉组(P0.05)。两组术后1小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3、6、12、24小时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静吸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凭静脉的维持麻醉方式可有效改善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麻醉质量,减少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且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开放性骨折并发骨盆骨折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对56例下肢开放性骨折并发骨盆骨折患者7例实施硬膜外麻醉,49例实施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强围麻醉期管理。对患者实施的救治措施: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扩容;麻醉选择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结果全麻患者中46例术毕清醒拔管,拔管时间7~17分钟。3例带管送ICU,其中1例2.5小时后拔管,2例死亡。无1例因麻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麻醉方法和药物的恰当选择、合理积极的围术期管理,是下肢开放性骨折并发骨盆骨折病人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细胞免疫功能、应激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201 7年2月至201 9年2月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手术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手术采用静脉全麻,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少年患者区域麻醉术中精神异常的原因。方法:对术中精神异常22区域阻滞的患者,麻醉操作按常规完成。麻醉药物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液15~20ml。根据术中精神异常情况分类,并进行镇静催眠处理。结果:对经过22例患者的镇静、催眠、止痛等处理均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青少年术中出现精神异常因素很多,术中应综合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鉴于青少年术中易出现精神异常,为避免患者术中清醒造成的精神伤害。故术前及术中应充分镇静,并常规低流量吸氧,以防止中麻醉管理被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肛肠病手术的术中、术后疼痛,将静脉全麻、局麻结合术后长效止痛用于PPH等多种肛门病手术患者90例(治疗组),同时与椎管麻醉(对照1组)、局麻(对照2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静脉全麻、局麻结合术后长效止痛的麻醉方法,可达到肛门病下术术中、术后最佳镇痛效果,无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全程无痛治疗肛肠病的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河南省职工医院在局部麻醉下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80岁)腹股沟疝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辅以静脉基础麻醉5例。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6 ml,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7例(18.92%),术后伤口周围红肿预防应用抗生素5例。上述术后并发症均经相应处理痊愈,无死亡,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无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轻,尤其对不能耐受硬外、椎管内及全身麻醉的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