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3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 DAI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可早期诊断,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35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并进行随访(3月~2年).结果 35例DAI患者中死亡7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4例,中残4例,轻残8例,良好8例.结论 DAI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类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CT/MRI等检查.DAI患者死残率高,预后不良,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的治疗及疗效分析。以探讨对DAI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1999-2005年收治50例DAI患者的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死亡1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8例,轻残7例,良好14例。结论对DAI患者经过及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即去大骨瓣减压术、大剂量脱水、冬眠疗法、高压氧治疗、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后期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80例DA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80例DAI患者中恢复良好13例(16.3%),中残15例(18.8%),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18例(22.5%),死亡34例(42.5%)。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的最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闭合性脑外伤710例,诊断DAI64例,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死亡15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20例,轻残18例,痊愈6例,结论 提高DAI的认识,临床结合影像学表现,可早期诊断DAI,抓住治疗窗时机积极治疗,可提高DAI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间一共92例临床诊断为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DAI最常见原因为车祸伤(81.5%),其次为坠落伤(13%),其它(5.5%)。按GOS评分结果,治愈43例,中残10例,重残或植物生存22例,死亡17例。结论:DAI具有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GCS评分、昏迷时间和瞳孔变化是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结合病人情况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纳洛酮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勇  淡冰  陈犇 《当代医学》2010,16(21):27-28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DAI患者82例,40例采用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纳洛酮疗法,42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平均昏迷持续时间、3个月随访病死率,6个月随访GO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82例,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缩短DAI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论本组患者通过早期应用亚低温联合纳洛酮疗法,可以提高DAI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23例,占46%;6-8分19例,占38%;9~12分7例,占14%。本组患者死亡18例,占36%。结论DAI的诊断应采用综合疗法。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DAI最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伤(91.2%,62/68).本组68例经治疗:良好18例,中残13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2例.结论 DAI死残率高,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CT、MRI表现,目前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采取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并配合高压氧可提高DAI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重型DAI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预后、临床分型,并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2例DAI伤者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例,中残4例,轻残7例,良好6例.伴脑干部位原发损伤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建议提出单纯性DAI及复杂性DAI的概念,特别是应该将原发性脑干损伤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DAI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5例存活25例,其中13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6例重残和植物生存。死亡20例,占44.4%。结论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威  谢桐  常杰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54-755
目的 总结3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救治经验。方法分析38例DAI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38例中死亡16例,植物生存2例,重度残疾6例,轻度残疾9例,良好5例。结论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治脑水肿,低温疗法,重视康复期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DAI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评分、DAI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78例轻、中度UC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8例和40例,前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给予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降低百分比为(67.120±17.430)%,对照组为(45.640±16.760)%,前者疗效好于后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DAI评分降低为(4.100±0.977)分,优于对照组的(2.300±0.920)分,差异显著。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能够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DAI患者的受伤方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CT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为良好19例,残废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7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DAI患者死残率,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年龄、GCS评分、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 32例DAI患者按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4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症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原发性昏迷及神经功能紊乱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采取非手术综合性治疗,MRI检查优于CT,患者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致残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6例DAI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特点、CT征象和治疗体会。结果36例DAI患者痊愈7例(19.4%),轻残10例(27.8%),重残6例(16.7%),植物生存5例(13.9%),死亡8例(22.2%)。结论DAI原因多为车祸伤及坠落伤,根据伤后表现及颅脑CT影像及时明确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呼吸、亚低温冬眠及对脑水肿、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对于DAI的患者的救治及预后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伤后变化,探索DAI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5例DAI患者的致伤因素、临床症状、CT影像、预后及治疗结果。结果:脑内剪力形成是DAI的启动环节,DAI损伤部位主要在脑的中轴处,多属于脑挫伤、出血及水肿。其组织学上特征性改变就是回缩球。诊断依据CT以DAI五条标准至少1条为标准。结论:DAI发生后要及时诊断,尽早综合性治疗,应用干预病变进展的药物,亚低温、高压氧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质量,降低DAI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证实为DAI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以及MRI和CT检查资料.结果 对34例DAI患者行头颅CT检查和早期MRI检查,临床表现为池受压变小或者闭塞,弥漫性脑肿胀、脑实质出血灶25例;直径<2.0cm,呈现斑点状,位于基底节区与皮髓质交界以及脑干、小脑等主要部位有18例;出现硬膜外出血并发症患者5例,出现颅骨骨折3例,硬膜下血肿4例.6个月后,良好15例(44.12%),中残11例(32.35%),重残5例(14.71%),植物生存2例(5.88%),死亡1例(2.94%).结论 CT诊断具有局限性,应用MRI进行准确、合理的诊断对DAI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于临床治疗的定位,可提高DAI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胡明伟 《中原医刊》2009,(13):61-62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63例DAI病人采取手术、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合并伤,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等。结果恢复良好30例,轻残9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21.9%。结论早期确诊与综合治疗是降低DAI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58例临床确诊DAI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预后良好12例,中残1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8例。结论:受伤机制可能为旋转暴力致伤;伤后立即持续昏迷;CT扫描示: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直径〈2cm),蛛网膜下腔或脑室、脑池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等表现者,即可诊断为DAI。争取时间积极治疗可提高DAI的治疗效果,但伤残率、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