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肾小球内单个核细胞(MNC)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PGNJ肾小球内ET细胞浸润和MNC IL-2R的表达,同时用PAS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系膜区基质增生。结果:PGN肾小球内T细胞浸润及IL-2R+NMC明显增多(P〈0.01),正常肾细胞内无IL-2R+MNC;PGN系膜区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2.
肾炎大鼠肾小球α—SMA表达与基质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与肾炎发病时肾小球基质增生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nephritis,NTN)发病1~14d肾脏组织形态、肾功能、肾小球αSMA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以及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Ⅲ和Ⅳ型的表达,并对αSMA、PDGF及基质成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NTN第3天大鼠肾小球表达αSMA和PDGF,先于FN的表达和胶原Ⅳ型的增多。在NTN第7和14天,αSMA和PDGF表达增加,并且两者间及与FN和胶原Ⅳ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NTN各时间点均未能在肾小球中检测出胶原Ⅲ型的存在。研究表明,注射抗血清引起的肾小球免疫损伤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αSMA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后大量分泌基质的标志。系膜区PDGF的分泌进一步加强了系膜细胞αSMA的表达及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和此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4例AGN和20例HSP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L-13的水平。结果AGN急性期和HSPN活动期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IL-13在AGN和HSPN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一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及流式细胞术观察低氧和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FCCM)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肺血管周细胞(PC)α-SM-actin,CD34、S-100和PCNA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氧和HECCM可促进PC表达α-SM-actin和PCNA,而抑制CD34和S-100的合成,促进PC由静止期(G0/G1)进入DNA合成期(S期)及有丝分裂期(G2+  相似文献   

5.
小儿肾小球疾病血清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镉还原和Griess反应法,测定16例原发性单纯性肾病综合征(INS)、2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和26例过敏性紫*(HSP)病儿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稳定代谢产物NO2+NO3浓度。结果发现三种肾小球疾病病儿血清NO与52例健康儿童比较分别有不同程度变化;INS活动期较AGN急性期显著增高;HSP中有肾损害表现病儿明显高于无肾损害表现病儿.本研究提示,血清NO水平变化与肾小球疾病的不同病因及病理损伤有关;测定血清NO可能有助于鉴别INS与AGN以及其它炎症性肾小球疾病,可能对判断HS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原代与传代细胞(VSMC),观察Ca2+转运功能障碍及某些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血压未升高的VSMCCa2+内流已较同龄对照组WKY大鼠明显增加,而Ca2+外流量较WKY大鼠显著降低。表明SHRVSMC膜Ca2+转运功能障碍在血压升高前就已发生,并随年龄及血压增高有加重趋势;(2)VSMCcAMP及钙调素(CaM)含量变化与细胞膜Ca2+转运功能障碍基本同步,提示二者异常与细胞膜Ca2+转运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3)血压升高前SHRVSMC内ANGⅡ含量与WKY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但16周龄5HRVSMC内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其幼鼠(P<0.001),与血压呈正相关。提示VSMC内ANGⅡ在血压升高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高血压时VSMC膜Ca2+转运功能障碍有明显遗传倾向,VSMC内CAMP、CaM及ANGⅡ含量异常与上述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试图了解尿免疫复合物(UIC)检测能否反映肾小球所发生的免疫病理改变。结果表明UIC主要出现于肾小球病变严重的病人,如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PGN),膜性肾病(MN),弥漫增殖性肾炎(DPGN)或免疫复合物(IC)介导致病的临床类型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PSGN),狼疮肾炎及部分肾炎性肾病(NNS)患儿尿液之中。UIC阳性病人肾小球多伴有IgG及C3沉积,分析表明IgG类UIC检测能提示IgG类IC所致肾病变,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迁延性肾病变不易检出UIC。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对肾小球疾病131例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1例,前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居多,占29.2%,其次是IgA肾病(IgAN),占25.8%。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7.2%。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6年,总痊愈率和好转率为76.7%,病理类型中的微小病变(MCNS)、轻度MsPGN、IgM肾病(IgM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等的疗效及预后好,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度MsPGN及组织损害严重的IgAN等疗效差。提示治疗效果、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RAP抗体对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RAP基因表达调控。方法:受体相关蛋白(RAP)多抗,作用于体外分离培养的SD大鼠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12小时,以模拟Heymann肾炎(HN)模型体内循环抗体作用于肾小球发病过程,采用RT-PCR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肾小球足突细胞受体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结果:RAP多抗作用于培养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使得细胞RAP基因表达增高。结论:RAP循环抗体调控肾小球上皮  相似文献   

10.
