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治疗顽固性 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观察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北京市橡胶制品设计研究院生产的房水引流置入物,共治疗40例(41只眼)顽固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只眼,其它青光眼25只眼。结果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9.2个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7.20±1.51kPa(1kPa=7.5mmHg)降至术后2.40±1.33kPa,其它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6.27±1.07kPa降至术后2.00±2.93kPa;成功率分别为81%和84%。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浅前房、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经济、简便,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卢艳  郭丽  王明扬  李霞 《眼科新进展》1999,19(4):242-243
目的讨论小梁切除术、巩膜咬切术和虹膜嵌顿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和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1996年在我院眼科进行3种抗青光眼手术的390只各种青光眼病例。结果(1)术前眼压≤21mmHg(1mmHg=0.133kPa)者109只眼,小梁切除术64只眼,术后浅前房9只眼,占14.1%,巩膜咬切术31只眼,术后浅前房7只眼,占20.6%,虹膜嵌顿术11只眼,术后无浅前房发生;(2)术前眼压22~35mmHg者175只眼,小梁切除术103只眼,术后浅前房26只眼,占25.2%,巩膜咬切术46只眼,术后浅前房15只眼,占32.6%,虹膜嵌顿术26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19.2%;(3)术前眼压>35mmHg者106只眼,小梁切除术42只眼,术后浅前房13只眼,占31%,巩膜咬切术23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21.7%,虹膜嵌顿术41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12.2%.结论3种抗青光眼手术中,虹膜嵌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术前眼压控制正常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激光技术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例(37只眼)早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高褶虹膜型青光眼,一次性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氩激光加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联合激光手术)。结果随访8个月至4年零7个月,平均2.7年。17例(32只眼)获得满意疗效,在观察期内无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压从5.80±1.04kPa(1kPa=7.5mmHg)下降到2.74kPa以下,周边前房加深,房角增宽,虹膜皱缩,有效地防止了房角的进一步粘连,86.7%的患者暗室试验转阴性。结论联合激光手术是治疗高褶虹膜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联合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大多恢复有用视力,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41眼,男12例12眼,女28例29眼,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9岁,急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2眼,慢性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眼,外伤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2眼;术前视力光感33眼,手动4眼,无光感4眼;术前平均眼压4.7kPa(1kPa=7.5mmHg)。周边前房深度分别为1/4~l/5CT;房角:scheie分类分别为窄Ⅱ及窄Ⅲ,有不同称度色素沉着与粘连现象。术前治疗:入院后均经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cylophotocoagulation,TSCPC)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NVG患者46例(46眼),均采用TSCPC治疗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6眼中手术完全成功38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2眼,手术成功率为95.7%。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38.9±3.2)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8.2±1.2)mmHg、(17.8±1.6)mmHg、(17.2±1.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39眼(84.8%),非功能性滤过泡7眼(15.2%);术后6个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42眼(91.3%),非功能性滤过泡4眼(8.7%)。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结论 TSCPC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能显著控制NVG患者眼压,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简易硅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顽固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对顽固性青光眼17例24眼采用简易硅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术前眼压平均39.96±2.06mmHg(5.33±0.27kPa),术后眼压平均12.88±1.77mmHg(1.72±0.24kPa),P<0.001。总眼压有效控制率为79%。随访时间平均3.7个月。并发症有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前房出血、硅管入口堵塞、持续性低眼压等。本手术方法对顽固性青光眼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corticosteroidocularhypertension)及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corticosteroidglaucoma)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用美国VISX20/20准分子激光系统,对PRK术后1590只眼滴用皮质类固醇(0.1%氟米龙)眼液4~6个月,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观察眼压变化,对于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本组1590只眼中43只眼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或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生率为2.7%。经停用皮质类固醇眼液,滴用0.5%噻吗心安(或0.5%盐酸左布诺洛尔)眼液,必要时口服醋氮酰胺或行小梁切除术等,眼压均降至正常。结论PRK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可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及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个别患者视功能损害严重。对此,应停用皮质类固醇眼液,滴用β受体阻滞剂眼液或和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对视功能严重损害、停用降眼压药后眼压仍较高的患眼应行小梁切除术,经治疗眼压均可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8.
