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关系,阐明阿托伐他汀对AS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24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他汀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小鼠颗粒饮食、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饲养8周后,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
色观察主动脉弓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检测斑块内ActRⅡA的表达。结果:①高脂饮食组和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TG和TC水平及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TG和TC水平及ActRⅡA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及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弓均可见明显AS斑块,但高脂他汀组AS斑块的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含量极少且纤维帽较厚,斑块较稳定。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空白对照组小鼠主动脉弓标本ActRⅡA基本无表达,高脂饮食组小鼠AS斑块处可见密集的棕色及棕黄色颗粒,ActRⅡA呈强阳性表达。高脂他汀组小鼠AS斑块处可见分散的棕色及棕黄色颗粒,ActRⅡA表达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结论:AS斑块内可检测到ActRⅡA表达,激活素可能通过ActRⅡA途径参与AS形成过程;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TG和TC水平、降低斑块内ActRⅡA表达、稳定AS斑块,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作用于ActRⅡA相关激活素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抗炎及治疗AS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AS兔血脂、斑块面积及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成熟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70只,适应性喂养10天后随机分为5组(按序A、B、C、D、E).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病理对照组及白藜芦醇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干预组同时每天分别给予4mg/kg、8mg/kg、16mg/kg的白藜芦醇.分别在第0周(实验开始前)和第12周末(实验结束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motic images advanced 3 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斑块面积与内膜面积.结果 高脂喂养12周后,病理对照组血脂TC、TG、LDL-C、HDL-C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与病理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可降低AS兔血清TG、LDL-C(P<0.01),随剂量的增长降低幅度更大(P<0.01);中、高剂量白藜芦醇干预组HDL-C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种剂量白藜芦醇干预组比较TC无明显变化(P>0.05);高脂喂养12周后,成功建立AS模型,病理对照组有严重的AS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无AS斑块,白藜芦醇干预组AS病变明显减轻,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内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白藜芦醇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TG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继而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及斑块的形成,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光甘草定能否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主动脉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 建立AS兔模型,将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光甘草定组.正常对照组用正常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光甘草定组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分析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成分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HE) 染色分析兔动脉壁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兔模型主动脉内膜MLCK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 blot 分析兔动脉内膜MLCK水平及p38蛋白磷酸化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AS兔模型,在给予高脂饮食12周以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中TC增高(P<0.05),TG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标本观察到大量兔动脉粥样斑块形成,HE染色显示高脂模型组兔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明显增大并伴有大量泡沫细胞,内膜增厚明显;免疫组化显示主动脉内膜MLCK表达量增多;Western blot显示动脉p38磷酸化水平增强(P<0.05).而加喂光甘草定后,血管内膜病变程度有所下降,MLCK表达有所下降,动脉p38磷酸化水平有所下降(P<0.05). 结论 光甘草定可能通过p38/MAPK通路影响AS兔模型主动脉内皮细胞MLCK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中的水平,以及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一次性维生素D3注射+高脂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分组:A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B组:罗格列酮治疗组,C组:正常对照组,2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测定大鼠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丙二醛(MD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取主动脉全段,HE染色分析大鼠主动脉病变,PHOTOSHOP系统测定粥样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DA-LDL)的沉积。结果:大鼠血清AGE水平A组>B组>C组(P均<0.01)。MDA血清水平亦有A组>B组>C组(P值分别<0.05和0.01)。AIP数值A组>B组>C组(P均<0.01)。TC、LDL血清水平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均<0.01),A组和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除C组外,其他两组大鼠主动脉均见粥样斑块形成,A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内膜面积百分比(38%±6%)高于B组(26%±8%)(P<0.05),A组粥样斑块病变部位MDA-PLDL的沉积面积较B组大(P<0.01,AGE与AIP值呈正相关(r=0.698,P<0.01),AGE与血清MDA呈正相关(r=0.514,P<0.05)。结论:血清AGE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应用罗格列酮可以降低AGE水平,改善动脉损伤。