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神经衰弱二重辨证施治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6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阿普唑仑、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前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和25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5.97,P&;lt;0.05);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和19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14.31,P&;lt;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241.79&;#177;48.62)和(244.43&;#177;54.1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01.P&;gt;0.05);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109.21&;#177;8.447)和(125.94&;#177;17.56).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4.917,P&;lt;0.0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106.67&;#177;9.10)和(149.47&;#177;55.00),两组差异也有极显著性意义(t=4.409,P&;lt;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对神经衰弱有普遍卓越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神经衰弱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6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阿普唑仑、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前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和25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97,P<0.05);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和19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4.31,P<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241.79±48.62)和(244.43±54.1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01,P>0.05);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109.21±8.447)和(125.94±17.56),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4.917,P<0.0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106.67±9.10)和(149.47±55.00),两组差异也有极显著性意义(t=4.409,P<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对神经衰弱有普遍卓越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神经衰弱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3.
抑郁性神经症二重辨证施治在开放式心理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66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氟西汀、阿普唑仑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前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进行临床疗效及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25例(76%),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97,P&;lt;O.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20例(61%),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极的显著性意义(X^2=13.79,P&;lt;O.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自评抑郁量表(SDS)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59.39&;#177;4.23)和(59.12&;#177;3.8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O.272,P&;gt;O.05);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30.58&;#177;2.07)和(39.06&;#177;4.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596,P&;lt;O.0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28.76&;#177;2.40)和(42.24&;#177;6.54),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1.116,P&;lt;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对抑郁性神经症有普遍卓越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应积极推广。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抑郁性神经症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现代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各指标评分评估传统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效果的客观性,并以百忧解作标准对照。方法:2004-05/2005-02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①正穴位针刺组(n=28):采用0.35×25mm毫针针刺四关穴、百会、印堂,得气即止,配合导气法,嘱患者行鼻深呼吸,直至出针,共留针30min;出针后用王不留行籽埋一侧耳穴(肝、心),3d后去除,左右耳穴交替使用,2次/周。②百忧解组(n=28):口服盐酸氟西汀,20mg/d。③非穴位针刺组(n=25):针刺类四关穴、类百会穴、类印堂穴,出针后再埋耳穴,方法同针刺治疗组。3组治疗期间均配合适当的解释、说服、鼓励等心理治疗,治疗初期均可短暂使用舒乐安定改善夜间失眠。均在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其表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少数为3级评分法。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为:≥75%,显效为:≥50%,有效为:≥25%,无效为:<25%。结果:最初共纳入受试者81例,百忧解组有4例因出现胃肠道不适在课题实施中退出,实际完成77例,进入结果分析,即正穴位针刺组28例,百忧解组24例,非穴位针刺组25例。①治疗后正穴位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6.01±3.99,16.52±7.13);(25.14±5.78,15.48±6.01);(25.65±3.42,20.37±6.29);P<0.05。②治疗后正穴位针刺组与百忧解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7,P>0.05),正穴位针刺组与非穴位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4,P<0.05)。③正穴位针刺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评估在疗效等级分布上与百忧解组相似痊愈(28.6%/8,25.0%/6),显效(28.6%/8,29.2%/7),有效(32.1%/9,37.5%/9),无效(10.7%/3,8.3%/2);Z=-0.182,P>0.05,正穴位针刺组在疗效等级分布上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痊愈(8.0%/2),显效(20.0%/5),有效(56.0%/14),无效(16.0%/4),Z=-2.09,P=0.037。④百忧解组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针刺组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正穴位针刺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百忧解治疗差异不明显,且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安全、有效;正穴位针刺与非穴位针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以及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明显,提示针灸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影疗效。  相似文献   

5.