早期激光断线诱发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一例叶天才李莉患者女,50岁,因双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于1996年8月13日入院,入院时眼压:右3.73kPa(1kPa=7.5mmHg),左4.80kPa;前房深度:右2.53mm,左2.34mm;前房角: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76眼)采用三角形巩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60例(78眼)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是否浅前房、眼压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 术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8.42%,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2,P=0.000)。术后1周和6个月,对照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32±4.41)mmHg(1kPa=7.5mmHg)和(14.62±3.50) mmHg,观察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29±4.08)mmHg和(14.67±3.71)mmHg;眼压随时间推移有升高趋势;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3,P=0.953)。术后1个月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占78.9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9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1,P=0.018)。结论 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浅前房发生少,术后降压效果及滤过泡形成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唐慧 《眼科新进展》2016,(4):368-370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NVG患者60例(80眼),均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80眼中手术完全成功70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4眼,手术成功率为95.0%。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35.2±2.8)mmHg(1kPa=7.5mm-Hg)、(17.4±1.3)mmHg、(18.2±1.6)mmHg、(18.4±1.5)mmHg,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均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8眼(82.9%),非功能性滤过泡12眼(17.1%);术后6个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2眼(77.5%),非功能性滤过泡18眼(22.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等。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能显著控制眼压,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15例20只眼行小梁切除时采用巩膜瓣松解缝线法,术后3~14天拆除缝线,前房在24小时内形成19只眼(95%),远期限压均值1.71±0.38kPa(1kPa=7.5mmHg),功能性结膜滤过泡17只眼(85%)。前房恢复时间、远期眼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0.001)。该手术方法具有促进术后早期前房形成,辅助长期滤过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激光治疗时的高眼压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204例253眼Nd:YAG激光时发生的高眼压,发现闭角青光眼间歇期作激光虹膜切开时眼压明显升降(≥1.062kPa)者较多(21.2%),升高幅度较大,有的可升高到7.98kPa;临床前期及慢性闭角青光眼发生率较低(分别为9.4%及5.3%),最高不超过3.99kPa,后内障切开时眼压明显升高者有64.3%,高峰可达6.65kPa,治疗前1小时半用噻吗心安滴眼可明显减低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或其  相似文献   

13.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36例56只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倍频Nd:YAG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的临床观察,随访1—6月(平均4.2月),结果显示:80—83%眼的眼压得到控制,73.6%眼减少了抗青光眼药物的用量,83%眼房角增宽,62.5%眼周边前房深度加深,37%眼房角粘连范围减轻或重新开放。提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患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者、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或房角粘连范围不大者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术后激光断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骜坤  陶源  郭春艳  卜秀荣  王玉国 《眼科》1999,8(4):195-20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MMC 联合术后激光断线术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将68 例(93只眼) 青光眼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A 组35 例(48 只眼) ,小梁切除术中使用 MMC,紧密缝合巩膜瓣,术后激光断线;B 组33 例(45 只眼) ,术中使用MMC,常规缝合巩膜瓣,术后不断线。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眼底等。结果:A 组平均随诊11-89 ±1-93 个月,手术成功率95-8 % ;B 组平均随诊12-24±1-61 个月,手术成功率91-1 % ,二者对比无显著意义,术后眼压4 周内二组对比有显著性,4 周以后至最近一次随诊观察无显著性。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A 组较B 组显著减少。结论:A 组方法既可避免术后早期滤过过强引起的并发症又能抑制瘢痕化,改善滤过。  相似文献   

15.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眼压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眼压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8只眼随机分为三组,对术后早期不同时间的眼压进行观察和对照。结果术后1小时眼压均低者不能测出;3小时平均眼压高于术前水平;6~12小时达高峰,31只眼(53.45%)眼压>2.80kPa(1kPa=7.5mmHg),4只眼(6.90%)眼压≥4.00kPa,最高眼压为4.40kPa;24小时后眼压自然下降;术后72小时内,5只眼(8.62%)眼压低于正常水平(<1.33kPa)。术前应用醋氮酰胺组,术后平均眼压低于应用甘露醇组和未用降眼压药组(P<0.05),且术后正常眼压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术前预防性服用醋氮酰胺,对降低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的眼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阿普可乐定是否有效降低棕色虹膜人种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急性升高。方法48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1小时和术后即刻滴用1%阿普可乐定,对照组滴用安慰剂。术后0.5、1.0、1.5、2.0、3.5小时观察眼压和其他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压最大升高值分别为0.62±0.67kPa(1kPa=7.5mmHg)和1.13±0.87kPa,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治疗组的眼压明显下降发生于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0.5、1.0和1.5小时。除治疗组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瞳孔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外,未见其他眼部和全身的副作用。结论1%阿普可乐定在棕色人种中可以有效地防止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7.
异体巩膜移植治疗丝裂霉素所致的低眼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后致低眼压的患者行异体巩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应用异体板层巩膜对7例(8只眼)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后低眼压的患者行巩膜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3~19个月(平均7.75±5.37个月),5例(5只眼)术后视力提高,7例(8只眼)术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异体巩膜移植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与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艳  戴惟葭  郭丽 《眼科研究》2000,18(1):81-82
目的 讨论抗青光眼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与恶性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两 小梁切除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并发恶性青光眼8例8只眼。结果 8只眼均于术后1月内出现扁平前房,周边虹膜与角人皮相贴眼压24 ̄50mmHg,平均29.5mmHg,其中7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气术,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脉络膜上腔放液术,术中8眼均于脉络膜上腔放出淡黄色液体,术后前房加深 ,眼压降至正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梁切开术中Schlemm管如何定位,提高小梁切开术的成功率。方法由外集合管断端进入Harms小梁切开刀,行小梁切开术,对38例(46只眼)先天性青光眼进行治疗和观察,其中37只眼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结果眼压、杯盘比值,术前与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角膜横径、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27只眼(73.0%)眼压≤2.8kPa(1kPa=7.5mmHg),青光眼控制良好。结论在行小梁切开术中,由外集合管径路进入Schlemm管,可较好地确定Schlemm管的位置。该方法简单、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与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74眼)分为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研究组)25例48眼和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组(对照组)17例26眼,观察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发生浅前房者研究组为4眼(8.33%),对照组2眼(7.69%)(χ2=2.97,P>0.05)。术后1周研究组眼压为(12.17±1.02)mmHg(1kPa=7.5mmHg),对照组为(12.67±1.14)mmHg(t=0.371,P>0.05);术后1a研究组眼压为(15.53±2.62)mmHg,对照组为(19.65±4.71)mmHg(t=2.644,P<0.05)。2a后研究组总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总成功率为69.23%(χ2=5.93,P<0.05)。术后1a研究组中功能性滤过泡占93.75%(45/48),对照组占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近期视力均不低于术前视力。研究组术后30眼(62.5%)出现并发症,对照组21眼(80.77%)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