三种不同肾脏病尿蛋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尿微蛋白系列测定161例,尿蛋白<++(<100mg/dl)的蛋白尿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和糖尿病肾病(DN)3组间的尿RBP、Alb、Ig6和NAG有显著差别。Alb/RBP之比值:CGN>DN>CIN,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尤燕舞  林栩  杨发奋  王洁 《右江医学》2012,40(6):771-773,93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DN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干预,对照组仅注射柠檬酸缓冲液。第8周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相关生化指标较DN组好转,肾脏病变减轻,PCNA表达于肾小球固有细胞。DN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均较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明显上调。而预防组、治疗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较DN组下调,且预防组PCNA的下调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肾小球PCNA表达,抑制肾小球细胞增殖实现对DN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嗅球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规律.方法:胚胎14 d,新生1 d (postnatal day, P1),P20及成年大鼠各10只,取嗅球以40 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采用TUNEL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嗅球中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结果: 在胚胎14 d和P1大鼠嗅球中,凋亡细胞广泛分布而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室管膜周围区域,凋亡细胞和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P20和成年大鼠嗅球中主要分布在小球层和颗粒细胞层. 嗅球中的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随龄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鼠从胚胎到成体嗅球细胞凋亡和增殖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对肾病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不同时期血浆及肾局部内皮素 (E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的变化对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4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及激素组。在实验第 1天 ,1周末 ,4周末 ,8周末应用生化法测定血浆及肾局部NO浓度及 2 4h尿蛋白排泌值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肾局部ET浓度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中CyclinD1,P2 7及PCNA阳性细胞率。结果 :第 1周末肾病组与激素组大鼠尿蛋白显著增高。第 4周末及实验末肾病组大鼠血浆及肾局部ET、尿蛋白、系膜细胞CyclinD1及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 ,P2 7阳性细胞率及血浆及肾局部NO显著降低 ,激素组大鼠血浆及肾局部ET、尿蛋白、系膜细胞CyclinD1及PCNA阳性细胞率较肾病组显著降低 ,P2 7阳性细胞率及血浆及肾局部NO显著增高。结论 :阿霉素肾病模型中 ,NO合成不足导致ET分泌增加 ,应是导致系膜细胞增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ImmunohistologicalStudyontheMechanismofMesangialProliferationZHANGMing(张明);GUOMuyi(郭慕依);ZHANGXiurong(张秀荣);JINHuiming(金惠铭)(De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查大鼠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的增生病变及亚溶解型(sublytic)C5b-9复合物在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Thy-1N模型,分别于注射Thy-1抗体后18 h?3 d和7 d时,取肾组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查其肾组织中细胞增殖指标,即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mRNA丰度及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中C5b-9复合物的沉积?同时,使用BrdU掺入法?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细胞的增殖情况?此外,体外培养大鼠GMC,进行不同分组处理后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用3H-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法(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3H-TdR)检查GMC的增殖情况?结果:大鼠Thy-1N病变18 h,肾组织中cyclin D2?PCNA表达和肾内BrdU阳性细胞数均开始升高,实验3 d和7 d,其表达进一步提高?同时肾小球内可见C5b-9复合物沉积,部分C5b-9包绕的肾细胞形态完好?另形态学观察还发现,实验18 h,部分GMC溶解坏死,而实验3 d,GMC数量明显增多,7 d增加更为显著?体外实验中,大鼠GMC在sublytic C5b-9刺激后18 h,其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高,而用sublytic C5b-9刺激GMC产生的培养上清处理正常的GMC后,亦能轻度刺激GMC增殖?