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统血是脾脏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长期以来,该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补脾摄血法成为中医治疗慢性失血证的一个最基本方法。然而对牌统血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讨尚不够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对牌统血理论的整理研究,对充实中医理论,提高临床疗效,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脾统血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难经》。四十二难云:“脾……主裹血”,这对后世脾统血理论的形成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东汉.张仲景治疗吐血的柏叶汤、下血的黄土汤,已寓有温脾摄血之义,这是温脾摄血法最早的临床记载。唐.孙思迪…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中医“肝藏血”、“脾统血”理论的意义。方法:对300例慢性肝炎、肝硬变的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以了解各型肝病患者凝血机制的变化和差异。结果:各型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总出血率为32.33%,尤以慢性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化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预测出血的危险性,对防治出血,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0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及30例无出血的病人进行门静脉(PV)宽度、脾肋间厚度和微循环检查,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意在对出血的可能性进行预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胃病患者分为脾不统血、脾气虚证、血热妄行、胃中积热四个证型,并与正常人进行了红细胞免疫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免疫花环试验与中医“正邪相争”的理论的密切联系。脾不统血判断标准,与其它各型脾胃病的鉴别、标本缓急、病势轻重及病理转归之间的判断;红细胞免疫环试验成为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15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Ⅱ型前胶原(hPCⅡ)和Ⅳ型胶原(Ⅳ-C)三项.旨在探讨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三项指标均为对照组升高.但改变有各自的特点.其中肝郁脾虚组的平均升高幅度最小.此为基础的两两比较发现.湿热中阻组肝纤三项均显性升高;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组以HA、hPCⅡ升高为主。提示测定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的中医分型有一定指导意义.肝纤维化在肝郁脾虚阶段便已开始.湿热中阻是肝纤维化的活跃期.而血瘀则贯穿于肝纤维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15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三项,旨在探讨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三项指标均为对照组升高,但改变有各自的特点,其中肝郁脾虚组的平均升高幅度最小,此为基础的两两比较发现,湿热中阻组肝纤三项均显著性升高;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组以 HA、hPCⅢ升高为主。提示测定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分型有一定指导意义,肝纤维化在肝郁脾虚阶段便已开始,湿热中阻是肝纤维化的活跃期,而血瘀则贯穿于肝纤维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化程度与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门部脾静脉内径及脾厚的关系。我们对本院1997年1月-1999年12月经肝组织学证实的497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与B超探测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厚的关系作对比研究,以期从影像学上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及门脉高压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脾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加以生长抑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2 h后止血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后脾静脉血流参数(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不良反应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ALT、AOP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SH-Px、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BIL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χ2=0.59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将49例患者按人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并于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分别观察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问、肝功能、B超及胃镜检查。结果术后7d治疗组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明眵缩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好转,其好转率较埘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患者易致消化道出血的3个因素均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最常见,是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方法逆转肝硬化,介入栓塞治疗对脾功能亢进有确切疗效[1,2],而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国内报道甚少,我们自1998年12月始,对28例肝硬化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了解脾脏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CeAg在血中表达水平的影响.术前HBVDNA的表达采用PCR法进行常规检测;HBeAg的定量检测采用微量酶免分析法(MEIA);血标本分别来自50例术中取的脾动、静脉血,以及在术前一周、术后一周及术后一年抽取的外周血,20例非手术患者血作为对照.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组的患者中,研究组术前与对照组间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比无统计学差异;脾动脉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一周及术后一年HBeAg的定量值与术前及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HBVDNA表达为阴性组的患者中,脾动、静脉血及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HBeAg的定量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当乙肝肝硬化患者血中HBVDNA阳性时,脾脏对HBeAg的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即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当HBVDNA阴性时,无此调控作用.乙肝肝硬化脾脏免疫调节作用的两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伴有特殊的危险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肝性脑病,其中出血是最危险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1]。门静脉高压指门静脉压力的持续增高,肝硬化患者的静脉曲张年发生率为8%,小静脉曲张进展为大静脉的年发生率为8%。当门静脉压力〉12mmHg时,可能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其破裂出血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30%-50%,即使出血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短时间内再出血率仍高达30%。因此,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能否在出血前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比较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三系的差异、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评价这些指标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相关,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脾切除术后抗病毒治疗对丙肝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及再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长期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硬化脾切除患者的资料纳入回顾性统计分析。依照术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抗病毒治疗42例和对照组为未抗病毒治疗33例。分别在治疗过程中6个不同时间点对各组患者凝血系列(APTT、PT、PTA、Fib)、肝脏功能(ALB、A/G)、PLT及门静脉宽度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T在治疗组中的表达于术后60个月较抗病毒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延缓了PT时间;APTT在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均即刻出现下降(P0.05),但这种下降趋势于治疗组可保持到术后60个月,而对照组自术后6个月以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对PTA短期无改善,但术后60个月时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Fib值均为最高点,但治疗组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T在术后即刻升高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随病程延长出现与ALB水平和A/G比值相同的先升后降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使术后降低的门静脉宽度值和出血率延缓上升。结论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16.
从慢性肝病胃粘膜的改变探讨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从慢性肝病患者胃粘膜等的改变泉探讨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方法:对115例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指定专人辨证分型,按常规检测肝病有关指标,并作胃镜检查,部分病例作肝穿刺检查。结果:93.9%的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及溃疡改变。随着肝病患者病情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加重,胃粘膜的病变范围及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也逐渐扩大和加重。结论:胃粘膜和食道静脉的改变是“肝病传脾”理论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和内科治疗组42例,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另一组采用内科治疗。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脾静脉血流量(SVF)、脾静脉内径(SVD)和脾静脉流速(SVV)。结果 治疗前,两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 w,手术组PVD、PVF、PVV、SVD、SVF、SVV分别为(1.3±0.3) cm、(786.2±85.1) ml、(49.6±6.7) cm/s、(1.3±0.2) cm、(310.1±49.3) ml和(26.5±8.2) cm,与内科治疗组的(1.6±0.4) cm、(848.1±94.6) ml、(40.1±6.5) cm/s、(1.4±0.3) cm、(377.2±55.2) ml和(19.8±7.2) cm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7.7±3.2)×109/L,血小板计数为(252.1±69.3)×109/L,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的(3.1±1.9)×109/L和(47.2±7.4)×109/L(P<0.05);手术组肝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内科治疗组。结论 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以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外周血细胞和和肝功能指标,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