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利用红外成像仪测定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进行离体上颌中切牙热牙胶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变化。方法选择1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常规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II系统进行热牙胶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测定根管充填前离体牙牙根表面的温度,热牙胶进入根管并到达根管工作长度时再次测定根管表面温度,前后的差值代表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充填时可导致根管表面温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变化范围为4.5~9.8℃,平均7.3℃。结论Obtura II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Thermafil热牙胶根充系统根充时牙根表面温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红外成像仪测量Thermafil热牙胶根充系统根管充填时牙根表面温度变化。方法 选用门诊因牙周炎拔除的上颌离体中切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然后用Thermafil热牙胶根充系统进行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跟踪监测从根充前到根充完成这一过程中根管外表面温度变化。结果 根管外表面温度根充后比根充前平均升高4.8℃,低于引起周围组织损伤的阈值温度10℃。结论 本研究表明Thermafil热牙胶根充系统根充时会导致根管外表面温度升高,但不会造成牙周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牙胶加热温度在160、180、200 ℃进行根管充填时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热损伤,及使用封闭剂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2颗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以不同温度加热牙胶及是否使用封闭剂分组充填根管.测定根管充填前后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在3种温度设定下充填时,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升高值平均都未超过10℃阈值.充填前使用封闭剂对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升高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未超过1℃,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tura Ⅱ热牙胶系统在160、180℃的工作温度下进行根管充填时,不会对牙周组织造成热损伤,但200℃的温度设定需谨慎选择;使用封闭剂对抑制根管表面温度的升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BeeFill^TM2in1热牙胶根充系统根充时牙根表面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用红外成像仪监测BeeFill^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充时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方法:选取因牙周炎拔除的上下颌单根管中切牙22颗用BeeFill^TM2in1热牙胶根充系统进行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跟踪监测从根充开始到完成这一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牙根表面温度根充后比根充前上颌中切牙平均升高8.2℃,低于引起周围组织损伤的理论阈值温度;下颌中切牙平均升高11.6℃,高于引起周围组织损伤的理论阈值温度。结论:本研究表明BeeFill^TM2in1热牙胶根充系统根充时会引起上、下颌中切牙牙根表面温度升高,但下颌中切牙牙根表面温度升高可能会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在临床上要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管封闭剂对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中应用封闭剂对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充填后根端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8个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Ⅱ高温注射式热牙胶系统以牙胶加热,温度设定在180℃充填根管.测定充填前后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封闭剂的使用使温度的升高减少未超过1℃,这种温度的减少及充填后微渗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剂使用与否对减少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的升高、充填后微渗漏(P>0.05)的发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ObturaⅡ热牙胶系统根管充填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3种加热温度设定下充填根管后根尖封闭效果的差异,并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的密封性进行比较.方法:28个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均分为4组:A组用传统的泠牙胶侧压充填法进行充填,B、C、D组用ObturaⅡ系统将牙胶分别加热至160℃、180℃、200℃进行充填.使用染料渗入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160℃、180℃、200℃的温度设定下充填后的微渗漏与冷牙胶侧压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设定不同的热牙胶充填组间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加热温度设定在160℃、180℃、200℃进行充填时根尖封闭能力无显著差异,但其根管封闭能力明显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7.
Obtura 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密封性能.方法:将40颗新鲜拔出人的单根管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颗.分别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和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用印度墨水染色法对比研究不同根管充填材料的密封性能.结果:根管糊剂加牙胶尖组的染色线均值为1.85±0.51mm;ObturaⅡ热牙胶组的染色线均值为0.45±0.12mm,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用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对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GuttaFlow根管充填系统根尖封闭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系统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实验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2.5%次氯酸钠冲洗,分别以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和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充填根管。采用改良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测定第1、2、4、7、10、15、20、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结果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和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的根尖封闭性能均较好,第7d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的封闭能力显著优于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P<0.05)。结论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观察期内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牙胶密度即牙胶充填而积百分数(percentage of gutta-percha-filled area,PGFA),评价3种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充填效果.方法:采用人完整单根管离体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冷牙胶侧向加压法、热牙胶垂直加压法、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Obtura Ⅱ)和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个根管分别在距离解剖根尖3、6和9 mm处横断,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根管横断面积和牙胶充填的面积,计箅出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结果: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显著高于冷牙胶侧压组和超声侧压组(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根管充填的深度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在9 him和3 mm处明显大于冷牙胶侧压和超声侧压组(P<0.05);在6 mm处,3种热牙胶的PGFA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侧压组的PGFA与根管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和Obtura Ⅱ允填后牙胶密度高,在9 mm和3mm处效果优于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充填效果受到根管深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ObturaⅡ热熔牙胶充填根管的微渗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ObturaⅡ热熔牙胶系统充填后根尖部的微渗漏。方法:60个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用Profile器械预备根管至06/^#25后给予不同处理:A组用ObturaⅡ热熔牙胶系统充填;B组常规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C组不充填,作为阴性对照。各组牙齿在墨水中浸泡7d后,测量染色线长度,检测各级的微渗漏情况。结果:用ObturaⅡ系统充填时,热熔牙胶的根管封闭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ObturaⅡ&SystemB与Thermafil对下颌第一前磨牙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通过光透射选出在根尖区具有侧枝根管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60个,运用TF锉进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ObturaⅡ&SystemB、Thermafil及冷牙胶侧方加压进行根管充填,在距根尖孔2 mm侧枝根管处作横断面切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侧枝根管内的牙胶、糊剂及空隙占根管横断面的比例,分析不同充填方式对根尖区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结果:两种热牙胶充填组在距根尖2 mm处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均明显优于冷侧压充填组(P<0.05);ObturaⅡ&SystemB充填组稍优于Thermafil充填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ObturaⅡ&SystemB充填技术可有效封闭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区侧枝根管。  相似文献   

12.