结论:大鼠Thy-1N肾小球病变存在早期增殖和继发增生的病理改变,而GMC的早期增殖可能与sublytic C5b-9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输注GDNF过表达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大鼠肾毒性血清肾炎(NSN)的疗效。【方法】 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重组腺病毒表达质粒(pAd-GDNF-GFP)并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成年雌性SD大鼠肾毒性血清肾炎模型20只,分为3组,实验组8只大鼠经肾动脉输注转染pAd-GDNF-GFP阳性MSC,6只输注pAd-GFP(不含GDNF)阳性MSC和6只输注培养基作为对照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情况,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并计算肌酐清除率对数据组间差异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理HE染色可见肾小球的病变程度减轻,肾小管坏死和扩张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肾脏组织细胞结构修复完整,提示炎症得到改善同时实验组蛋白尿症状减轻,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降低,肌酐清除率改善,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输注GDNF过表达的MSC能够改善NSN大鼠肾功能和逆转发病肾脏的病理改变,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hy-1肾炎模型,将肾炎大鼠分为Thy-1肾炎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检测两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天平均动脉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血浆肌酐及尿素氮,并取肾脏行光镜及电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蛋白表达。同时设正常对照。结果 同肾炎组比较,缬沙坦治疗组第3-7天24h尿蛋白泄量减少(P<0.05),肾小球有核细胞增多程度下降(P<0.05),系膜细胞增生减少,系膜区扩张也减少(P<0.05),肾小球内PCNA阳性核减少(P<0.05)。平均动脉血压、血浆肌酐及尿素氮较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缬沙坦能一定程度抑制系膜增生,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大鼠Thy1肾炎模型体外输入megsin siRNA干扰质粒,观察下调megsin表达后对大鼠肾炎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共9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组),Thy1肾炎模型组(B组)和质粒组(C组)。C组为肾炎模型加肾动脉注射megsin siRNA 质粒,并辅以电穿孔技术促进质粒浸入肾脏。肾脏标本行real-time PCR、HE染色、PAS染色和megsin、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E染色结果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伴基质增多,而C组肾小球细胞数量明显少于B组,但多于A组;PAS染色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大量增多,呈节段性分布,C组则与之相比基质增生减少;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肾小球中megs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与A组相比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在C组megs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又明显下降, 与A、B组相比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细胞核平均数A组为3个,B组14.79个,而C组仅为6.94个。统计显示B组和A组、B组和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  注射megsin干扰质粒以后,系膜细胞、基质的增生均受到抑制,肾炎病变减轻,提示megsin干扰质粒体外转染具有拮抗大鼠Thy1肾炎的作用,这为探索以系膜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大白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用 Con-A 和 PHA 刺激;并分别与大白鼠低温肾切片共同孵育24h 后,用胶性铁染色检查肾小球多阴离子(GPA)。发现 Con-A 诱导的鼠淋巴细胞能减少 GPA 的染色能力,而 PHA 诱导的淋巴细胞,未经诱导的淋巴细胞、Con-A 诱导的单核细胞和 Con-A 诱导的淋巴细胞上清均无此作用。此结果与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损伤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沈阳  王坤  齐向明  吴永贵 《安徽医学》2011,32(6):709-712,875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否与抑制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及增殖有关。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与TGP给药组[50,100和200 mg.kg-1.d-1],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双染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增殖情况。结果 TGP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模型组大鼠肾脏PCNA+细胞数、浸润巨噬细胞数及PCNA+巨噬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P组大鼠肾脏PCNA+细胞数、浸润巨噬细胞数及PCNA+巨噬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 TGP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其机制可能部分与调节肾脏固有细胞增殖,抑制肾组织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