吗氯贝胺(Moclobemide,MCL)是近年来开发的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中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具有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同等的抗抑郁作用,且起效快,抗胆碱能副作用小,并克服了其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缺点。本研究比较了国产吗氯贝胺与多虑平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 选择1999年4月至2000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98例,其中门诊90例,住院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现代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各指标评分评估传统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效果的客观性,并以百忧解作标准对照。方法:2004-05/2005-02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①正穴位针刺组(n=28):采用0.35&;#215;25mm毫针针刺四关穴、百会、印堂,得气即止,配合导气法,嘱患者行鼻深呼吸,直至出针,共留针30min;出针后用王不留行籽埋一侧耳穴(肝、心),3d后去除,左右耳穴交替使用,2次/周。②百忧解组(n=28):口服盐酸氟西汀,20mg/d。③非穴位针刺组(n=25):针刺类四关穴、类百会穴、类印堂穴,出针后再埋耳穴,方法同针刺治疗组。3组治疗期间均配合适当的解释、说服、鼓励等心理治疗,治疗初期均可短暂使用舒乐安定改善夜间失眠。均在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其表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少数为3级评分法。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215;100%,痊愈为:≥75%,显效为:≥50%,有效为:≥25%,无效为:〈25%。结果:最初共纳人受试者81例,百忧解组有4例因出现胃肠道不适在课题实施中退出,实际完成77例,进人结果分析,即正穴位针刺组28例,百忧解组24例,非穴位针刺组25例。①治疗后正穴位针刺组、百忧解组、非穴位针刺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26.01&;#177;3.99,16.52&;#177;7.13);(25.14&;#177;5.78,15.48&;#177;6.01);(25.65&;#177;3.42,20.37&;#177;6.29);P〈0.05]。②治疗后正穴位针刺组与百忧解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7,P〉0.05),正穴位针刺组与非穴位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4,P〈0.05)。③正穴位针刺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评估在疗效等级分布上与百忧解组相似[痊愈(28.6%/8,25.0%/6),显效(28.6%/8,29.2%/7),有效(32.1%/9,37.5%/9),无效(10.7%/3,8.3%/2);Z=-0.182,P〉0.05],正穴位针刺组在疗效等级分布上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痊愈(8.0%/2),显效(20.0%/5),有效(56.0%/14),无效(16.0%/4),Z=-2.09,P=0.037]。④百忧解组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针刺组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正穴位针刺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百忧解治疗差异不明显,且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安全、有效;正穴位针刺与非穴位针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以及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明显,提示针灸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影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纯中药制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组采用自拟纯中药制剂解郁安神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8560例;对照组采用丙咪嗪治疗5449例,两组入选患者病程持续2周,两组疗程均为6周,以抑郁量表为评价工具。结果:两组均为5 d后起效,疗程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97%,两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纯中药制剂解郁安神丸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新型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思想不伴强迫行为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47例强迫思想不伴强迫行为强迫症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氯丙咪嗪、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前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和自由治疗期末痊愈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YBOCS总分两组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0375,P>05);在积极治疗期末和自由治疗期末,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思想不伴强迫行为的强迫症者有良好疗效,且疗效持续。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强迫症含强迫思想不伴强迫行为者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预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HAMD、PSQI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因心理障碍引起的各种躯体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脑卒中抑郁障碍(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情感障碍,先前的研究显示PSD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及生物学因素有关,但对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各因子分的改变特征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脑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及HAMD各因子分的特征。方法:选择98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评定一般自然状况外,采用ICD-10F06.32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及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定,对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结果: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生率为42%。脑卒中急性期PSD组与非抑郁组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脑卒中急性期轻型PSD组与中、重型组HAMD各因子分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PSD的发病率较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较非抑郁组均有改变;脑卒中急性期PSD的轻型组与中重型组在HAMD各因子分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开放式病房中认知疗法结合百优解治疗老年抑郁性神经症的效果。方法:符合CCMD-2-R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性神经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百优解20mg/d治疗;联合治疗组并接受认知疗法。应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2,4,8周(治疗结束)时的疗效;应用SCL-90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0.5和1a时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联合治疗组的BDI总分和HAMD总分分别为13.8±2.6,20.8±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8±4.2,26.8±4.2)(t=3.527,6.667,P<0.01);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的BDI总分和HAMD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90,3.328,P<0.01);治疗4周时,两组的BDI总分和HAMD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随访0.5年时,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CL-90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3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608~5.071,2.133~3.854,P<0.05~0.01);随访1年时,对照组SCL-90的3个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结合百优解对老年抑郁性神经症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宝玲 《护理学报》2003,10(2):61-62
