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莉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7002-7003
目的采取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以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改善科室的环境、规范输液流程、加强巡视、健教宣传、提高专科知识技能、加强消毒隔离以及合理人员配备等措施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差错及纠纷逐年减少。结论各项护理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开展预约输液、配备生物安全柜,优化门诊输液流程.记录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并与201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前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儿科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彭兰兰 《当代护士》2014,(3):163-164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如何落实查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方法输液前后护士提出查对问题,家长及患儿回答确认进行查对。结果实施反问应答式查对后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升高。结论反问式查对的方法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能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有效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的患儿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强型护理,注意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患儿依从及家属配合情况和患儿以及家属内心活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依从率及家属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出现恐惧、哭闹、烦躁等现象以及家属出现担心、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技巧,能够增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并减轻患儿及家属负面心理。  相似文献   

5.
史巍  金慧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5-8525
目的讨论门诊静脉输液时存在的护理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加强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加强查对、巡视、责任心,加强无菌消毒制度,做到儿科门诊输液的优质服务。结果提高了儿科门诊输液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高了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结论输液质量的好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儿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娴熟的操作技术和敏锐的观察、应变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优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妍 《护理与康复》2006,5(4):303-304
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优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行政管理及护士的业务培训,使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连续6年无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最佳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运用流程再造管理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和机械设备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液等待时间由改造前的30~60min缩短至改造后的20~30min。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为活动主题,对影响门诊输液室服务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由82%提高到9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儿科门诊输液管理。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流程再造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接受输液的儿科患儿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疼痛评分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6S"管理模式对科室环境、仪器设施、科室制度、药品和护理人员礼仪等实施管理,比较"6S"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并于实施前后各选取300名患儿家属比较满意情况。结果实施"6S"管理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和患儿家属满意情况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6S"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改善科室环境,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规范护理人员行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义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94-1595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用药种类多,环境嘈杂(一位输液患儿常有3、4位家属陪同),加上小儿血管细、哭闹不配合,护患纠纷也多。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2011年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儿科输液室应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FME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南通市中医院儿科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儿科输液室开展常规管理,期间就诊的7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 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HFMEA,期间就诊的7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的儿科输液室差错发生情况、沉降菌检出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儿科输液室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儿科输液室护理人员手部的沉降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间层流台和生物安全柜的沉降菌检出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的86.67%(65/75,P <0.05)。结论 HFMEA应用于儿科输液室管理,能够降低差错发生率,改善护理人员手部卫生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杨秀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94-4894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单位,也是高风险科室,其特点是患者多、周转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患儿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多有紧张焦虑心理,护理风险系数较高,容易引起纠纷。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门诊输液患儿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流程再造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门诊输液管理。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再造。记录实施后半年内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去年同期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发生率分别为0.012%、0.002%,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9%、97.9%,流程再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输液流程再造有利于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士执业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门诊输液患儿720例为对照组,按照相同的纳入标准选取2017年3月—2017年5月700例门诊输液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方位查对法"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适合、更安全规范的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操作查对模式。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20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0例。对照组护理操作查对方法为常规查对方法,试验组主要采取了"常规查对法+多方位查对法",该查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邀请患儿家长参与医疗查对同时将患儿的性别、年龄也纳入必查的内容,即要求在常规"三查七对"查对制度中加入反问患儿姓名环节,待家长能完整、准确作出答复后,护理人员对患儿信息核查无误后进行后续护理操作。比较2组的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使用的查对方法可明显提升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查对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适合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查对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门诊输液室作为临床一线科室,由于患者多,护理量大,患者流动快,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我们对输液室座位进行编号,使输液室工作秩序井然,缩短了等候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姜玉娥 《护理学报》2007,14(7):51-52
目的 提高儿科病房输液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儿科病房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查看输液操作,了解其对输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科室护理质控组成员依据自行设计质量控制调查问卷表对输液患儿父(母)及当班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并查看输液操作,了解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输液过程中,患儿父(母)对输液护理服务的评价为:护士主动巡视少(38.8%),不介绍用药知识及药物不良反应(35.0%),部分护士穿刺技术差(26.2%);质控组调查患儿父(母)并检查输液情况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输液速度欠准确,其次是不了解输液药物名称及作用;检查14名输液护士对40例患儿输液情况,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不主动介绍输液药物名称及作用,其次是不主动介绍输液中的注意事项.结论 应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对年轻护士进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培训,以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输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晔 《全科护理》2016,(7):734-736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区安全管理风险及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将1 320例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区的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进行输液管理,干预组则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患儿进行输液管理,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摆药配药、医嘱转抄、身份核对、药物核对、巡视、拔针后处理各环节而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97%,对照组为8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区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保证患儿输液安全的同时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