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FM100—色调试验仪、Humprey视野分析仪黄斑阈值程序、Goldmann-Weeker暗适应仪及Amsler表对46例单侧老年黄斑变性(AMD)对侧眼和46只正常眼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单侧AMD对侧眼的色调分辨力、黄斑中心和6°光敏度及短期波动比对照组影响显著,暗适应锥体细胞敏感性降低显著,8例单侧AMD对侧眼Amsler方格表有17.39%异常。认为单侧AMD对侧眼视力正常时视功能已有变异。 相似文献
3.
激光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发现AMD患者经激光治疗后24个月视力均在006以上,最佳视力达05,而观察组视力均在001以下(P<00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示治疗组714%新生血管(CNV)完全消退,286%有CNV残存或复发,前者较后者平均视力少下降26行(P<005),而观察组FFA表现病灶扩大,视力下降。表明激光治疗可减少患者视力下降的危险性,能有效保持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老年黄斑变性(AMD)对侧眼视功能变异与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对视力正常的单侧AMD对侧眼患者31例的黄斑光敏度(MLS)、FM100-色调试验及Amsler表检测结果进行5年临床观察。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发生AMD眼10眼,中心凹及黄斑6°光敏度的降低预见AMD的发生,敏感性分别为83.37%及77.78%,特异性分别为80.55%及75%。FM-100色调试验全色区预见发生AMD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63.67%;Amsler表异常预见发生AMD的相对危险性是4.8(P<0.005)。结论采用MLS、FM100色调试验及Amsler表检测单侧AMD对侧眼的视功能可预见AM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初步疗效.方法:研究共纳入17例18眼确诊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初始治疗3mo,每个月给药1次.评估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散瞳后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结果,观察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1、2、3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区的渗漏情况以及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厚度.结果:患者17例18眼接受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3mo随诊时,15眼(83%)的最佳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提高,3眼(17%)最佳矫正视力稳定.以Optovue OCT测量18眼治疗前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为421.72±54.43μm,治疗后1、2、3mo平均为337.89±25.88、293.56±26.87、266.89±19.10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FFA和ICG检查结果显示,15眼(83%)黄斑区渗漏消失,3眼(17%)黄斑区仍存在渗漏,随后再次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1~2次至黄斑区渗漏消失.患者18眼中,有2眼出现了眼压升高(26,23mmHg),留院观察1d后,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1眼接受玻璃体注射后出现球结膜轻度的充血,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d后充血消失.使用该药后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少,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单侧湿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对侧眼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侧湿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对侧眼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70例一眼为湿性型AMD的患者对侧眼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以及ICGA检查,并对其眼底荧光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对侧眼的ICGA特征有:①玻璃膜疣可呈现弱荧光、强荧光及正常荧光等表现;②14只眼ICGA中晚期出现强荧光斑;③13只眼呈现有一个或多个片状脉络膜充盈缺损;④18只眼ICGA中晚期出现簇状强荧光小点。
结论
ICGA能较好评价单侧湿性型AMD对侧眼病变损害程度,并有助于寻找发生渗出性改变的危险因素。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9, 15: 216-218)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男20例(25眼),女3例(3眼),双眼5例,单眼18例,共28眼,年龄49-90岁。15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8例未作造影,但眼底有典型改变。19例(22眼)为活动期,4例(6眼)为瘢痕期。随访16例,时间1-20年,活动期12例(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随访观察非常重要。(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病特性。本文从突变动物模型、经典连锁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分析以及AMD与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比较等角度介绍了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的黄斑drusen与AMD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视力正常 ,黄斑有drusen的早期AMD患者 3 2例 5 0眼进行了五年的视力 ,眼底检查 ,黄斑光阈值视野检查 ,莹光眼底血管造影随访观察。结果 :在平均随访 60个月后 ,视力由随访前的平均 1 0下降为 0 78,黄斑区 10°内的平均光敏度检查 3 0眼由随访前的 2 8 3±4 5dB下降为 2 5 1dB± 6 1dB ,眼底镜下检查发现黄斑drusen不断增加 18眼 ( 3 6% ) ,不断融合增大 12眼 ( 2 4% ) ,变为软性疣7眼 ( 14 % ) ,地图状萎缩 5眼 ( 10 % ) ,无变化 8眼 ( 16%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 3 6眼查发现drusen位于黄斑中心凹外的 2 6眼 ( 72 % ) ,随访中观察到 2 3眼 ( 88% )有快慢不一的发展 ,无明显改变 3眼 ( 12 % ) ,drusen位于黄斑中心凹的 10眼 ( 2 7% ) ,随访中观察到有改变 8眼 ( 80 % )。结论 :对黄斑drusen的动态观察 ,有助于我们对AMD病变发展及演变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王文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2):75-78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黄斑视网膜下出血是预后不良的疾病,眼底表现多样,有的仅有少量出血,有的出现大出血并突破至玻璃体伴玻璃体积血,有的甚至达到血性视网膜全脱离的地步。其处理须根据出血量的多寡与出血时间的长短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黄斑色素主要包括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分布在整个视网膜上,以黄斑中心凹密度最高.现认为黄斑色素的功能减退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病理生理改变一致,提高黄斑色素水平可降低AMD发生和发展的危险性.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补充治疗可能对AMD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价值亟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黄斑色素的组成结构、分布、来源以及功能特点、检测方法及其与AM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报告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23例,男20例(25眼),女3例(3眼),双眼5例,单眼18例,共28眼。年龄49-90岁。15例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8例未作造影,但眼底有典型改变。19例(22眼)为活动期,4例(6眼)为瘢痕期。随访16例,时间1-20年,活动期12例(13眼),瘢痕期4例(6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随访观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