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修海 《中医杂志》1999,40(3):144-145
《内经》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体阴虚,或壮年耗损过度,至老年出现真阴亏乏,阳失潜藏,心肾失交,或阴虚火旺,炼液成痰,痰阻血瘀,因而出现失眠、怔忡、眩晕、痴呆或昏仆癫痫等。余以俞氏阿胶黄连汤(《通俗伤寒论》方)加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或佐化痰,或佐活血,使心肾交而水火济,肝得养而五脏安。  相似文献   

2.
郭文勤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特色摭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0-1891
郭文勤教授提出"心病表现于心,根源于肾"的理论,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亦应本着这一理论作为指导,只要抓住"心肾阳虚"这一发病本质,以"温补心肾"治之,佐以豁痰化湿或化瘀通络或豁痰化瘀之品,必能取得卓效.  相似文献   

3.
任建丽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90-1891
郭文勤教授提出“心病表现于心,根源于肾”的理论,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亦应本着这一理论作为指导,只要抓住“心肾阳虚”这一发病本质,以“温补心肾”治之,佐以豁痰化湿或化瘀通络或豁痰化瘀之品,必能取得卓效。  相似文献   

4.
单发明  刘影 《吉林中医药》2011,31(8):709-711
心肾不交临床上可见于惊悸、怔忡、不寐、健忘、遗精、郁证、癫狂、哮喘等多种病证中,其治疗以交通心肾为基本原则。而调理脾胃在这类病证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发作时以交通心肾为主,佐以调脾胃,而在间歇期都应以调脾胃为主,因脾胃为心肾交通的枢纽,如心肾失交的癫狂、哮喘证,在间歇期都应以健脾祛痰为治。  相似文献   

5.
肺胀为病多因久病致使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浊潴留,痰瘀交阻,每因再感外邪而诱使病情发作加剧,出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干咳少痰或痰多,烦躁,心慌等症状。其病多缠绵难愈,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日久则可见病及于心,可出现喘脱等危重症候。对于肺胀的治疗,临床多遵从仲景与丹溪之法,治标多以宣肺化痰,  相似文献   

6.
房室传导阻滞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寒、痰、瘀为标。主要病位在心,常涉及肾、脾。心肾阳虚证辨治以温补心肾;寒凝血瘀证辨治以温阳通脉;痰瘀痹阻证辨治以祛痰化瘀;另据病情佐以益气养心阴等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冠心病从痰瘀分型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华 《光明中医》2009,24(9):1787-1788
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根据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分四型,即气虚血瘀,痰浊阻滞;心阴亏虚,瘀痰同病;气阴两虚,痰浊痹阻;心阳亏虚,痰瘀同病.依据痰瘀寒热性质的不同分为两型:寒凝血瘀,痰浊阻滞;痰热瘀血,阻滞心脉.根据所累及脏腑不同分为四型:心肺同病,肺气不畅;心脾同病,脾胃损伤;心肝同病,情志抑郁;心肾同病,肾中元阳不足.  相似文献   

8.
李德新教授认为情志失调可反复诱发和加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病位责之于肝,与肾关系密切,由肝郁气滞,津液凝聚成痰,痰气交阻,瘀血内停,痰瘀互结而成,辨证分为肝气郁结、痰气交阻、心肝火旺和肝肾阴虚,治疗从痰入手,不忘养阴;补益肝肾,注重调护。  相似文献   

9.
1 火发于心肝 痰生于脾肾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中总括男科诸证分虚实 2证 ,“发于肝、心者 ,以实证居多 ;发于肾、脾者 ,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实则治心肝为主 ,虚则治脾肾为主”的 2个治疗规律。脾为痰之源 ,肾为痰之本 ,此为常理。五脏皆可生痰 ,而徐教授独重脾肾 2脏 ,认为不但生痰 ,且易化痰火。常在临证中指出 :现代人生活较安逸 ,少动久坐 ,气行迟滞 ,或酒酪甘浓 ,过饱饮食 ,斫伤脾胃 ,聚浊成痰 ;或放荡形骸 ,施精过度 ,不知保全 ,肾阴亏损于下 ,虚火泛于上 ,炼精 (津 )为痰。心有妄思不得 ,为外所惑 ,心火独盛 ;或…  相似文献   

10.
文双纶 《河南中医》2000,20(1):16-17
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仲总括男科诸证,分为虚实二型:”‘发于肝、心者,以实证居多没于肾、脾者.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实则治心肝为主,虚则治脾肾为主”这两个治疗规律。亚火发于心肝,痰生于脾肾脾为痰之源,肾为痰之本,此为常理。五脏皆可生痰,而徐教授独重脾肾二脏,不但生痰,亦可化痰火。现代人生活较安逸,少动久坐,气行迟滞,或酒酪甘浓,过饱饮食,研伤脾胃,聚浊成痰;或放荡形骸,施精过度,不知保全,肾阴亏损于下,虚火炎于上,炼精(津)为痰。心有妄思不得,为外所惑,心火独盛;或清志不遂,肝气都迫…  相似文献   