笔对3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住院期间采取“一对一”、小组式语言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注重与疾病有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家属的参与。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掌握有关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笔认为加强抑郁性神经症患的健康教育对于预防疾病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叶小清  赖敏贞 《现代护理》2007,13(12):1111-1112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患者二重辩证施治与护理疗效。方法将65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成二重辩症施治(研究组)及认知治疗 阿普唑仑、氟西丁治疗(对照组),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25例(78.13%),2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25);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19例(59.38%),2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4.31,P<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241.79±48.62)分和(244.43±54.12)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t=0.201,P>0.05);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109.21±8.447)分和(125.94±17.56)分,2组有显著性差异(t=4.917,P<0.0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106.67±9.10)分、(149.47±55.00)分,2组也有显著性差异(t=4.409,P<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配合恰当的护理可促进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衰弱患者二重辩证施治与护理疗效.方法 将65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成二重辩症施治(研究组)及认知治疗+阿普唑仑、氟西丁治疗(对照组),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25例(78.13%),2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25);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痊愈33例(100%)和19例(59.38%),2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4.31,P<0.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I-90总分,在治疗前分别为(241.79±48.62)分和(244.43±54.12)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t=0.201,P>0.05);在积极治疗期末分别为(109.21±8.447)分和(125.94±17.56)分,2组有显著性差异(t=4.917,P<0.001);在自由治疗期末分别为(106.67±9.10)分、(149.47±55.00)分,2组也有显著性差异(t=4.409,P<0.001).结论 二重辨证施治配合恰当的护理可促进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4种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方法:选择1998/2003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神经症患者1805例.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8项,包含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该维度,内-外向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外向)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神经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80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神经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总分最高(223.55&;#177;62.77),其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3.04&;#177;0.88,2.80&;#177;0.87,2.57&;#177;0.88,2.08&;#177;0.79);其次是焦虑症(208.07&;#177;79.67),症状为焦虑、躯体化(2.72&;#177;1.00,2.10&;#177;0.89),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为强迫、焦虑(2.79&;#177;0.97,2.59&;#177;0.97),恐怖症的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与恐惧(2.77&;#177;1.00,2.20&;#177;0.81).②神经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结果: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56.15&;#177;18.94,60.18&;#177;15.50,58.34&;#177;16.72,57.98&;#177;15.60);在精神质维度量表分中抑郁性神经症与恐怖症明显高于焦虑症和强迫症(53.26&;#177;14.58,52.26&;#177;13.24,49.97&;#177;17.12,50.37&;#177;14.59);而内外向、掩饰性分值在4种神经症类型中评分接近.结论:不同神经症患者有不同心理症状和人格特征.躯体化症状以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明显;强迫症状以强迫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主;人际紧张突出表现在恐怖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状突出表现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恐怖症状突出表现在恐怖症患者.4种神经症亚型的共同个性特征为神经质倾向和轻度精神病质倾向,其中抑郁性神经症和恐怖症的个性特征中精神病质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4种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方法:选择1998/2003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神经症患者1805例。用症状自评量表(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按照0~4的5级评分,0:无,l: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8项,包含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性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该维度,内-外向分值越高,表示性格越倾向外向)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神经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80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神经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总分最高(223.55±62.77),其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3.04±0.88,2.80±0.87,2.57±0.88,2.08±0.79);其次是焦虑症(208.07±79.67),症状为焦虑、躯体化(2.72±1.00,2.10±0.89),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为强迫、焦虑(2.79±0.97,2.59±0.97),恐怖症的主要症状为人际关系与恐惧(2.77±1.00,2.20±0.81)。②神经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结果: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56.15±18.94,60.18±15.50,58.34±16.72,57.98±15.60);在精神质维度量表分中抑郁性神经症与恐怖症明显高于焦虑症和强迫症(53.26±14.58,52.26±13.24,49.97±17.12,50.37±14.59);而内外向、掩饰性分值在4种神经症类型中评分接近。结论:不同神经症患者有不同心理症状和人格特征。躯体化症状以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明显;强迫症状以强迫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主;人际紧张突出表现在恐怖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状突出表现在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恐怖症状突出表现在恐怖症患者。4种神经症亚型的共同个性特征为神经质倾向和轻度精神病质倾向,其中抑郁性神经症和恐怖症的个性特征中精神病质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17.
景秋兰  赵星平 《护理研究》2007,21(18):1653-1654
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1]。许多病人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接受不了封闭式管理,经常就诊于综合性医院,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也会因疗效不佳而使病人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为给轻性精神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康复治疗,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前(2010年2~7月)后(2010年7~12月)采用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后患者总满意度及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维度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19.
景秋兰  赵星平 《护理研究》2007,21(6):1653-1654
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许多病人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接受不了封闭式管理,经常就诊于综合性医院,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也会因疗效不佳而使病人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为给轻性精神障碍的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我们实行开放式管理,通过对65例神经症病人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