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雪 《中外医疗》2011,30(30):56-56
目的 总结戒院从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粒细胞减少症36例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儿于8~12d(平均9.5d)粒细胞逐渐上升至恢复正常,4~7d(平均5.5d)退热,33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 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梓伦 《广东医学》2000,21(12):1068-1070
1 定义  白细胞减少症 :WBC在 4 0× 1 0 9/L以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 2 0× 1 0 9/L以下。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 0 5× 1 0 9/L以下[1] 。有人将粒细胞减少分为 :轻度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 1 0~ 1 .5)×1 0 9/L;中度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 5~ 1 .5)× 1 0 9/L ;重度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 5× 1 0 9/L。发热 :口探一次 38 3℃或 38℃以上持续 1h。感染程度和粒细胞绝对值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粒细胞少于 1 0 0 0感染机会增加。少于 50 0感染危险较大 ,少于 1 0 0危险极大。2 特点患者…  相似文献   

3.
4.
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口腔溃疡(52.5%).发病年龄过半数为1岁以下婴儿(63例,占52.5%),原发病见于幼儿急疹30例,轮状病毒肠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支气管肺炎8例,手足口病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检测病毒阳性67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例,人疱疹病毒18例,轮状病毒7例,埃可病毒10例,柯萨奇病毒5例,流感病毒14例.85例治愈,35例好转.结论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发病年龄好发于1岁以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洁  徐酉华 《重庆医学》2005,34(2):176-178
目的粒细胞减少症病因复杂繁多,感染最为常见.本文对近几年我院发生的感染相关的粒细胞减少症141例进行分析,为该领域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参照诊断标准, 收集2000年1月~2002年3月住院病人中发生的粒细胞减少症141例;利用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病毒抗体;利用微软办公软件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的中位数是24个月(范围:1个月~14岁),3岁以下者占57%;女性和男性之比为1∶1.56; 2000年和2001年1~4月份发病例数明显低于其他时节,而2002年则1~2月有一个发病高峰. 141例患儿中,105例有发热(75%),以发热起病就诊者88例,发热合并症有咳嗽、皮疹、腹泻;伴随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6例(46%),肺炎22例(16%),急性支气管炎11例(7.8%),轮状病毒肠炎10例(7.1%).118例血清病毒抗体的检测显示80例IgG/IgM均阳性,其中 CBV感染者36例(30.5%). 在<1岁年龄组,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500/μl者为46%,在>1岁年龄组,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500/μl者为34%;经过从ANC1到ANC2平均间隔3d的随访,在<1岁年龄组,ANC2时间中性粒细胞≥1 000/μl者为50%,在>1岁年龄组,ANC2时间中性粒细胞≥1 500/μl者为20.2%.贫血在>6个月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3/13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47/140; 在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值与血红蛋白的相关系数是0.06 (n=141),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值与血小板的相关系数是0.02(n=141). 46例病毒血清IgG/IgM阳性的患者接受了平均4.5d(2~8d)的干扰素治疗,与未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相比,粒细胞的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10);8例患者接受了平均4d(2~8d)的特尔立(GMCSF)治疗.结论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以年龄幼小者居多;其中接近半数病人的ANC值≤500/μl,易患严重感染;血清病毒抗体(IgG/IgM)的阳性率为80/118,以CBV感染率最高(30.5%);本症还伴随一定比例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干扰素对于ANC的恢复作用不明显,细胞因子的作用尚需大样本长时间的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6.
应益人  章惠彬  叶依娜 《吉林医学》2010,31(36):6816-6816
目的:对50例粒细胞减少症进行分析,为诊治该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住院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0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中平均住院(8±2)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例,支气管炎4例,支肺炎1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l例,幼儿急疹2例,血液病1例,疱疹性口腔炎2例;发热49例,咳嗽35例,皮疹l例。结论: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科中较常见,多数呈良性,但其中发热不退及咳嗽迁延,对儿童身心及家长心理有较大的负担;另对临床上用升白细胞用药后仍较顽固的粒细胞减少,应警惕血液系统疾病,常规骨髓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8.
万古霉素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 ,35 岁 ,因 间 断 发 热 伴 咳 嗽 1 个 月 ,加 重 7d,于2003 年 12 月 26 日 入 院。 患 者 于 2003 年 11 月 出 现 发热 ,体温40℃,伴 干 咳 ,活 动 后 气促 ,于 外院 治 疗 后 热退 ,仍有 干 咳 、气 促 。 12 月 20日再 度发 热 ,咳 嗽加 重,伴大 量黄 黏 痰。查体 :双 肺 底可 闻及 较 多湿 啰音 及 痰鸣 音。 线 胸部 检查 示 双肺 纹 X理 增 重,呈 磨 玻璃 样改 变 ,两 肺均 可见 小 斑点 状模 糊 阴影 。血常 规 :W BC 12.8 ×109/L, 中 性 0.84。 诊 断 为双 侧 肺 炎 (细 菌性 )。 先 后 给 予…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神经系统损害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亚新  袁琛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27-27,7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本院儿科病房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占MP呼吸道感染的8.5%,血和脑脊液MP-IgM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阿奇霉素和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确切。结论MP感染可致神经系统损害、儿科医师对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及时确诊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氧氟沙星(Ofloxacin)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半衰期长、毒性低等特点。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血液病及免疫性疾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细菌感染25例,并与头孢呋辛(Cefuroxime)治疗22例作对照,其疗效综  相似文献   

