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观察了1352只眼球的组织病理切片,发现198只眼球有睫状体上皮囊肿。囊肿可分为三种类型:无色素上皮囊肿,色素上皮囊肿及上皮间囊肿。以无色素上皮囊肿最常见。前二者由视杯内层上皮增生形成,后者为视杯二层上皮分离形成。囊肿可单发或多发,最多者一只眼球有14个无色素上皮囊肿并伴有2个虹膜上皮囊肿。  相似文献   

2.
外伤引起巩膜层间上皮植入,形成植入性上皮囊肿的病例较为罕见。我们遇见一例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后,在切口外侧形成巨大的巩膜植入性上皮囊肿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言眼内植入性上皮囊肿主要为穿通性眼外伤或内眼手术时角膜或结膜上皮细胞进入眼内生长扩展而形成,多位于眼前段组织或空间,也有至眼内后部者。分浆液性囊肿和珍珠肿两种类型。从上皮细胞进入眼内到囊肿形成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日,长者可达45年。虽有其临床特征性表现,但有时由于角膜瘢痕、浑浊等原因而被临床上所忽略。若失去早期治疗机会,可终以继发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缩而摘除眼球。在我们所检查的病例中,有一部分即属于这种情况。为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特将本院病理切片和临床记录齐全的16例外伤性眼内植入性上皮囊肿病例,略作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Appia(1853)首先描述角膜基质内的囊肿病变,以后报道过几个散发病例。角膜基质内上皮囊肿是一种外伤后和先天性的罕见病变,多发生于青年患者。在临床上,此囊肿不引起疼痛、无炎症,病变发展缓慢。囊肿呈黄白色乳脂状,可形成类似角膜基质积脓,囊肿腔村以鳞状上皮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视杯形态特征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符合NAION诊断标准,病史≥3个月,水肿消退期的96例NAION患者的96只患眼、96只对侧眼和80只正常对照眼纳入研究.应用德国Carl Zeiss公司Humphrey2000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系统进行"十字交叉"和"环形"扫描,分别测量视盘、视杯水平垂直直径、视杯深度及视盘周围(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依OCT视杯深浅形态图像分为4级:Ⅰ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前表面水平;Ⅱ级,视杯底部高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水平;Ⅲ级,视杯底部位于盘周神经上皮层面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之间;Ⅳ级,视杯底部位于脉络膜色素上皮水平连线之下,对视杯分级情况和各组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分析.随访观察6个月~3年,平均随访观察15个月.结果 患眼、对侧眼、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分别为(1.29±0.19)、(1.32±0.17)、(1.40±0.15)mm,垂直扫描直径分别为(1.52 4±0.14)、(1.49±0.17)、(1.60±0.22)mm.患眼、对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视盘水平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1,3.315;P<0.05);视盘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眼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3.654;P<0.05);患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与对侧眼视盘水平、垂直扫描直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3,1.335;P>0.05).患眼中Ⅰ级视杯者36只眼,占37.50%,Ⅱ~Ⅲ级视杯者52只眼,占54.17%,Ⅳ级视杯者8只眼,占8.33%,Ⅰ~Ⅲ级视杯者共88只眼,占91.67%;对侧眼中Ⅰ级视杯者18只眼,占18.75%,Ⅱ~Ⅲ级视杯者69只眼,占71.88%,Ⅳ级视杯者9只眼,占9.34%,Ⅰ~Ⅲ级视杯者87只眼,占90.66%.依颞侧、上、鼻、下各象限顺序患眼RNFL测量平均值与对侧眼、正常对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2,10.147,15.046,8.180,12.859,9.562,12.174,8.632;P<0.001);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各象限RNFL厚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0,1.576,1.062,1.192;P>0.05).在观察期内,患眼8只眼复发,其视杯为Ⅰ、Ⅱ级形态;对侧眼44只眼发病,占45.8%,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病率和视杯深度呈负相关(t=-0.757,P=0.000).结论 NAION患跟及对侧眼视杯及视盘明显小于正常人,浅视杯和小视盘的解剖学特点是NAION发病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囊肿眼即原始视泡部分或全部未能退化,而发生内陷异常形成。囊肿可大可小,小的囊肿临床上易被误为无眼球,较多见的为大囊肿,有时可比正常眼球更大。这种畸形很少见。现报告一例如下:患者,女,10个月。因出生时即发现右眼眶内无眼球,右下睑皮下有一蚕豆大小、质软的包块,1个多月前包块明显长大而就诊。门诊以“右眼先天性无眼球、右眼眶囊肿”收入我科。其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孕期从事缫丝工作,工作环境潮湿,怀孕期间无异常反应。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查体:发育稍差,智力中等,上唇双侧Ⅲ度唇裂伴牙槽突裂(见图1)。头颅无畸形。胸廓无畸…  相似文献   