高温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牙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更彻底封闭整个根管系统,对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Obtura Ⅱ技术的适应证、ObturaⅡ技术对根管预备的要求、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牙齿冠部的处理及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后微渗漏的研究等方面,介绍ObturaⅡ高温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技术方法,并结合临床实际讨论这一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对椭圆形根管充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方法充填椭圆形根管后的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来评价各种充填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人离体单根管前磨牙30个,手用ProTaper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ObturaⅢ)和连续波充填法(System B+ObturaⅢ)进行充填,然后分别在距根尖2、5、8 mm处横断,各个横断面在手术显微镜下拍照,再用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横断面的根管面积和牙胶充填面积,从而计算出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结果:在2 mm处,3种充填法的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 mm处,ObturaⅢ组和SystemB+Obtura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大于冷牙胶侧压组(P<0.05),8 mm与5 mm处结果相同。结论:在5,8 mm水平,ObturaⅢ和SystemB+ObturaⅢ充填法的效果好于冷牙胶侧压法,而在2 mm水平,3种充填法的的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根管封闭剂对System B和Obtura Ⅱ根管充填系统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ystem B联合ObturaⅡ根管充填系统中应用根管封闭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60颗上颌恒中切牙随机分成二组,每组各30颗牙。第一组用A H Plus联合System B、ObturaⅡ充填,第二组直接用System B和ObturaⅡ充填。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行X线片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根管充填质量,术后1年复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超填情况第一组多于第二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年复查治疗成功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是否使用根管封闭剂对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热塑牙胶充填(ObturaⅡ&System B和Thermafil)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在扁根管内器械断离行旁路根管充填的效果。方法:将60颗扁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牙。将新的15#不锈钢K锉(25 mm)断离在距根尖4 mm处,断离长度3 mm;从断离器械旁用Mtwo镍钛锉配合vdw.silver机用马达行根管旁路预备。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采用ObturaⅡ&System B、Thermafil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旁路充填。在距根尖2、5、8 mm处横断牙根,电子显微镜下记录在距根尖5 mm处断离器械与根充材料之间的缝隙,充填后根管内残余的空隙;分别记录在距根尖2 mm与8 mm处牙胶、空隙与糊剂占根管横断面的比例,分析不同充填方式的效果。结果:在离体的条件下,热牙胶充填在扁根管内器械断离后行旁路根管充填的效果优于冷侧压充填(P<0.05),ObturaⅡ&System B优于Thermafil,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器械断离在扁根管内,从断离器械旁建立通路进行根管预备,ObturaⅡ&System B充填,可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热塑牙胶充填根管时产生的大量热能会向管壁牙本质及周围组织传导,这种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对牙体及牙周组织造成热损伤,是决定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技术临床应用的关键。该文就该技术应用时对牙周造成热损伤的温度阈值的界定、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体内组织学的变化及影响热传导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温度升高超过10℃会造成牙周组织损害。为了明确热塑牙胶(thermoplasticized gutta-per-cha)充填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作者采用离体中切牙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l例上颌中切牙根中环状侧枝根管病例,探讨上颌中切牙侧枝根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上颌中切牙牙龈反复肿胀、瘘管病例,X线片发现根中远中侧低密度影,对患牙根管行机械及化学预备、超声荡洗后氢氧化钙封药,热牙胶连续波技术完成根管充填.结果:根充后X线片示根中出现环状侧枝根管影像.患者术后1周复诊无主观症状,牙龈肿胀及瘘管消失.结论:对于上颌中切牙病例,术前仔细阅读X线片,如发现根尖周围或根侧低密度影像,提示侧枝根管存在,应对患牙进行彻底的机械及化学预备、超声荡洗,使用热牙胶连续波技术完成根管的三维充填.  相似文献   

19.
4种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充填效果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选60颗拔除的椭圆形根管的下颌前磨牙,用ProTaper机用旋转镍钛锉预备根管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Dentsply变锥度牙胶尖单尖充填法、标准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法、System B ObturaⅡ充填法以及Thermafil充填法进行充填。将填充后的牙齿在距离根尖2、5、8mm处水平切断。对每个横断面进行显微拍照,并用图象处理软件分析获得充填面积占根管横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最后对所有牙的填充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在2mm水平,Thermafil的牙胶百分比最高,空隙率和糊剂百分比最低(P<0.05)。在5mm水平,System B ObturaⅡ和Thermafil的牙胶百分比都高于其他2种方法,空隙率和糊剂百分比都较低(P<0.05),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ystem B Ob-turaⅡ在8mm处空隙率最低(P<0.05)。用变锥度单尖充填,牙胶百分比在各截面都最低,空隙百分比和糊剂百分比在2mm横截面与标准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法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hermafil充填法充填椭圆形根管的根尖区域效果好,System B ObturaⅡ充填法充填椭圆形根管的冠方更有优势,冷牙胶侧方加压和大锥度单尖充填椭圆形根管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项健 《口腔医学》2013,(10):701-705
目的探讨将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术融入高温注射式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70颗单根管离体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组,分别采用ObturaⅡ充填(A组)、Touch-heat+ObturaⅡ充填(B组)、GuttaFlow+ObturaⅡ充填(C组)、冷牙胶侧压充填(D组)、不做充填(E组),根充完成后修整所用充填根管内牙胶长度为10 mm,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模型,通过对葡萄糖定量分析检测根管充填后根尖部微渗漏,观察比较根尖封闭效果。结果各组葡萄糖微渗漏随观察时间延长持续增加,3组实验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ttaFlow+ObturaⅡ充填法封闭效果可靠且操作易行,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