AGE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与增加氧化应激和增高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ApoE-/-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及叶酸、维生素B12( VB12)的干预效应.方法 健康5周龄雄鼠(SPF级C57BL/6J)作为对照组,饲以普通饮食.另选5周龄雄性纯合子ApoE-/-鼠(SPF级近交系C57BL/6J )36只,随机平均分为高脂血症组、HHcy组、干预组.喂养14周后,取血测定血清Hcy及血脂水平,取主动脉进行石蜡包埋并切片,HE染色后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及内中膜厚度.结果 HHcy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干预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其血脂LDL、TG、CHOL分别升高约2.2、7.6、7.2倍,HDL下降约63%(P <0.001).HE染色可见三组ApoE-/-鼠均有AS斑块形成,HHcy组主动脉斑块面积6.21×105μ m2明显大于高脂血癌组3.99×10sμ m2与干预组4.41×105μm2(P <0.05).AS斑块面积与其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4898,P<0.001).结论 HHcy导致ApoE-/-鼠AS病变形成,且病变程度依赖血清Hcy水平,叶酸和VB12的干预可有效缓解HHcy引起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 B)与其比值对脑白质变性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2例脑白质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Fazekas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脑白质变性组和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组。收集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ApoAⅠ、Apo B与其比值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白质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脑白质变性患者性别、长期吸烟史、尿酸、同型半胱氨酸、TC、TG、LDLC、Apo 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组年龄>70岁、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占比明显高于轻度脑白质变性组,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组HDL-C、血清ApoAⅠ、ApoAⅠ/Apo B明显低于轻度脑白质变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既往卒中史、血清ApoAⅠ、ApoAⅠ/Apo B是导致中重度脑白质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将血清ApoAⅠ、ApoAⅠ/Apo B分别以四分位数法分为4个等级,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血清ApoAⅠ降低而ApoAⅠ/Apo B升高会加重脑白质变性的风险(P<0. 05)。结论:血清ApoAⅠ降低且ApoAⅠ/Apo B升高是导致中重度脑白质变性患者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ApoAⅠ水平升高是脑白质病变的保护因素,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血清ApoAⅠ、Apo B与其比值对脑白质变性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Apo E-/-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44只Apo E-/-小鼠以高脂饲喂养4周构建AS小鼠模型,分别用辛伐他汀、加味二陈汤对小鼠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酶法检测血清血脂;每周称取并记录小鼠体重;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沉积及肝细胞形态。结果加味二陈汤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HOL、LDL-C水平(P<0.01);各组小鼠体重均有所增加,但模型组小鼠体重略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加味二陈汤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加味二陈汤可显著减少Apo E-/-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的面积;小鼠主动脉HE染色示加味二陈汤组小鼠主动脉内有脂质沉积斑块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肝细胞切片HE染色发现加味二陈汤组小鼠肝细胞的病变程度较轻,肝小叶结构较清晰。结论加味二陈汤能有效降低Apo E-/-小鼠血清中有关脂质的含量,调节小鼠脂质代谢,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杨少君  周乃珍 《安徽医学》2014,(12):1710-1713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2例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尿酸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组TG、TC、LDL-C、Apo A1、Apo B、Apo B/Apo A1、空腹血糖、Hcy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组血清Hcy水平与HDL-C、Apo B、尿酸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TG、TC、LDL-C、Apo 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和血脂、血糖升高都是颈动脉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TG、TC、LDL-C、Apo A1、Apo B/Apo A1、空腹血糖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心肌缺血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血管新生双靶点小鼠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C57BL/6 J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Apo E-/-小鼠10只作为模型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高脂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0 mg/kg,连续2 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 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心肌不同区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动脉和心肌组织不同部位的新生血管密度。结果模型组血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形成了典型的AS病理学改变;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周后,模型组心肌组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 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主动脉新生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模型组心肌缺血区的新生血管表达最丰富,显著高于心肌梗死区和正常心肌组织区(P 0. 05)。结论Apo E-/-小鼠在高脂饮食下,通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梗死,能够成功建立心肌缺血和AS斑块血管新生的双靶点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甘油三酯患者血清载脂蛋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华  吕国才 《浙江医学》2007,29(10):1023-1025
