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与PAR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表达,探讨PARP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流模型(MCAO)。用原位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探求脑缺血后PARP与细胞凋亡的变化关系。结果 缺血再灌流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皮质和纹状体的缺血周围区,至24h达高峰。PARP的表达在皮质于脑缺血再灌流6h达高峰,在纹状体于再灌流后2h已达高峰。结论 PARP的mRNA表达发生在细胞凋亡之前,表明PARP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细胞凋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索阻断脑细胞凋亡的时间窗。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min,再灌注24h,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化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顶叶皮层和尾壳)NOS活性变化,用苏木精-伊红和TUNEL染色法检测缺血中心式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OS阳性神经元数于30min时增多最显著,90-120min隐剧减少,各组凋亡细胞数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多。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型NOS、nNOS对缺血早期的脑损伤尤其是细胞凋亡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特点。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脑缺血2h再灌注1~6h皮质缺血区病理变化不明显,24~48h病理变化明显;2脑缺血2h再灌注1h皮质缺血区可见凋亡细胞,24~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结论脑缺血2h再灌注1~6h皮质缺血区脑细胞凋亡较轻,24~48h明显加重,且与病理变化相对应。宜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A组(12.8mg/kg)、清开灵注射液B组(4.3mg/kg)。线拴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24h后,应用化学比色技术检测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脑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加重,脑组织线粒体SDH活性明显降低(P<0.05),皮质脑细胞凋亡增多。清开灵注射液干预后,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可以促进线粒体SDH活性的恢复(P<0.05),细胞凋亡减少。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保护脑细胞凋亡,部分是通过促进线粒体SDH活性恢复、保护线粒体整体功能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凌峰 《吉林医学》2008,29(16):1387-1388
目的:观察血塞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再灌注后缺血脑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变化。结果:血塞通能减轻缺血脑组织脑细胞的凋亡(P〈0.01),能降低脑组织Ca^2+含量(P〈0.01)。结论:血塞通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钙含量、减轻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 ,GM1) 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予GM1 ,利用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对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偶可见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主要位于梗塞边缘区内侧,而GM1 用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缺血再灌注组梗塞区病理变化明显重于GM1 用药组。笔者认为,脑缺血后GM1 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减轻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并能抑制脑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OS活性与细胞凋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索阻断脑细胞凋亡的时间窗.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 min,再灌注24 h.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化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顶叶皮层和尾壳核)NOS活性变化.用苏木精-伊红和TUNEL染色法检测缺血中心区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OS阳性神经元数于30 min时增多最显著,90~120 min时急剧减少.各组凋亡细胞数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多.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型NOS(nNOS)对缺血早期的脑损伤尤其是细胞凋亡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细胞损伤情况。方法:夹闭wiste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TUNEL染色。结果:短暂性脑缺血不同时间脑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海马最明显,神经元坏死从第二天后不再增加。结论: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探索阻断脑细胞凋亡的时间窗。方法:用线栓 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时间分别为15、30、60、90、120 min ,再灌注24 h。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化法,检测局灶性脑 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顶叶皮层和尾壳核)NOS活性变化。用苏木精-伊红和TUNEL染色法 检测缺血中心区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OS阳性神经元数于30 min时增多 最显著,90~120 min时急剧减少。各组凋亡细胞数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多。结 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型NOS(nNOS)对缺血早期的脑损伤尤其是细胞 凋亡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及尼莫地平干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尼莫地平组,后两组按时间分成再灌注1、3、6、12、24,36、48、72h和7d组。制作MACO动物模型致大鼠形成局灶性脑缺血,记录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缺血组各时间点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干预后可以显著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细胞数量(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尼莫地平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尼莫地平组,后两组按时间分成再灌注1、3、6、12、24、36、48、72h和7d组。制作MACO动物模型致大鼠形成局灶性脑缺血,记录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缺血组各时间点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干预后可以显著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细胞数量(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梁炳松 《医学综述》2007,13(23):1761-1763
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后,常继发脑细胞的大量死亡,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因子的释放,炎性反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核因子κB在炎性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过度激活加重缺血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干预了脑缺血后核因子κB及其相关炎性反应、上调保护性因子生成、参与细胞凋亡途径通路的调节、降低脑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deach,PCD),是细胞在体内外多种因素刺激诱导下,启动了死亡程序,并有多种基因调控的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是受基因严格控制的耗能过程,在形态和生化改变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与细胞坏死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就脑缺血时脑细胞发生的细胞凋亡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梁炳松  毕桂南 《医学综述》2007,13(23):1761-1763
脑缺血或缺血再灌注后,常继发脑细胞的大量死亡,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因子的释放,炎性反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核因子кB在炎性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过度激活加重缺血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干预了脑缺血后核因子кB及其相关炎性反应上调保护性因子生成、参与细胞凋亡途径通路的调节、降低脑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凋亡促进蛋白Bax、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皮质于缺血复灌12h、海马CA,区于缺血复灌24h Bax表达明显增多,Bcl—2表达明显减少,蝙蝠葛酚性碱预防给药能抑制脑组织Bax的表达,并促进Bcl—2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结论 蝙蝠葛酚性碱能抑制缺血—再灌后脑组织损伤,使凋亡细胞减少,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灯盏乙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TTC染色检测灯盏乙素对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技术检测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灯盏乙素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可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细胞凋亡百分率,抑制脑组织Caspase-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论:灯盏乙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与抑制诱导凋亡Cas-pase-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高血糖状态下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诱导的在体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通过PARP表达的检测.希望发现糖尿病心肌IRI机制的特异性。方法TUNEL法检测糖尿病大鼠IRI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与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技术检测PARP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逐渐上升趋势,未见明显坏死区;NDM组凋亡细胞数目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再灌注24h呈现心肌细胞坏死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再灌注6h内,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多于DM组,再灌注24h,NDM组PARP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少于DM组。PARP的阳性表达率与AI值呈正相关。Western blot证明DM组和NDM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116kD的PARP表达逐渐减少,24kD的PARP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相同时相,DM组116kD的PARP表达明显强于NDM组,24kD的PARP表达明显弱于NDM组。结论一定病程糖尿病大鼠,心肌IRI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非糖尿病大鼠;PARP在糖尿病心肌细胞IRI细胞凋亡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肌细胞坏死的机制可能与PARP无关。  相似文献   

18.
大鼠前脑缺血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细胞损伤情况。方法 :夹闭wiste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TUNEL染色。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不同时间脑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 ,海马最明显 ,神经元坏死从第二天后不再增加。结论 :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 ,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石丽华  蒋祁桂 《广西医学》2006,28(9):1356-1358
目的 研究血栓通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特别是血栓通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末端标记法,测定血栓通干预后脑缺血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血栓通能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降低凋亡神经细胞积分光密度,减轻病理损害。结论 血栓通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GCG作用T2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的改变;同时研究了caspase-3,PARP等蛋白在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EGCG作用于T24细胞24h后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呈显著浓度依赖性。EGCG使T24细胞caspase-3和PARP均被激活;T24细胞phospho—Thr308-Akt和phospho—Ser473-Akt的表达逐渐降低,但tAkt未见改变。结论EGCG能诱导T24细胞凋亡,EGCG凋亡诱导作用可能和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