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治疗流感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流感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正常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1.8,0.9,0.45 g生药·kg^-1·d^-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等倍和1/2倍),原工艺小鼠剂量为1.34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醇沉沉淀小鼠用量为0.48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感染当天给药4 d,观察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肺指数、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病毒载量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进行机理的探索性研究。结果:FM1和PR8株感染正常小鼠造成肺炎模型,感染当天给予感冒灵浸膏治疗4 d后,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PR8株新工艺大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艺药物对FM1模型小鼠血清IFN-γ含量和IgM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对PR8株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原工艺和醇沉部分各给药组均可提高肺组织IFN-γ含量(P〈0.05,P〈0.01)。新工艺大、中、小3个剂量和原工艺组可明显减少FM1和PR8株感染动物的死亡数,并可明显延长动物存活天数(P〈0.05、P〈0.01);醇沉沉淀对PR8株模型有一定程度延长动物存活天数的作用(P〈0.05)。结论:新工艺及原工艺制剂对FM1和PR8株感染小鼠肺炎均有明显治疗作用;醇沉部分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荆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接种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1):以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14天,计算小鼠存活率及存活天数;体内实验(2):以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理改变等。结果: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甲型流感毒EC50为3.24mg/mL。银荆感冒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降低死亡率;银荆感冒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肺指数值,抑制率分别为31.4%和29.1%。结论:银荆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135-137
目的:观察复方一枝蒿微丸抗甲型HlNl流感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体外试验,以甲型HlNl流感病毒致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病变,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_(50))、最大无毒浓度(TC_0)、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治疗指数(SI);体内试验,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滴鼻感染小鼠,计算小鼠存活率、存活天数及肺指数。结果:复方一枝蒿微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TC_(50)为198.6 mg/ml,TC_0为18.2 mg/ml,IC_(50)为8.6±1.85 mg/ml,SI为41.5;复方一枝蒿微丸能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小鼠死亡率,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损伤。结论:复方一枝蒿微丸具有明显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 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金柴抗病毒胶囊对H1N1流感病毒FM1感染免疫低下动物的防治作用。 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注射造成免疫低下模型,经滴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造成肺炎模型,分别经预防给药5 d和治疗4 d,取各组小鼠肺组织,称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相对病毒载量,观察金柴抗病毒胶囊对小鼠肺指数、病毒载量的影响。 结果 :模型组小鼠经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肺指数明显升高,肺组织中相对病毒载量显著高表达,金柴抗病毒胶囊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小鼠肺指数以及肺组织中相对病毒载量,降低动物模型肺指数、相对病毒载量的作用与达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金柴抗病毒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免疫低下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方法:ICR小鼠sc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及造模前ig 20,10,5 mL·kg-1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4 d后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病毒载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免疫因子的含量。结果: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性给药或预防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和PR8株感染后免疫低下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明显升高小鼠血清中CD4/CD8的比值。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影响。观察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82.5 mg·kg-1),小儿感冒宁合剂组,小儿清瘟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2.8,6.4,3.2 g·kg-1),每组10~12只,体内抗病毒方面,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肺炎模型,造模同时开始给予小儿清瘟解热颗粒12.8,6.4,3.2 g·kg-1ig,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观察肺部炎症,计算肺指数,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体外抗病毒方面,采用CEP法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清瘟解热颗粒治疗性给药后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小儿清瘟解热颗粒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NO含量(P0.05,P0.01)。体外抗病毒方面,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可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brisbane/59/2007株),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brisbane/10/2009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32/2009株),副流感病毒1型(PIV-1),柯萨奇病毒B族2型(Cox B4)致细胞的病变作用。