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观察了大鼠脑室注射SP拮抗剂[D—Arg^1,D-Phe^5,D-Trp^7·8,Leu^11)-SP(简称DADPDTL)对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电针刺激后大鼠脑内SP含量的变化以及脑室或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对电针引起的SP含量变化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鼠中枢P物质含量与针刺镇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黎海蒂  李希成 《针刺研究》1989,14(3):370-374
<正> 已知 P 物质(SP)在痛觉调制中,具有双重作用:鞘内注射 SP 拮抗剂可对抗 SP 引起的痛阈下降,将 SP 注入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可出现镇痛作用。其镇痛效应可能是通过释放脑啡肽而实现的。以往的研究多应用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腔、肌肉以及鞘内注射或微电泳导入 SP 或 SP 抗体等方法,观察痛阈及神经元电位的变化。但在电针时,动物不同脑区和脊髓 SP 含量的变化有何不同,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中枢 P 物质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本工作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电针时大鼠海马、下丘脑、纹状体和脊髓内SP 免疫活动物质(Ir-SP)含量的变化;二是电针强度和频率对 Ir-SP 含量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阿片受体和5-羟色胺(5-HT)受体在电针引起不同脑区 Ir-SP 含量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镇痛与轿甭中P物质含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恩魁  马华 《中国针灸》1992,12(4):36-37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研究了5-HT行抑制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与内阿片肽及P物质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析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殿淑琴  赵晏等 《针刺研究》2002,27(1):33-35,44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电针后24hr大鼠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导水管周围灰质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较对照组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电针可引起脑内上述中位P物质表达增高,而P物质表达的增高可能在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电针后 2 4hr大鼠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导水管周围灰质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电针组较对照组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 :电针可引起脑内上述部位P物质表达增高 ,而P物质表达的增高可能在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我们用福氏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大鼠作为病理模型,观察艾灸对患关节的压痛闽,局部皮肤温度,足容积,以及坐骨神经内的和腰髓内的P-物质和亮-脑啡肽的影响,试图探索艾灸治疗关节痛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电针镇痛作用下,脑和脊髓P物质的量的变化。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电针并对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的P物质进行放射免疫测定。对照组不给电针,其它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对痛阈提高组大鼠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电针组比对照组下丘脑的P物质明显降低,而脑干和腰髓部位升高。此实验表明脑干和脊髓P物质与针刺镇痛的下行性抑制亦能有联系。并对其机制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崔仁麟  马春红 《针刺研究》1990,15(2):109-111
<正> P物质是伤害性刺激一级传入的神经递质。我组以前的实验证明,电针镇痛的大鼠低位脑干与腰髓的P物质含量增加。当大鼠脑池注射5.7-双羟色胺一周后再给电针,电针镇痛作用被去除,此时脑干和  相似文献   

11.
<正> 据报道,P 物质(SP)的镇痛作用与其促使脑啡肽的释放有关。在离体大鼠脑片中,SP 可加强基础或钾离子诱发的~3[H]5-HT 释放。将 SP 注入小鼠腹腔产生镇痛作用时,伴有脑内5-HT 转换率的降低,提示 SP 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中枢5-HT 有关。本文试图观察 SP 对脑内5-HT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痛阈和电针镇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针麻原理,国内学者已提出不少论点。按祖国医学经络脏腑学说认为,针刺是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影响气血而起镇痛作用;神经观点则认为,针刺是通过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的,根据近代对神经系统活动,神经兴奋抑制传导,与神经介质的产生和  相似文献   

13.
一组大鼠脑池注入5,7-双羟色胺(5,7-DHT)100微克/20微升,9天后进行电针和痛阈测定(5,7-DHT+电针)。另一组同样处理不给电针(5-7DHT对照)。第三组脑池注入溶剂与第一组同时电针(溶剂对照)。三个组如上处理后均取脑干、腰髓进行P物质.(SP)含量的RIA测定。结果溶剂对照组电针镇痛和痛升高(131.2%)均与正常大鼠无异。5,7-DHT+电针组其电针镇痛作用被反转。此组脑干与腰髓SP含量均低于其它二组。此实验表明;电针可激活5-HT下行性抑制,减少SP在脑干以下部位的传递性释放。5,7-DHT降低或削除此下向行抑制,加速脑干和脊髓SP的传递性释放,同时反转电针镇痛作用。此实验也表明脑干以下P物质伤害性传递受5-HT下行性抑制的调控。电针镇痛作用至少部份的通过此机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1931年Von Euler和Gaddum从马脑和小肠中提取出P物质(SP),半个世纪以来,对其生理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P物质是一种重要的肽类神经递质,特别是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在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核中,P物质可能是初级神经元传递“疼痛信息”的物质,但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同部位作用的特异性及其在针刺镇痛中的意义,尚未见系统报  相似文献   

15.
<正>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OLS)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曾用放射受体分析法(RRA)测定大鼠电针镇痛时脑和垂体OLS的含量变化,发现电针镇痛效果与脑内OLS的含量呈正相关。但是体内的OLS系由脑啡肽、β-内啡  相似文献   

16.
We deterrnined the content of substance P in the serum of the patients with pain syn-drorne using radioimmunoassay before and after the acupuncture analgesia'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acupuncture rnight obvious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substance P in the serum of the patients withpain syndrome.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acupuncture analgesia might reduce the release of sub-stance P through some mechanism and produce effects of analgesia. Thereby, the change of the con-tent of substance P in the serum may be used as an objective index to appraise the acupuncture analge-sla.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针麻原理研究中,我国工作者分别论述了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及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机制中的作用。部分文献报导了针刺诱导和针刺镇痛对脑分区乙酰胆碱(ACh)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影响。但这方面工作较少,结果也不一致。为了增加对胆碱能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机制中作用的了解,我们观察了电针镇痛时家兔尾核、下丘脑、大脑皮层 ACh 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 从往的实验表明,大鼠摘除垂体后,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减弱;摘除垂体后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针刺镇痛效应得到恢复。并认为ACTH恢复针刺镇痛效应的作用与皮质酮无关,从而提示,ACTH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可能具有中枢作用。因针刺镇痛与脑内5-羟色胺(5-HT)神经元及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的神经传递密切相关,所以,进一步阐明垂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显然是有意义的。本文采用摘除大鼠垂体的方法,观察对脑内5-  相似文献   

19.
<正> 人们在临床实践中体验到,在同一穴位上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这一现象愈来愈引起针灸原理研究工作者的兴趣。近二十年来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日益深入,业已证明,电针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产生镇痛作用。但阿片颉颃剂纳洛酮阻断大鼠电针镇痛的程度和所需的剂量与电针频率密切相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针刺镇痛的原理,许多资料说明脑干中缝核系统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中缝核色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是针刺镇痛的重要物质基础。中缝核神经元的轴突分布很广,其上行纤维经内侧前脑束(MFB)上达间脑和端脑各部,下行纤维广泛分布于脊髓的灰质,在脑干部分还与兰斑核,巨细胞核等其他网状结构神经核团有广泛联系.以往的工作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