7.
上皮植入性虹膜囊肿,系眼球受穿通性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切口愈合不整齐,角结膜的上皮细胞沿伤口植入虹膜实质层所致,虹膜囊肿最常见者为浆液性囊肿,其特点为增殖的上皮组织将虹膜分开所形成,囊的表面有色素组织,所以颜色和虹膜相似。  相似文献   

8.
虹膜囊肿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虹膜囊肿的致病原因,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式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我科收治的27例27眼虹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眼部病史、术前术后眼部检查,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情况。结果:27例患者年龄从3~60岁,男16例,女11例;20例继发于眼外伤后,1例继发于白内障手术,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其余5例为原发性;其中23例给予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术,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3例予以眼内激光光凝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22例继发性虹膜囊肿中有21例为上皮植入性囊肿,1例(继发于葡萄膜黑色素瘤)为虹膜色素上皮囊肿,5例原发性虹膜囊肿中4例为非色素上皮囊肿,1例为色素上皮囊肿。术后随访2a,2例因囊肿复发再次手术,1例因眼压升高再次手术。结论:虹膜囊肿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虹膜囊肿,从组织病理学上分为上皮植入性囊肿,非色素上皮囊肿和色素上皮囊肿。组织病理学特点与病因相关。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囊肿切除联合部分虹膜切除,预后与眼部组织受损情况和治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无眼球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洪华  郑鲜娜 《眼科研究》2004,22(3):285-285
先天性无眼球为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眼的发育在胚胎2周时形成视窝,胚胎3周时形成视泡,9周时眼球直径达1mm。在此期间如眼球仍未形成,则出生后无眼球。笔者曾遇到1例双眼先天性无眼球及1例右眼先天性无眼球伴左眼先天性小眼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余洪华  郑鲜娜 《眼科研究》2004,22(3):285-285
先天性无眼球为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眼的发育在胚胎2周时形成视窝,胚胎3周时形成视泡,9周时眼球直径达1mm。在此期间如眼球仍未形成,则出生后无眼球。笔者曾遇到1例双眼先天性无眼球及1例右眼先天性无眼球伴左眼先天性小眼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Zimmerman和Garron首先提出“色素细胞瘤”一词来叙述视乳头上的色素肿瘤。一些医生通过对35例此类病人的摘除眼球检查和临床追踪观察,均证明其为良性。以前的一些研究主要是着重于其组织学特征或眼底镜检查所见。本文对一组视乳头色素细胞瘤病人的视野和瞳孔检查所见进行评价。病人共20例,均为单眼,女性16例,男性4例,年龄在14—77岁之间。均无青光眼病史、眼压升高或青光眼性视乳头凹陷。多数无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色素上皮与有关常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是眼球最重要的眼内组织,是视觉系统中的前哨。组织学上共分为十层,最外层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起源于视杯外层;其余九层为神经视网膜,由视杯内层分化而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神经视网膜(简称视网膜)相比,组织结构上看来相对简单,但功能上却十分复杂,其对视觉的影响至关紧要,必须予以重视。近代视觉研究中,视网膜色素上皮是众所关注的课题之  相似文献   