目的分析高甘油三酯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谱,探讨其在高血脂患者病情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ApoAⅡ、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并分析其与TG、LDL、TC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高血脂患者血清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TG、LDL、T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TG水平组中,TG水平大于2.80mmol/L组除ApoAⅡ外,其他各项指未示水平均较前几组高(P<0.05)。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脂患者血清ApoAⅠ、ApoAⅡ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ApoB、ApoCⅡ、ApoCⅢ、ApoE水平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高血脂患者血清Apo谱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ApoB、ApoCⅡ、ApoCⅢ、ApoE等水平增高而ApoAⅠ、ApoAⅡ水平降低,支持高血脂患者存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两种高脂饲料致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持续用高脂Ⅰ、高脂Ⅱ饲料喂养鹌鹑7周后,血清TC、TG、LDL-C、VLDL-C和AI明显升高,HDL-C、HDL_2-C、HDL_3-C及HDL-C/TC和HDL_2-C/HDL_3-C值明显降低。动脉壁TG、TC、CE、MDA含量及CE/TC值均明显升高,而且,主动脉内膜形成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检查表明:高脂Ⅱ组较高脂Ⅰ组的病变程度更高。吉非罗齐(50,100mg/kg)能明显改善高脂饲料引起的鹌鹑血脂紊乱,减少胆固醇及其酯在动脉壁的沉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个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有典型病理改变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通过对大鼠4、6、8、12周取材,进行颈动脉HE染色以及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指标来判断模型制备情况。结果血脂:从实验4周末开始,假手术组、钳夹组、电击1组、电击2组、电击3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HDL-C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 0.05)。病理变化:电击2组可以见到动脉内皮细胞脱落,大量平滑肌细胞移行至内膜下,血管壁向管腔内凸出,形成斑块,呈现典型的AS病理变化。结论利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_2负荷加颈动脉电击损伤可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测定血浆脂蛋白、前列腺素水平、血小板聚集(PMAR)及主动脉组织 Ch、AppB 含量和粥样病变面积,探讨血浆脂蛋白与血小饭的相关性及与二者与主动脉粥样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MAR 与血浆总胆固醇(TC、r=0.727)、血浆甘油三脂(TG,r=0.502)、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r=0.705)、血浆载脂蛋白 B(ApoB,r=0.751)均呈直线正相关(P 均<0.01),与 HDL_2-Ch(r=-0.444),HDL-Ch/TC(r=-0.584)均呈直线负相关(P 均<0.01),主动脉组 Ch、ApoB 含量及粥样病变面积各自与血浆 ApoB,PMAR 呈正相关(P 均<0.05~0.0),而与血浆 HDL_2-Ch 里负相关(P 均<0.05~0.01)。结果提示:血浆 TC、TG、LDL-Ch、ApoB 升高具有激活血小板致 AS 作用.而 HDL_2-Ch,HDL-Ch/TC 升高再有抑制血小板抗 AS 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胆红素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内的强抗氧化剂—血清胆红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在新西兰兔食饵性 AS模型上 ,观察胆红素治疗性给药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等水平变化及主动脉壁 AS斑块形成的影响。血清胆红素采用重氮法测定 ,Ox L DL采用EL ISA法测定 ,TC、TG采用酶法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 (HDL)采用选择性抑制法测定 ,L DL 通过 Friedward公式计算。 结果  AS模型组的血清胆红素较正常对照组及胆红素处理组降低 (P<0 .0 5 ) ,胆红素处理组的 Ox L DL较对照组增高但低于 AS模型组 (P<0 .0 1 ) ,胆红素处理组与 AS模型组的 TC、TG、L DL 等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适当提高体内胆红素浓度以增加体内抗氧化能力 ,有利于抑制 L DL 氧化形成 Ox L DL,防止泡沫细胞形成 ,可能是防治 AS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宁静  宁亚媛  张敏  丁旭  金春杰  陈丽娟 《医学综述》2011,17(10):1573-1575
目的研究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剔除(apoE-/-)小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各8只,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小鼠颗粒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采取:分离血清,检测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ctRⅡA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TG和TC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小鼠主动脉弓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主动脉内膜稍增厚,泡沫细胞极少;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胞体增大,胞质呈空泡状。抗ActRⅡA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模型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可见大量的棕色颗粒,呈强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血管中基本无表达。结论实验成功制备了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组小鼠血清TG和TC的水平增高。ActRⅡA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与粥样斑块的程度呈正相关。激活素可能通过ActRⅡA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通过建立高脂饮食的家兔AS模型,观察PNS对AS斑块形成及在应用后对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PNS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进行随机分成4组:(1)正常组10只。(2)模型组10只,(3)干预组Ⅰ10只。(4)干预组Ⅱ10只。确定造模成功后,对各组行病理形态学观察。HE染色,准备镜下观察病理变化,观察各组别以及不同部位的动脉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及大小和最大纤维帽厚度。光镜下观察各组的血管内膜P-选择素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血脂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和干预组Ⅱ血清TC、TG、LDL-C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干预组较模型组的斑块较明显减少,斑块面积减少了不少,呈现散在的趋势。干预组斑块最大纤维帽厚度分别增加。HE染色结果,干预组见动脉内膜轻度增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面积均小于模型组,泡沫数量减少,可见少量形态不规则的平滑肌细胞。