结论:小儿清瘟解热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造成的病毒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体外多种病毒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该研究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狗肾(MDCK)细胞为载体,细胞病变(CPE)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抗流感病毒生物合成2种不同方式给药,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麻黄汤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率(ER)、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并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技术,分别在给药后24,48 h,考察麻黄汤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中病毒载量以及TLR4,TLR7,My D88,TRAF6 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10~(-4.32)/mL;2种给药方式抗流感病毒的EC50分别为4.92,1.59 g·L~(-1),TI分别为12.53,38.78,并且当质量浓度为5.00 g·L~(-1)时,麻黄汤抗流感病毒的ER分别为50.21%和98.41%,说明麻黄汤可以阻断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同时,相比于病毒组,给药后24,48 h麻黄汤各剂量组的病毒载量表达均显著降低,高、中剂量组显著下调了细胞中TLR4,TLR7,My D88,TRAF6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表明麻黄汤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内流感病毒的复制以及TLR4和TLR7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对体内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及PR8株经滴鼻感染的70只ICR小鼠来制备肺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双黄连组,抗病毒口服液2倍量、1倍量、1/2倍量组,每组10只.经预防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和平均存活时间.体外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H3N2病毒感染MDCK细胞致细胞病变CPE模型,经治疗给药后,计算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及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结果:体内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肺指数,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P<0.05).体外感染实验中,抗病毒口服液给药后可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后细胞的病变情况.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体内外感染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异长春花苷内酰胺( strictosamide,STR)的抗菌、抗病毒活性,为其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与平皿法测定其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株菌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即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毒宁对照组(生药剂量8.7g·kg-)及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低、高剂量(20,40 mg· kg -)组,每天ip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菌液,观察小鼠7d内死亡情况;接种甲型流感病毒[A/PR8/34( H1 N1)]和乙型流感病毒(B/京防98-76)于MDCK(狗肾细胞),观察其体外抗病毒作用,并采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考察其体内抗病毒作用,即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热毒宁对照组(生药剂量8.7 g·kg-1)及异长春花苷内酰胺低、高剂量( 20,40 mg· kg-)组,每天ip给药1次,连续5d,于给药第1天以病毒尿囊液滴鼻感染小鼠,继续给药4d后观察肺部病变,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肺指数与抑制率.结果: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对标准大肠杆菌等7株菌株具有抑制作用,MIC均为5 g·L-1;质量浓度为10 g·L-1时,对肺炎双球菌等5株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13~25 mm;40 mg· kg -时可分别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达70%和55%;其体外对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的IC50分别为0.649,0.323 g·L-1;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指数升高与肺组织病变亦有明显降低和改善作用,40 mg· kg -时的肺指数抑制率为39.8%.结论: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翘热毒清颗粒和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体内、外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比较不同干燥工艺制备的金翘热毒清抗病毒作用差异。方法:体外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样品以不同给药方式(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抑制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治疗指数(TI)。狗肾细胞密度为1×104/孔,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质量浓度为(2.61,1.31,0.66,0.16 g·L-1),金翘热毒清颗粒(6.01,3.05,1.52,0.76 g·L-1),作用时间为5 d,每组4个样本。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0.07 g·kg-1),金翘热毒清颗粒(按生药量计)组(11.7 g·kg-1)、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按生药量计)组(5.85,11.7,23.4 g·kg-1),采用流感病毒株FM1滴鼻感染小鼠建立感染模型,感染2 h后连续ig给药5 d,每天2次,以生命延长率和肺指数抑制率为指标,评价二者的保护作用。结果: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组和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感染的细胞组中,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的IC50分别为0.77,0.80 g·L-1,TI分别为11.78,11.34;金翘热毒清颗粒的IC50分别为3.70,3.60 g·L-1,TI分别为6.37,6.55;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23.4 g·kg-1,其生命延长率为60.81%,肺指数抑制率为13.18%,与病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翘热毒清颗粒与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相同剂量下的实验结果平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金翘热毒清颗粒与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都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体外在相同剂量下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对流感病毒株的抑制作用优于金翘热毒清颗粒。  相似文献   

12.