13.
老年华人212只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组织病理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了解和分析老年华人黄斑部病变,探讨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原因。 方法 108例平均年龄为78.4岁的老年华人系列尸体解剖所得的212只眼球,取黄斑区全层眼球壁组织,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212只眼中36.3%有硬性玻璃膜疣,19.3%有软性玻璃膜疣,都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萎缩;5.7%有RPE渗出性脱离,视网膜或RPE下新生血管膜形成,伴明显RPE萎缩、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2%有后巩膜葡萄肿,巩膜、脉络膜变薄,色素上皮萎缩,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平均眼轴长度29.5 mm;2.4%有白内障手术后的黄斑囊样水肿。 结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本组老年华人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的主要病理改变,其次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变性和老年性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33-2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nography,OCT)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14例28只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甲强龙冲击3天后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在用药前、口服药前及口服强的松1周、1个后月均行OCT检查.结果 14例28只眼VKH患者早期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渗出性脱离、隆起呈泡状或多囊状.神经上皮最大脱离高度4058μm,最小脱离高度156 μm,平均(2869±138.65)μm,最大脱离直径超过6 mm扫描范围,最小直径1348 μm,色素上皮单发或多发脱离,应用甲强龙冲击3天后神经上皮脱离快速消退,神经上皮最大脱离高度2058 μm,最小脱离高度49μm,平均(1345±115.85) μm,最大脱离直径2568 μm,最小直径563μm,平均(1078±98.43)μm,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0天后 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脱离均消退,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所有患者均恢复至发病前视力,1个月后黄斑区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恢复正常,合并视乳头水肿者水肿均消退,视力稳定无下降.结论 OCT在VKH临床早期诊断、诊疗效果的评价以及与患者沟通方面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源性睫状上皮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特殊的组织学特点 ,睫状上皮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例临床上非常少见。裂孔位于睫状体平坦部无色素上皮层引起的睫状上皮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 ,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两年 ,我院共收治此病 5例 ,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患者 (5只眼 )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4~ 6 5岁 ,平均 47.5岁。 3例有明显的眼钝挫伤病史 ,2例无明显诱因 ,无屈光不正。患者均主诉患眼雾视 ,进行性加重 ,病程 1~ 2个月。经门诊诊断为“视网膜脱离”,住院治疗。入院检查视力 :1例数指 / 30 cm,2…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视盘周围巩膜扩张与先天性黄斑部巩膜扩张各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先天性视盘周围巩膜扩张和先天性黄斑部巩膜扩张各1例.前者为视乳头周围巩膜井状凹陷,大致正常的视乳头位于其基底部,凹陷边缘有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萎缩;后者为双侧黄斑区限局性巩膜葡萄肿,不累及视乳头。并就其各自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鉴别诊断进行了简要讨论。 (Chin J Ocul Fundus Dis,1994,10:178-179)  相似文献   

17.
睫状体髓上皮瘤又称视网膜胚瘤(diktyoma),是一种起源于视杯内层原始胚胎髓上皮细胞、睫状体无色素上皮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1].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多为单侧发生.由于儿童症状感知和主诉不清,临床主要表现通常为肿瘤所引发的并发症;再加之肿瘤位置隐匿,辅助诊断手段有限,患儿检查随访配合程度差,所以,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眶内囊肿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往往不为人们所认识,而误诊为先天性无眼球或眶内肿瘤。其发病机制为胚胎裂闭合异常。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囊肿伴有小眼球。此种先天性疾患可通过手术除囊肿及眼球并给予整形治疗而达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最近6年期间的所有虹膜囊肿患者作了仔细观察和随访。观察过程中,发现两大类虹膜囊肿(原发和继发)的区别愈趋明显。原发性虹膜囊肿没有明显原因(自发性),继发性者则有手术损伤、非手术损伤或局部长时间用缩瞳剂等因素。原发性虹膜囊肿(尤其色素上皮囊肿)的绝大多数很少进展或引起视力损害。这个发现与某些权威人士观点不一致,继发性虹膜囊肿则常长大,导致严重并发症,如炎症及青光眼。由于继发性虹膜囊肿在文献上已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只报告原发性虹膜囊肿62例。关于原发性虹膜囊肿,文献上至今缺乏大组  相似文献   

20.
徐锦堂  陈家祺 《眼科》1995,4(2):105-109
对5只实验猴进行了异种(人→猴)表面角膜镜片术,术后7 ̄10天上皮完全覆盖镜片,3 ̄6个月角膜细胞再生,排列正常,结果4只实验镜片透明愈合,没有发生排斥反应。1只实验猴术后发生层间上皮植入性囊肿。观察时间:3 ̄24个月。在临床上为2例单眼无晶体眼进行了异种(猴→人)表面角膜镜片术,术后镜片稍有水肿,以后逐渐消失,5 ̄8天上皮完全修复,镜片一直透明,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视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