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草对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经肠黏膜透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飞 《海峡药学》2012,24(3):36-38
目的 用体外实验探讨甘草对大鼠空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5只,分成5组,1组灌胃生理盐水,剩余4组分别灌胃4种浓度的甘草提取液,一周后用体外扩散池(Ussing chamber)评价各种药液对罗丹明123(R123)经空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将所得样品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R123的浓度,并分析各组表观渗透系数(Papp)差异.结果 甘草能增强R123在空肠黏膜吸收方向的透过性,抑制分泌方向的透过性.结论 甘草对P-gp的底物R123经空肠黏膜的透过性的影响,说明甘草对P-g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浓度labrasol对肠黏膜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评价罗丹明123(R123)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经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测定不同浓度labrasol对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R123经肠道黏膜的透过性存在部位差,即以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次序透过性依次减少。另一方面,R123经肠道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地高于其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低浓度的labrasol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减少经分泌方向的透过性。但试验浓度的labrasol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低浓度的labrasol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浓度labrasol对肠黏膜P-gp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草与甘遂合用有很大毒性。本文将二者配伍后的乙酸乙酯、乙醇、水提取液进行了毒性试验,采用柱层析、制备性薄层层析对毒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经化合物定性鉴别试验表明,甘草、甘遂合用后产生的毒性成分为三种黄酮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卢丹丹  徐立  李璘  胡小鹰 《中南药学》2012,10(6):456-459
相反指2种药物合用能增加毒性或降低疗效.甘遂与甘草配伍,属巾药"十八反"传统禁忌,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甘遂不宜与甘草同用".但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报道,在临床实践中,两药配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甚至有相反相成的作用,可以提高疗效.现代研究表明,由于实验条件(药材、制剂、实验动物及其病理生理状态)缺乏统一性,使得实验结果各异.为了揭示甘遂-甘草配伍是否相反以及产生相反的条件,阐明中药十八反的现代科学依据,本文对近50年来甘遂-甘草配伍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文献分析归纳,并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瑞巴派特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透过特性。制备大鼠不同区段肠黏膜样本,使用体外扩散池法,评价80 μmol·L-1瑞巴派特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吸收方向(M-S)和分泌方向(S-M)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瑞巴派特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瑞巴派特经空肠和回肠的透过性高于结肠。比较M-S方向和S-M方向的透过性发现,药物在空肠和结肠经两个方向的透过性无显著差异,但经回肠透过时,分泌方向的透过性高于吸收方向的透过性(P<0.05)。瑞巴派特经大鼠肠黏膜的透过性存在区段差异。瑞巴派特可能不受肠黏膜P-糖蛋白转运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分别与不同剂量的甘草配伍对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进行分组。小鼠分别ig给予海藻甘草、大戟甘草、甘遂甘草或芫花甘草合煎液1次,分别于给药后20,60,30和20min后,再ig给予5%印度墨汁混悬液0.2ml。给予墨汁20min后处死小鼠,测定小肠推进率(IPR)。结果大戟甘草合煎液组小鼠在总给药剂量0~30g·kg-1范围内且总给药剂量一定时,随甘草剂量的增加小鼠IRP降低(R=0.7853,P<0.05)。芫花甘草合煎液组总给药剂量低于5g·kg-1时,小鼠IRP未见明显变化;总给药剂量>5g·kg-1且一定时,小鼠IRP随甘草呈剂量依赖性增加(R=0.8414,P<0.05)。海藻甘草合煎液和甘遂甘草合煎液组海藻和甘遂与甘草配伍比例的变化对IRP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一定的总给药剂量范围内,大戟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与配伍比例密切相关,甘草剂量增加时小鼠肠功能减弱。芫花甘草合煎液对小鼠肠功能的影响也与配伍比例密切联系,甘草剂量增加时肠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黄甘颗粒对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非P-gp底物6-羧基荧光素(CF)经肠黏膜转运的影响,为复方黄甘颗粒与P-gp底物药物合理联用提供依据。方法:20只SPF级SD雄性大鼠,体重(250±20)g,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复方黄甘颗粒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mL/kg和1.0g/L复方黄甘颗粒溶液20mL/kg灌胃,2次/d,连续7d。