预防性中药防治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防性中药抗流感病毒及其黏膜免疫调节机制。方法:56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48只)和正常组(8只),建立小鼠流感病毒H1N1/FM/1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病毒唑组(0.1 g·kg-1),银翘散组(40 g·kg-1),玉屏风散组(60 g·kg-1),冰香散雾化组(0.6 g·kg-1),冰香散滴鼻组(0.03 g·kg-1),ig给药,5 d后处死小鼠,测定病毒载量,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对气管黏膜树突状细胞(DC)数量(OX-62),成熟度:以CD80,趋化因子激素受体7(CCR7)阳性表达面积表示及抗原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的影响;对鼻通道淋巴组织细胞CD4+,CD8+进行相应的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性中药对病毒载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气管黏膜OX-62增加,冰香散(雾化)能使流感病毒感染鼠DC数降低,CD80和CCR7明显下降,而病毒唑和银翘散制剂能提升CCR7阳性表达面积,流感病毒感染鼠黏膜TLR2,TLR4表达增强,冰香散能抑制流感病毒感染鼠TLR2的表达,冰香散滴鼻给药能提高CD4+,CD8+的水平,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三类防治流感的中药均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呼吸道黏膜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喘可治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1)·d~(-1))、喘可治注射液组(1.5 m L·kg~(-1)·d~(-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分别进行死亡保护实验、治疗性给药实验和预防性给药实验。死亡保护实验中每组20只小鼠,以2倍半数致死量(LD_(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感染后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观察感染后14 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并计算死亡率、死亡保护率;治疗性给药实验中每组10只小鼠,以0.8倍LD_(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感染后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4 d,于实验第5天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及脑组织内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内相对病毒载量;预防性给药实验中每组10只小鼠,分组当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0.8倍LD_(50)流感病毒滴鼻感染ICR小鼠,感染后第4天称重后处死小鼠,计算各组肺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内相对病毒载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L-8,PGE2含量,肺指数及肺组织内流感病毒株病毒载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性给予喘可治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感染后小鼠的死亡率、肺组织内IL-8含量、脑组织内PGE_2含量及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病毒载量(P0.05,P0.01);预防性给予喘可治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感染小鼠的胸腺指数(P0.01),明显降低感染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病毒载量(P0.05);两种给药方式均可明显减轻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肺泡间质等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管腔内红细胞渗出。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病毒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新藤黄酸对S180肿瘤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48 h,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S1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8.0,4.0,2.0 mg·kg-1剂量ip给予S180腹水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7d,观察45 d对存活时间的影响;以16.0,8.0,4.0 mg·kg-1剂量ig给予荷S180实体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12d,评价新藤黄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测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结果:新藤黄酸对体外培养S18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48 h其IC50为(1.54±0.12) mg·L-1;4.0 mg· kg-1新藤黄酸ip给药可使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较荷瘤对照组延长141.6%,新藤黄酸对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升高,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体内抗肿瘤显著(P<0.05);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36.66 mg·kg-1.结论: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藏药螃蟹甲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糙苏素(phlomiol)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糙苏素对体外培养的2种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采用小鼠实体瘤S180、肝癌H22细胞株接种小鼠,连续给药14 d,计算抑瘤率.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糙苏素对S180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和对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糙苏素在50~150 mg·L-1对2种肿瘤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r=0.989,P<0.05);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分别灌胃给予2.5,5,10 mg·kg-13个剂量的糙苏素,对接种的实体瘤S180、肝癌H22细胞株的抑瘤率分别为28.5%~65.0%.35.0%~74.5%.同时,糙苏素可显著提高S180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P<0.05),显著增加S180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结论:糙苏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和接种的小鼠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金蓝颗粒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致幼年白兔、小鼠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取幼年白兔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22.5 mg·kg-1·d-1),小儿清咽组(2.7 g·kg-1·d-1),金蓝颗粒2倍剂量组、等倍剂量组、1/2倍剂量组及1/3倍剂量组(2.18,1.09,0.55,0.36 g·kg-1·d-1),每组6只。