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枢炎性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大脑的功能。IL-1、IL-6、TNF- α是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近年研究发现中枢内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可影响认知功能,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应激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麻醉对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胞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介导免疫及炎症反应的信息分子,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在一些临床病症中作用重大。手术创伤、感染、应激时平衡被打乱,首先表现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等的急剧上升,这一高细胞因子血症又进一步触发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TNFsr、IL-1ra等的释放增加。围术期麻醉药、麻醉方法以及麻醉医师运用的其他药物对细胞因子平衡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阿片类药物有延迟IL-6的分泌及降低峰值浓度的作用,异丙酚、依托咪酯促进了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相对来说,氯胺酮、硫喷妥钠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大,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安氟醚、七氟醚等,对IL-4等抗炎性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SAP-MODS模型,分别予地塞米松、乌司他丁、善宁、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及中药莱菔承气汤治疗。观察各组一般情况及死亡率,术后24h血清淀粉酶、TNF-α、IL-6、IL-10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流式细胞仪对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凋亡情况进行三色荧光分析,并取胰腺、肺、肾、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但同时也使SAP大鼠CD4T细胞的异常凋亡进一步增加,加剧免疫功能障碍。善宁及PDTC可降低TNF-α和IL-6水平,对T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乌司他丁和莱菔承气汤则可同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减少CD4+T细胞异常凋亡、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减轻脏器损伤;只有莱菔承气汤可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结论:乌司他丁和莱菔承气汤有助于调节促炎/抗炎反应机制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地塞米松可加剧SAP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和TNF-α,观察胰、肝、肺、肾的病理变化及胰腺细胞培养液中淀粉酶和PLA2变化。结果:在坏死性胰腺炎和水肿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2和TNF-α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的胰组织中4种细胞日子都高于正常胰腺组(P<0.01),但两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别:水肿性胰腺炎分离培养的胰腺细胞上清液中测出IL-6和TNF-α都高于正常胰腺组。结论:急性胰腺炎症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发病机理,其在体内放大作用造成胰腺本身在内的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而且细胞因子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实验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了解脑缺血后选择性超深低温复苏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炎性机制。方法健康恒河猴4只,先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分钟,然后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行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60分钟后恢复脑血流,自然复苏。应用ELISA法统一测定实验前后猴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的浓度。结果4只恒河猴术后安全复苏并长期存活,术后头颅MRI检查正常,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无异常。4种细胞因子在灌注结束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24小时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2小时测得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系数统计显示不同时间点促炎因子IL-2、TNF-α、IFN-γ与抑炎因子IL-10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可引起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一过性增高,其中抑炎因子IL-10的明显表达和促炎因子之间互相抑制,互相作用,促使细胞因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同时抑制了脑缺血后机体炎性反应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心脏手术,特别是缺血-再灌注后大量释放的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毒性作用与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感染脓毒症及其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生理改变的重要内源性递质,参与心肺转流(CPB)期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促炎因子.CPB在刺激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同时,也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合成和释放.本文观察了CPB心脏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和甲基强的松龙对机体的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小儿CPB时中乌司他丁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充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芪黄煎剂对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术后第1d开始,采用肠内滴注中药芪黄煎剂;对照组只滴注生理盐水,疗程均为7d。术后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及mRNA表达。结果:2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术后1d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第7d降低更明显,与术后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d,研究组IL-1α(98.29±3.67)pg/mL、IL-6(6.26±3.02)pg/mL、TNF-α(95.43±32.33)pg/mL分别较对照组IL-1α(120.61±2.89)pg/mL、IL-6(10.63±2.43)pg/mL、TNF-α(108.43±29.42)pg/mL降低明显(P0.05)。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mRNA的表达,调节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α、IL-6、TNF-α)恢复正常,对上消化道肿瘤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内毒素损伤两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对照组(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和给药组(C~F组,在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α-MSH 1.7 mg·kg-1)。观察各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生理对照组(A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各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大鼠随打击因素和病程进展,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失衡;给药组(C、D、F组)与B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P<0.01),增加IL-6、IL-10浓度(P<0.01);其中多次给药组(F组)作用最明显,而内毒素致伤后1 h给药组(E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α-MSH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抗炎细胞因子产生。α-MSH可能通过调节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37(IL-37)属于白细胞介素1家族(IL-1F),新近研究发现,其在炎症的发展和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1]。Kumar等[2]在2000年首次发现了这个 IL-1家族的新成员;2001年,Dunn 等[3]将其定义为 IL-1家族第7因子(IL-1 F7)。此后研究显示,IL-1 F7可与 IL-18受体α链和 IL-18结合蛋白(IL-18 binding protein,IL-18BP)结合,从而产生有限的抗炎效应[4-5]。成熟的 IL-1F7能够转移进入细胞核并与Smad3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调节基因转录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6]。正是基于 IL-1 F7独特的免疫抑制特性,近期将其命名为 IL-37[7]。本文对 IL-37的分类和分布、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相关疾病意义等方面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在重症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其平衡与重症胰腺炎(SAP)的关系。