1周后大鼠禁食16~18h,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麻醉,取空肠标本3~4cm,用体外扩散池法检测2组大鼠空肠黏膜对R123和CF透过性的影响,比较2组吸收方向转运[黏膜侧(M)-浆膜侧(S)]和分泌方向转运(S-M)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及泵出比(ER)。结果:生理盐水组与复方黄甘组R123吸收方向的Papp分别为(3.54±0.86)×10-6和(2.39±0.44)×10-6cm/s,分泌方向的Papp分别为(8.68±3.76)×10-6和(8.34±2.47)×10-6cm/s;生理盐水组与复方黄甘组CF吸收方向的Papp分别为(5.40±3.20)×10-6cm/s和(3.28±1.41)×10-6cm/s,分泌方向的Papp分别为(5.09±1.71)×10-6cm/s和(3.98±1.02)×10-6c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理盐水组R123的ER为2.45,CF的ER为0.94;复方黄甘组R123的ER为3.50,CF的ER为1.21。结论:复方黄甘颗粒对肠黏膜P-gp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提示复方黄甘颗粒与R123类似的P-gp底物药物联合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遂与甘草合用对甘遂中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Kansuinine A,KA)和甘遂萜酯B(Kansuinine B,KB)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对照组、甘草组、甘遂与甘草合用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0 d后,制备肝微粒体。将甘遂的毒性成分KA、KB与各组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共孵育,测定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用于评价KA、KB的代谢情况。另取正常大鼠肝微粒体,分别加入CYP3A4、CYP2D6、CYP2C9、CYP1A2、CYP2C19的抑制剂红霉素、盐酸苯海拉明、苯溴马隆、西咪替丁和氟康唑,与KA、KB进行体外共孵育,检测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阐明参与KA、KB代谢的CYP酶亚型。取正常大鼠肝微粒体,分别加入甘草酸与甘草次酸,与KA、KB体外共孵育,测定孵育后体系中KA、KB的浓度,评价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对KA、KB代谢的影响。结果甘遂与甘草合用组微粒体中KA、KB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甘遂组,表明甘遂与甘草合用使甘遂中毒性成分KA、KB的代谢受到抑制。与红霉素、盐酸苯海拉明、苯溴马隆、西咪替丁和氟康唑共孵育的微粒体中KA、KB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CYP3A4、CYP2D6、CYP2C9、CYP1A2、CYP2C19均参与了KA、KB的代谢。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共孵育,体系中KA、KB的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CYP3A4、CYP2D6、CYP2C9、CYP1A2表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够抑制KA、KB的代谢。结论 CYP2C19均可能参与了甘遂毒性成分KA、KB的代谢,甘遂与甘草合用能够抑制CYP3A4、CYP2D6、CYP2C9、CYP1A2及CYP2C19的活性,而使KA、KB的代谢减慢,产生蓄积;另外,甘草中主要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够抑制KA、KB的代谢,这可能是甘遂与甘草合用毒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400对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经肠黏膜的透过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评价R123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400对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R123经肠道黏膜的透过性存在部位差,即以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次序透过性依次减少,并且R123经肠道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地高于其吸收方向的透过性;聚乙二醇400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但实验浓度的聚乙二醇400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聚乙二醇400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甘草药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为甘草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分离得到 9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 1)、光甘草酮(glabrone, 2)、甘草黄酮 C(licoflavone C, 3)、甘草黄酮 B(licoflavone B, 4)、3-羰基甘草次酸 (3-oxo-18β-glycyrrhetinic acid, 5)、芒柄花素(formonoetin, 6)、甘草黄酮 (licoflavone, 7)、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8)、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9)。结论 化合物 1~6 均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4、5 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邹坤  赵玉英等 《中国药学》1995,4(3):113-117
从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根的10%乙醇浸出物中分得七个新三萜皂甙,依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其中二个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甘草次酸-3-O-β-D-6‘‘-乙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和甘草次酸-3-O-β-D-6‘‘-正丁基-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6‘-乙基-吡喃葡萄糖醛酸甙(2),分别命名为胀果皂甙Ⅱ和Ⅵ。  相似文献   

13.