采用柯萨奇B4病毒感染致幼年白兔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灌胃给药3 d后,取咽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腺病毒连续感染3次致幼年小鼠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给药3 d后,取咽部黏膜进行病变观察;采用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幼年小鼠后,观察感染后2周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柯萨奇病毒感染幼年白兔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蓝颗粒4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腺病毒感染幼年小鼠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金蓝颗粒4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结论:金蓝颗粒对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感染幼年白兔、小鼠导致的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苦豆子总生物碱注射用冻干粉针的成型工艺并观察其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瘤作用。方法:以颜色、澄明度、水溶性及成形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充填剂的种类和用量,确定苦豆子总生物碱注射用冻干粉针的最佳处方;选取药液质量浓度及pH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苦豆子总生物碱注射用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测定最低共熔点并绘制冷冻干燥曲线。通过在小鼠右腋皮下无菌接种小鼠肝癌H22腹水瘤瘤株,观察苦豆子总生物碱注射用冻干粉针对该移植性肿瘤的抑瘤作用。结果:选取80 g·L-1甘露醇为填充剂,冻干前药液中苦豆子总生物碱质量浓度为25 g·L-1,pH 6.5~7.5时,冻干效果最好,复溶速度快。苦豆子总碱注射用冻干粉针高(120 mg·kg-1)、中(60 mg·kg-1)剂量组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56.08%,35.49%。结论:苦豆子总生物碱冻干粉针制备工艺合理且重复性好,质量稳定,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呈明显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橘红多糖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及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橘红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0g·kg-1剂量ig贞芪扶正颗粒混悬液)、橘红多糖低、中、高剂量(23,46,92 mg·kg-1),各组每日按10 mL·kg-1ig给药1次,空白和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30 d。第26日,除空白组外以不含2,4-二硝基氟苯(DNFB)的溶剂处理,其余各组以DNFB致敏,耳廓激发的方法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计算激发后各组小鼠左右耳廓增重值;于第3周后除空白组外给予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40 mg·kg-1,肌注,隔天1次),共5次,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计算末次给药1 h后小鼠胸腺、脾脏指数,观测橘红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及耐缺氧试验,观察抗疲劳作用。结果:采用5%DNFB溶液致敏,1%DNFB诱发,制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造模后,小鼠耳显著肿胀,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46,92 mg·kg-1组能够增强迟发超敏效应(P<0.01,P<0.05),小鼠耳肿胀度分别达到(6.57±1.67),(8.29±2.41)mg。采用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造模后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下降,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92 mg·kg-1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P<0.01,P<0.05)。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23,46,92 mg·kg-1)组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游泳时间分别为(286±46),(188±34),(227±28),(291±48)s。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3个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P<0.01,P<0.05),橘红多糖对增强小鼠免疫和抗疲劳作用均呈现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橘红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的作用,多糖是橘红抗炎、增强免疫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银花平感颗粒体内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银花平感颗粒(YHPG)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作用及其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滴鼻感染ICR小鼠建立流感病毒肺炎模型,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测定各组动物肺指数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各组肺组织病毒载量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表明,YHPG(15,30 g·kg-1)剂量组在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均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外周血CD4+ T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降低CD8+ T细胞水平。说明YHPG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损伤以及调节流感病毒小鼠免疫功能下降,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朱砂安神丸、朱砂、硫化汞(Hg S)、氯化汞(Hg Cl2)和甲基汞(Me Hg)对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分别ig等量生理盐水、朱砂安神丸1.8 g·kg-1(含汞0.17 g·kg-1)、朱砂0.2 g·kg-1(含汞0.17 g·kg-1)、高剂量朱砂2 g·kg-1(含汞1.7 g·kg-1)、Hg S 0.2 g·kg-1(含汞0.17 g·kg-1)、Hg Cl20.032 g·kg-1(含汞0.024 g·kg-1)、Me Hg 0.026 g·kg-1(含汞0.024 g·kg-1),每天1次,连续30 d,记录小鼠体重变化。30 d后处死取肾脏,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汞蓄积量,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基因(Oat1,Oat3,Oat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2,Mrp4)、尿酸转运体基因(Urat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肾汞蓄积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Hg Cl2组和Me Hg组Oat1,Oat2表达显著降低(P<0.05);Me Hg组Mrp2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Hg Cl2组和Me Hg组Mrp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Me Hg组Ura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肾转运体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与Hg Cl2和Me Hg相比,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造成的肾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