方法 26例SAP病人分为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sIL-2R及抗炎细胞因子IL-2、IL-10的含量,观测APACHEⅡ评分、CT积分和体液细菌培养及临床症状的变化,以观察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与疾病严重度、胰腺坏死、机体免疫力及腹痛的关系。结果 APACHEⅡ及CT积分显著降低和腹痛(P〈0.05)时间显著缩短;体液细菌培养时间显著延迟和阳性率降低(P〈0.005)。血滤组的促炎细胞因子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抗炎细胞因子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 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与重症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且两者的相对变化较两者的绝对变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释放细胞因子入血循环,使胰腺和血中细胞因子含量增加。这些细胞因子通过激活胰腺及远隔器官的细胞因子受体而发挥生物学效应,或导致胰腺及远隔器官损伤,介导致炎作用;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拮抗其生物学效应或转染抗炎细胞因子基因,增加其表达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机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可以出现瀑布样反应对局部胰腺腺泡损伤、全身炎性反应和继发的严重感染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为何AP的早期肺脏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靶器官?其机制并不十分明了。本研究旨在观察AP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的变化规律,探讨AP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以及生长抑素衍生物奥曲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促炎因子IL-17及其产生的细胞在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和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 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17与各种原因的肺损伤密切相关,IL-17的水平和分泌IL-17细胞的比例在各种肺损伤中都有显著变化,IL-17与相应 的受体结合参与各种肺损伤的病理与生理过程,靶向IL-17轴可作为治疗肺损伤的新靶点,本文就IL-17在肺损伤的相关疾病中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背景恶病质是造成晚期胰腺癌(PC)死亡的主要相关原因。恶病质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这是由于脂肪和骨骼肌的消耗、渐进性的疲劳和食欲减低,还有生物化学异常,例如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和CRP升高引起。作为促炎细胞因子的一种,IL-6被认为是恶病质过程的一个潜在的介质。通过对晚期PC循环中IL-6的特点研究,揭示恶病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后炎性反应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术后由于补体的激活以及内毒素水平升高等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发生变化,包括促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同时各种细胞因子之间亦存在相互作用。促炎因子通过激活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导致严重的炎性反应。抗炎因子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和(或)促进抗炎因子的合成,必定会减轻术后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短时血滤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评估短时血液滤过对急性胰腺炎早期(72小时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2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血滤组(1O例)和非血滤组(10例),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和非手术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胰腺局部病变的CT表现、全身表现和预后.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小时、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24小时、48小时、第10天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SIL-2R5种促炎细胞因子以及IL-2和IL-10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滤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计算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血滤组病人APACHE Ⅱ积分明显低于非血滤组(P<0.05),CT积分较血滤前和血滤组显著降低(P<0.05)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缩短,细菌培养阳性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显著降低.治疗后血滤组各时点血清中各种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均较血滤前显著降低,并低于非血滤组(P<0.05);血滤组两种抗炎细胞因子均较血滤显著升高,并高于血滤组(P<0.05).结论:短时血滤对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和全身病情加重有显著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与短时血滤阻断细胞因子连锁反应,从而建立起促、抗炎反应的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95年Okamura等从内毒素休克的裸鼠肝细胞中分离并克隆出一种能诱导产生IFN-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IFN-γ诱导因子(interferon—gamma—inducing factor,IGIF)。1996年Ushio等首先克隆了人类IGIF的cDNA,进一步研究发现IGIF不仅能诱导产生IFN-γ,而且还有其他多种生物学功能,遂将这一种新发现的促炎性细胞因子重新命名为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1家族的新成员。IL-33可作为分泌型细胞因子,参与Th2型免疫和炎症反应,也可作为定位于细胞核的核因子,起转录调控作用。以往对IL-3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变态反应、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肺疾病等方面,如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促进Th2细胞、嗜酸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脾细胞增殖活性及前列腺组织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免疫佐剂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淋清颗粒原料药头花蓼浸膏2 g/kg;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另选一组正常组做对照.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观察热淋清颗粒对各组大鼠脾细胞在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下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热淋清颗粒对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自细胞介素-1(IL-1),IL-8、TNF-α及白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热淋清颗粒能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IL-8及TNF-α的分泌.调节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结论:热淋清颗粒通过调节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免疫功能和促炎及抗炎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作后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脂代谢指标与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促炎细胞因子在诱导脂肪分解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根据急性胰腺炎发作后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将其分成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组(28例)和糖代谢正常(normalglucose metabolism,NGM)组(70例)两组,检测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和甘油三脂(TG)、甘油(Glycerol)、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等脂代谢指标,在控制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吸烟等变量后对促炎细胞因子和脂代谢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了解其相互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发作后AGM组患者的血浆甘油水平随IL-6水平的升高而增加103.4%(P=0.021),而游离脂肪酸随IL-6水平升高而减少7.2%(P=0.005)。此外,AGM组患者的血浆甘油三脂水平随TNF-α的增加而减少134.1%(P=0.025),但游离脂肪酸水平随TNF-α水平升高而增加314.2%(P=0.025)。但NGM组患者的各脂质代谢指标与IL-6及TNF-α无明显相关(P > 0.05)。结论 促炎因子诱导的脂肪分解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作为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脂肪分解的驱动节点,这种调制或控制脂肪分解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糖尿病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