11.
宋勉 《光明中医》2002,17(6):21-22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中医认为肺心病主要病位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其病理与痰瘀互结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肺心病其四脏及舌、脉象与痰瘀关系的探讨 ,认为肺心病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机是“痰瘀”。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豁痰为基础 ,或佐补虚、清热、利水等法则 ,方可见效。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虽病位在心,但与肾密切相关。体现于病本虚在肾,病程久而及肾,心肾失交、人之肾气虚时易患之。心衰时心君失养,心阳虚弱,脉络不利,血脉受阻,加之肾虚致脏腑功能疲惫,或脏腑虚寒致风冷邪气逆乘于心,胸阳失展,均导致瘀血内生。心衰源于肾阳虚弱,益肾还在温肾,益肾治本,温肾振奋心阳,荡涤浊阴。心衰时瘀血在内可变生痰浊水饮,当温通化瘀、疏滞调达,温肾同时化瘀活血,通补并用,如此则心阳得煦,瘀血痰水之阴邪得以廓清,心衰诸症得以祛除。  相似文献   

13.
小儿哮喘往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其病因通常多责于肺、脾、肾的功能不足,痰气交阻所致,而略于瘀血证因。临床观察小儿哮喘的发生不仅与气虚痰壅、痰气交阻有关,同时与营血郁滞、络脉瘀阻亦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佐以活血化瘀之药能提高治  相似文献   

14.
邢舸  赵霞  薛星符 《光明中医》2006,21(1):15-16
由肾水虚肝木失养致肝木亢盛、肝亢化火即是肝火,津液为肝火所灼煎而化为痰浊,肝火与冲气合,随之上冲,夹痰浊上逆,故出现头晕、头疼或头胀或耳鸣、头重脚轻等症.  相似文献   

15.
倪宗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老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颇著.几年来笔者有幸跟师应诊,亲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肾是致病之本,肾阴虚又最为多见,肾之阴阳失调,而致肝心脾脏机能失调,故临床上老师将更年期综合征分为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肝火旺型、肝郁气滞型、痰淤互结型论治. 肝肾阴虚型:多表现为头昏头痛,耳鸣,腰酸,烦躁易怒,烘热汗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紫红,淋漓不尽.治宜滋肾平肝,育阴潜阳.吾师用左归饮加龟板、仙灵脾、女贞子、煅龙骨、煅牡蛎、合欢皮.老师在治疗此类病人时,佐以潜阳或稍加温阳之品,此即景岳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意.  相似文献   

16.
徐晓明 《河南中医》2012,32(4):525-527
心血管神经症病因往往与情志相关,其病位在肝、心、脾、肾,其病理因素主要为阴寒、气滞、痰火、血瘀.总的病因不外与情志、劳累有关,其中情志变化为主要因素,其病机有二,一是气机不畅,气郁化火,蒸津成痰,和(或)气滞血瘀而致;二是脏腑虚损,心肝脾肾失调所致.亦可二者相兼为病,出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7.
不寐以睡眠时间或者深度不足为特征。不寐病机总归于阴阳失交,邪扰心神。中医学认为,不寐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胃胆等脏腑相关。发病多与思虑劳倦或情志因素有关。病机为气血、脏腑功能失调。肝胆气机郁结,思虑劳倦伤脾,气机不畅,脾运失常,水湿酿生痰饮。寒痰或痰热积滞,扰心而致不寐。从痰论治不寐,需分清寒热,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徐福松教授从痰火辨治男科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双纶 《新中医》2000,32(3):6-6
徐福松教授在其所著《男性病治疗》中总括男科诸证分虚实两型 :“发于肝、心者 ,以实证居多 ;发于肾、脾者 ,以虚证居多。”并归纳为 :“实则治心肝为主 ,虚则治脾肾为主”的两个治疗规律。今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 火发于心肝 ,痰生于脾肾脾为痰之源 ,肾为痰之本 ,虽然五脏皆可生痰 ,但徐教授认为脾肾二脏 ,既能生痰 ,也可化痰火。因现代人生活较安逸 ,少动久坐 ,气行迟滞 ,或酒酪甘浓 ,过饱饮食 ,斫伤脾胃 ,聚浊成痰 ;或放荡形骸 ,施精过度 ,不知保全 ,肾阴亏损于下 ,虚火泛炎于上 ,炼精 (津 )为痰 ;心有妄思 ,为外所惑 ,心火独盛 ,或情…  相似文献   

19.
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中医肝风范畴,病理主乎风痰,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病位涉系肺、心、肝(胆)、脾、肾,基本病机为肝亢风动,治疗从调肺、平肝、滋肾、健脾、温胆、清心(火)入手,佐以化痰熄风。  相似文献   

20.
曹宏 《中医药学刊》2006,24(9):1713-1713
小儿哮喘往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其病因通常多责于肺、脾、肾的功能不足,痰气交阻所致,而略于瘀血证因。临床观察小儿哮喘的发生不仅与气虚痰壅、痰气交阻有关,同时与营血郁滞、络脉瘀阻亦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佐以活血化瘀之药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