孙良明  杨永安 《安徽医药》2013,17(7):1121-1123
目的研究胀果甘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胀果甘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1)、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2)、达维荚蒾苷元(Dihydroisoliquiritigenin,3)、α-甘草次酸(α-Glycyrrhetic acid,4)和β-甘草次酸(β-Glycyrrhetic acid,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法优选胀果甘草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胀果甘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来测定胀果甘草多糖含量。结果λmax=490nm,平均回收收率为101.11%,RSD =1.43%。胀果甘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粉末粒度为40目,超声时间60min,水量20m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为从药材或制剂中提取胀果甘草多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胀果甘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地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中获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GIP-2)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其部分理化参数。方法采用脱脂、回流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从胀果甘草药材中提取粗多糖,透析后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GIP-2);UV及IR法检测其性质;自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分析其纯度和分子量范围;完全酸水解法鉴定多糖的单糖组分。结果胀果甘草多糖GIP-2为黄白色粉末,无甜味,易溶于水;UV检测192 nm处有明显吸收峰,260、280 nm处均无吸收峰,证明被测物为多糖,且不含核酸及蛋白质;IR分析结果显示,在3393、2932、1616、1423、1101 cm-1处表现为典型的多糖吸收峰;GIP-2分子量>2000 kDa,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3.3:11.7:1.0。结论提取分离所得胀果甘草多糖GIP-2为单一、纯净的多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胀果甘草药渣总黄酮和其指标性成分甘草查尔酮A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制备甘草药渣总黄酮,并结合色谱法和波谱法分离鉴定指标性甘草查尔酮A,应用HPLC法测定了总黄酮中甘草查尔酮A。应用A549、H1792、Calu-1 3种人癌细胞系,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法系统评价甘草药渣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A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 制备得到甘草药渣总黄酮,并从中分离鉴定了特征性指标性成分甘草查尔酮A,测定其在甘草药渣总黄酮中质量分数为7.41%。甘草药渣总黄酮和甘草查尔酮A对A549、H1792、Calu-1人癌细胞系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推测其作用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甘草查尔酮A为胀果甘草药渣总黄酮发挥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ZouK 《中国药学》1994,3(1):90-90
ConstituentsfromGlycyrrhizainflataandAntioxidantActivitiesofPhenolsfromtheRootsofGlycyrrhizaspp.ConstituentsfromGlycyrrhizain...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及氮源总量的改变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量和细胞内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MS培养基中其他成分不变,NO-3/NH 4摩尔浓度之比为50∶10,氮源的总量为80mmol*L-1,此时获得最大的细胞生长量15.02g*L-1;以铵盐为唯一氮源,总量为40mmol*L-1,此条件下细胞内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达16.74mg*g-1.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步悬浮培养方法 的研究,使甘草黄酮产量达到每升培养基212.00mg,为对照的3.64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Batal.)生产甘草酸后的工业尾料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这一传统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与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胀果甘草药渣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甘草查耳酮A(licochalcone A,1)、2′,4,4′-三羟基查耳酮(2′,4,4′-trihydroxychalcone,2)、(-)α,2′,4,4′-四羟基二氢查耳酮((-)α,2′,4,4′-tetrahydroxydihydrochalcone,3)、甘草查耳酮C(licochalcone C,4)、甘草查耳酮D(licochalcone D,5)、刺甘草查耳酮(echinatin,6)、kanzonol E(7)、咖啡酸二十二酯(docosylcaffeate,8)、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9)。结论其中化合物2~5、7~9均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7、8均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