11.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休肺炎的临床诊治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428例肺炎患儿血清和咽分泌物分别进行特异性抗体IgM检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诊治。结果:MP肺炎发生率22.3%,9~12岁MP感染率最低,3~6岁最高,10~12月是发病高峰月,2003年发生率最高,临床以咳嗽和发热为主要症状,ELISA法检测MP-IgM为特异性诊断指标,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95.4%患儿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休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有趋小倾向,秋冬季发病率高,切断呼吸道飞沫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机会,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总结了15例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体温、咳嗽、浮 肿、血压等.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三大常规、抗"O"血沉等,并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结果:经过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停止,浮肿消退,血尿、蛋白尿消失,所有患儿出院时均已达临床治愈.复查每月查1次尿常规均正常,随访6个月未见有复发.结论:支原体感染引起肾损害轻微,治疗时间短,并且很少有复发者.  相似文献   

13.
宋紫霞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12):754-755
<正> 1997年1~6月,笔者接诊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0例,发病较往年为多,按传统方法给予青霉素,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无效或疗效较差,为引起同行注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道感染36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 ,肺炎支原体 ( Mycoplasmal pneumonia,MP)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 ,四季均有发病 ,每隔 3~ 6年出现一次地区性流行 ,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以往认为婴幼儿 MP感染较少 ,现在发现婴幼儿 MP亦不少 [2 ]。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 ,为了了解门诊呼吸道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25例伴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率36.2%,抗病毒治疗同时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P感染者热退时间及异淋恢复正常时间优于单纯EBV感染者。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MP感染,及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利于缩短病程,预防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03例急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均为本院的住院病例,其中男65例,女38例,年龄5个月-10岁。临床诊断原发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54例,肺炎、支气管炎25例,小儿肠炎18例,腹痛6例,均因原发病就诊时发现粒细胞减少而入院。住院日为1~10天,平均为5.5天。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者87例(84%)粒细胞缺乏者27例(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27例(8.54%)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要及时诊断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肺炎支原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5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者,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对比红霉素、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效果。结果呼吸道感染者23d出现咳嗽,尤其持久的阵发性剧咳伴发热者,应考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血清学检查确诊。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其临床特点,早期应用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4 4例中性粒细胞 (ANC)减少症合并严重感染者在接受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治疗的同时 ,随机分成加洁欣 (国产rhG -CSF) 2~ 5 μg/ (kg·d)和不加洁欣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加洁欣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为 95 .4 5 % ,不加洁欣的对照组为 5 9.0 9%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 ;实验组中原中性粒细胞较低 (≤ 1.0× 10 9/L)者在接受洁欣后 90 .91%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而对照组只有 5 4 3.5 5 % (P <0 .0 1) ,且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 ,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 (P <0 .0 1) ,提示洁欣与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ANC减少症合并感染可缩短ANC减少的持续时间 ,加快骨髓造血功能及外周血ANC的恢复 ,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可提高抗菌的疗效 ,故洁欣升白的作用明确 ,副作用小 ,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广辉 《中外医疗》2021,40(7):76-78
目的 分析患儿医院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以及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甲组41例患儿采取单纯抗菌药物疗法,乙组41例患儿给予抗菌药和升中性粒细胞药物联合疗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