斑块内p选择素和VEGF的表达情况,干预组有部分P-选择素表达,呈现弱表达,明显呈减少态势。结论:PNS干预组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具有明显的有降血脂的能力。PNS干预组的斑块其内膜厚度、斑块面积、斑块面积/主动脉内膜总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说明PNS在对已形成的斑块也有疗效。三七总皂甙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P选择素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脑出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对动脉功能损伤的抑制效果分析。方法将该研究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手术以及保守治疗急性脑出血,并给予注射胰岛素来稳定血糖,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博平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GOS评分良好患者占总病例的56.45%,优于对照组29.03%,对照两组的颈动脉CIMT(内-中膜厚度)、颈AS斑块面积、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其中观察组的CIMT、AS斑块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降低显著(P<0.01),观察组HDL-C则显著升高(P<0.01)。两组空腹血糖均控制较好,而对照组治疗后的餐后血糖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临床结果可见,卡博平可有效的控制餐后血糖,从而降低了动脉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年龄及各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超声显像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无下肢动脉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44例,B组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6例。B组根据斑块形成部位进一步分为:B1组颈部动脉斑块形成组66例;B2组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组84例。测定三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L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mAIb)。同时记录病程、年龄及是否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结果:①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达66.2%。②B组病程、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③B组TG高于A组(P<0.05);TC、HDL-C、LDL-C、尿微量白蛋白(MAU)、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年龄轻、病程短,B2与B1比较年龄、病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B1、B2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A组(P<0.05)。且B1组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B2组(P<0.05)。⑥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血管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颈部和(或)下肢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高,年龄、病程、高血压史、高TG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随年龄、病程的增加及并发高血压,其发生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橙皮素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普通饮食组(NC)、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饮食组(WD)、橙皮素高剂量(100 mg/kg)组(H-HES)、橙皮素低剂量(50 mg/kg)组(L-HES),各10只。采用灌胃方式给予橙皮素,根据每只小鼠体质量给予不同的剂量,12周后处死小鼠前眶静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apoE-/-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麻醉小鼠后左心室灌注多聚甲醛固定,主动脉树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百分比,同时取材主动脉窦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斑块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WD组、H-HES组及L-HES组apoE-/-小鼠血清TC、TG、LDL-C浓度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且H-HES及L-HES组TC、TG、LDL-C的水平显著低于WD组(P<0.05)。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WD组的主动脉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非常显著,其主动脉树的AS斑块面积百分比为(0.1430±0.0604),而H-HES组、L-HES组的主动脉树AS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0404±0.0175)、(0.0252±0.0195),与WD组相比,H-HES组、L-HES组主动脉树AS病变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组的主动脉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经过橙皮素12周治疗后,H-HES和L-HES组主动脉窦斑块部位CD68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0.05)。WD组apoE-/-小鼠血清MCP-1和TNF-α的浓度分别为(807.33±122.46)、(9.87±1.75)μg/L高于H-HES及L-HES组的(365.83±66.31)、(6.34±0.65)μg/L及(405.74±46.21)、(9.48±0.8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素有明显的调脂降血脂作用,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其主要通过抗炎发挥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定心方(DXR)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探讨DXR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机制。方法:ApoE-/-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药液灌胃5 mg/(kg·d)],DXR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DXR药液灌胃9.3、18.6、37.2 g/(kg·d)]。10只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16周后HE染色测定小鼠主动脉AS斑块形态学;生化检测血清脂质水平;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iNOS、Arg-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可见明显的脂质斑块;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增高;血清iNOS水平及主动脉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清Arg-1水平及主动脉Arg-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S模型组小鼠比较,DXR可显著减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降低小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